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其海

缤纷五月,是桑葚成熟季节,厂区的绿树中最多的要数桑树了。一日,五岁的外孙女淘宝从她的幼儿园捧回几条蚕宝宝,这摘桑叶的重要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于是,上班间隙,我便顺手摘些桑叶带回家。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1)

“五一”放假,节后第一天上班,照例是拿着个塑料袋子去绿树林子里兜一圈,这才发现,原先还绿绿的桑葚悄然成熟了,像一枚枚紫葡萄般点缀着这片绿阴阴的林子,我也没多想,便伸手采摘起来。一边是手法娴熟地采着桑葚,一边就回想起去年的这时候,妹妹小霞还在合肥帮助我们悉心照顾着两个宝,我摘回的桑葚,便随手交给她来清洗干净后,几个人围坐在桌旁吃桑葚的情景来:“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这些优美的诗词,都是念想着桑果的多样妙好。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2)

“采桑子”本就是一词牌名,出过很多耳熟能详的名诗佳句,以及辛弃疾、欧阳修和毛泽东等杰出的大诗人来。而当我“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时,却不料惊飞起正在啄食桑葚的几只雀儿,这又萌生出“鸟口夺食”的丝丝负疚之感。

毕竟,这片原生态的林子,终究还是鸟雀们赖以生存觅食的家园呀!

小淘宝喜爱吃桑葚,妹妹多宝稍逊,不过,当看到小姐姐吃得完全“不顾体面”时,好奇心大又常常“不甘示弱”的妹妹也效仿起来,她们的小嘴唇每每会吃的紫汁蔓延,象是涂着天然的紫色口红,米粒般瓷白的牙齿也染成蓝莓般的诗韵,总会惹的我们抚掌大笑,带来的快乐其实已然超越了吃桑葚本身。

孩子的成长总是飞快的,只眨眼工夫,淘宝就上到了幼儿园中班。今年九月,妹妹多宝也要上幼儿园了。

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家中三个弟弟,一个妹妹,那还是生产队时代,家境相当贫寒,仅凭父母亲两个劳动力,两双手,无论怎样劳作苦累,供养五个挨肩儿出世的孩子都非常艰难!待我们陆续进入学龄期,又挨个儿送进学校念书识字,学杂费、书本费,容易蹬烂磨破的布鞋衣裤,费衣费粮又正处在长个子要营养之时,经济上,捉襟见肘,囊中羞涩,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有时候竟连全家度命的口粮都难以为继。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3)

父母的艰辛与煎熬,是完全可以估猜到的。

按说那时,基本的温饱尚且困难,哪里来的“美食”?就是现在孩子们喜爱的零食根本都不存在有,但经我仔细梳理后,发现我们那时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零食,品种多,而且涉及面之广,亦是空前绝后。

故乡许葛村总是在日出之前就已经醒来。这正是春天的节奏。大地回暖,草木疯长,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缕缕的清鲜和温润,上学放学路上,于田埂边,杂木丛里,随手扯一把甜草根,茅姑娘(一说“毛姑娘”),掐几棵刺蔷薇,马茹菜、马齿苋等野菜叶或其根茎,放在嘴里有滋有味地咀嚼,品尝一番回味良久的清涩与甘甜。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野菜,灾荒年景,它们可是救过无以计数穷人性命的!即便到现在,人们又开始“返朴归真”了,所谓“三十年河东转河西”,鸡鸭鱼肉兴许吃腻了,怀念起这些正宗的野菜来,但常理是“物以稀为贵”,价格又开始上涨了,一般的小酒店,还真不容易吃到这类纯天然无公害的野菜。

待我们识得一些汉字,懂得一些道理后,我们才慢慢地大彻大悟,原来正是大地慈母般的厚爱,赐予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土地,是我们脚下这片坚实丰沃的土地,源源不断地提供我们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我们必须赞美她宽阔胸膛、慈善情怀的永恒滋育,感恩她朴实无私的伟大馈赠!

在打秧草时,在放牛时,我们见到田畔沟边有可以解谗的甜草根之类,当会放下牛鞭子和小棍棒,毫不犹豫地伸长手臂,冒着被荆棘划破肌肤的危险,采摘来,几颗小脑袋相挨抵,齐蹲在地上,耐心地撕去透亮的一层皮,剥开来,掐成半指长一截,塞进嘴里;当槐花盛放时,满树的白色,像火树银花的雪球,像极富营养可口的甜乳,吸人眼球,倒不是它美丽的姿容,而是它美味的花蕊,可清炒一盘做菜,可用井水淋一淋,塞进嘴里,大把大把地生食。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4)

到了春未,蚕豆也成熟了,这不仅仅成为我们碗里的时鲜菜肴,它还是我们精美别致的“饰物”——我们把蚕豆剥了壳后,央求母亲用缝衣针和线把它们串起来,圈成一个绿玛瑙一样的项圈,然后放在饭锅里蒸熟了,挂在细脖子上,一粒粒扯下来,不是直接扔进嘴里,而是把蚕豆举得稍高,昂起头,脸朝上,大张嘴,再松开手,让蚕豆准准稳稳地落入口中。这其中的快乐惬意是无以言表的。

一年四季,母亲无论多么忙累,但不会忘记亦不敢懈怠。她于繁重的农活之余,还要想方设法精心侍弄好一小块菜园地,要确保我们全家人一年吃的菜蔬,总不能天天以烂咸菜,豆腐渣,盐豇豆,和辣椒酱做下饭菜吧。由于生产队那些年为了增产以解决民生大事,在周边以及山坡上辟草开荒,坡地种旱粮,水田种稻子,几无闲置的空地,连拐拐落落的地皮都用上了,土地很金贵,僧多粥少,往往要据理力争,脸红脖子粗地吵闹一番,才会赢得乡邻和干部们的“恻隐”之心。记得我家曾分得一块“小长田”,它挤在生产队田的拐边,呈狭长的茄子形,好在近旁有小沟渠,可储蓄雨水,倒也方便浇菜。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5)

