成都市有多少条公交线路(成都20多条公交线)(1)

“现在的日均客流为3500人次,最高峰时,每天载客量可达8000人次。”昨日,德阳交通发展集团第一汽车运输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该集团与成都轨道集团联合开行的成都地铁3号线至德阳摆渡车,以地铁公交的形式,实现了两种公共交通工具的无缝接驳,为群众带来极大便利。而像这样的地铁 公交便捷性接驳线路,目前在成都已经形成四大类、共计20余条。

地铁 跨市摆渡车,回家新选择

今年27岁的德阳人刘晓娟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成都工作,父母则在德阳老家。在地铁3号线至德阳摆渡车开行前,她回德阳的交通工具是动车。搭乘动车需要提前2小时出门。先到成都火车东站,再乘坐动车到德阳北站。她每次周六早上回德阳,周日下午返回成都,“时间上挺紧张的,有几次还因故没赶上动车。”

2020年7月20日,为加速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地铁3号线至德阳摆渡车开通,从地铁3号线成都医学院站出发,终点站为德阳文庙广场。“全程只要6元钱,不到一个小时,非常方便。我周五晚上回家,周一早上返回成都上班都可以。”刘晓娟开心地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7月20日至2022年8月25日,地铁3号线至德阳摆渡车共计发班43843趟次,运送旅客2610487人次;日均客流3500人次,最高峰单日客流达到8000人次。

地铁 公交微枢纽,“掐点坐公交”

在成都地铁2号线牛市口站,“泰合公交微枢纽请从A1口出站”的指示牌非常醒目。这个在今年7月启用的公交微枢纽,让市民能在100米范围内解决地面常规公交、BRT、地铁的便捷换乘。

乘坐地铁1号线从升仙湖A、B口出站后,根据站外接驳导示牌上箭头指引方向,步行50米便可来到公交微枢纽,实现地铁与公交无缝换乘。目前,这里的245路配备9台6.8米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时间为6∶30-21∶00,日发车54班,全天准点发车,市民可“掐点坐公交”,有效缩短候车时间。“很方便,以前出站后要走好一段距离才有公交换乘,现在方便多了。”乘客徐女士表示。

“‘公交微枢纽’模式是城市交通枢纽的补充,通过在地铁车站周边布置常规公交站,让市民实现公交地铁无缝换乘,方便市民‘地铁到站、公交到家’。”成都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成都市第一个公交微枢纽“怡心湖公交微枢纽”上线服务,为市民乘客带去了全新的换乘体验。目前,通过地铁与公交公司的双双联动,已经有升仙湖、泰合、环球中心等多个“地铁 公交微枢纽”投用;下一步,还将继续进行“扩容”,在更多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地铁 公交微枢纽”,方便群众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新闻多一点》〉》

日前,成都轨道集团发布了《成都地铁最全接驳指南》,梳理了目前成都所有的地铁 公交便捷性接驳线路,有四大类、共计20余条——

跨市线路,地铁3号线成都医学院站—德阳、地铁5号线华桂路站—什邡摆渡车路线。

远郊线路,包括新津、新都、郫都、崇州、简阳等远郊区域接驳地铁的公交线路10余条。同时,在地铁成都东客站、太平园、驷马桥、中医大省医院4个站点外开行定制客运线路,强化成都中心城区与周边市郊地区的快速连接。

公交微枢纽,通过在地铁车站周边布置常规公交站,让市民实现地铁公交无缝换乘,方便市民“地铁到站、公交到家”。目前,地铁1号线升仙湖、1号线环球中心、3号线牛市口、5号线怡心湖、5号线南湖立交站均已启用公交微枢纽,并在地铁站内外增设了微枢纽导向标识,补强指引信息,强化地铁公交同站接驳力。

旅游专线,以节假日出游为契机,增开了黄龙溪、熊猫基地、街子古镇、锦城观光线等“地铁-景区”旅游公交专线,实现了“地铁—公交—景区”一站式服务,为市民乘客周边游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