在家乡巢湖一带,尤以红苋菜比较常见。夏天,当我们端起饭碗时,这才发现挟的“红苋菜”竟然把白饭粒给染红了,惊讶不已。苋菜是一种可以入诗的妙物,宋代大诗人陆游的《秋日杂咏》中就有专门描述:“红苋如丹照眼明,卧开石竹乱纵横。”……在古诗文中,苋常与藜搭配在一起,藜苋指的是贫困人口吃的粗劣菜蔬。那时,我们虽说是贫困人口,但吃的菜蔬并不粗劣,都是刚从菜园子新采摘回来的天然绿色菜蔬,这当然归功于慈母的细心呵护和辛苦付出。父亲忙于繁重的农活,一有空闲,他也很高兴在我们面前露一手好厨艺,他年轻时走南闯北,做过小生意也做过手艺活,吃过很多苦,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烙的北方风味的大饼,薄而脆,仅用少许的菜油,但搭配红薯粥或面糊糊吃起来格外香甜可口。他炒的红苋菜和春韭菜,因为是土灶大锅,柴火旺,下锅后翻炒几下,放盐和佐料,再翻炒几下,即装盘,也是难得的一道美味佳肴。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6)

那时菜油不是一般的金贵,是特别金贵!我们全家七口人,生产队一年就分给三、五斤菜油,实在没油烧菜了,只好吃棉籽油,有微毒,烟雾大,气味重。听母亲说,蒋岗妈妈家煮饭时蒸的烂咸菜,平时很少放过一滴菜油。

苦日子就这么慢慢地熬过来了!

夏天的热风吹呀吹,象是一波波催熟剂,各种瓜果仿佛一夜间熟稔,黄瓜西瓜甜瓜菜瓜,以及西红柿,还有一种吃起来非常面和软的菜瓜,俗名“奶奶哼”,意即没牙老奶奶都能吃得动。在水塘里泡澡时,我们趁着夜色光着腚,窜上塘边瓜田里顺便摸几个,边吃边玩,倒也惬意。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7)

水塘里的茭瓜和莲藕,也是我们鲜美的零食,而且绝对纯天然无公害。最目不暇接的当属树上的果实了。什么李子杏子桃子枣子,一双手都数不过来。还有就是桑葚了。

一种俗称“水蜡烛”的水生植物,进入我的视线中,但它却中看不中吃。水蜡烛生于水池中,水稻田里,或湿润空旷之地,当时,我们不知这种像烤肠模样奇特的水蜡烛还是一类中药材,用途非常大。因为这是蚊虫乱飞到处叮咬我们的夏天,没有风油精和清凉油,更没有电风扇和空调,前者好像是城里人用的高级物品,后者则是更高级城里人的“特供品”。父母亲便指导我们在屋前房后薰一把干艾草,可驱散嗡嗡乱飞撞脸闹害的蚊虫们,还燃烧过这种晒得干透的水蜡烛,用途类似。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8)

秋天,当然是个硕果累累的丰收之季,因为全村的男女老幼都在眼巴巴指望着这一季的收成,以度过漫长的日月哩!尽管我们家贫如洗,几乎没有隔夜粮,但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况且,地里的美味已经足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了,在大人们夙兴夜寐投入到繁忙的收割脱谷、晾晒扬场、颗粒归仓之时,我们会趁虚而入,潜入到生产队地里,摸出从家里偷拿来的火柴,拾些干柴穰草,掰玉米,扒山芋,掏花生,烤着吃,那个香甜,甚至于已经甜到了心坎上,修补并填充了有关饥肠辘辘与清汤寡水的破碎记忆。

村旁的萝卜山和桐山上,还有野生的桔子,石榴,李子,杏子和柿子树等。有小伙伴发现树上的果子后,会大呼小叫喊上别的孩子一起去……这无疑将又是一场饕餮盛宴!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9)

冬天的零食几乎是个空白,颗粒归仓,田里的风景也褪去了她葱花般的妆容,我们就盼望着货郎担子来走村串巷。那两个玻璃匣子里不仅有母亲婶子们喜欢的针头线脑,还有五颜六色的水果糖,没有钱好像也是行的,我们就飞奔回家,拿些牙膏皮鸡胗皮破鞋底烂铁锅片,也能换几个粘牙糖解解馋。

现在我经常跟淘宝和多宝讲道理:零食只能哄哄嘴巴,米饭才能哄饱肚子。但面对美食的诱惑,谁能够轻易拒绝呢!况且,如今的市场已经彻底放开了,物质条件也达到了一个空前丰裕的高度,什么样的反季节蔬果大棚里都能种出来,也就是说,任何时候想吃什么都不再是难事。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10)

到了腊月,我们的零食又丰富起来,葵花籽西瓜籽南瓜籽,还有炒花生,生姜糖,还有五花八门的糕点,有时,甚至还能吃到合肥的大麻饼、小炸果等。我们烔炀河是远近闻名的糕点之乡,以“一品玉带糕”最为著名,相传该名号是乾隆下江南时所御赐,此后名声大振,终成为朝廷贡品。

当时的门市部还有宝塔糖卖,宝塔糖是打肚子里蛔虫的药,专给孩子吃的,呈宝塔形,它至少满足了美食的两个条件:是甜的,是糖。所以,我把这种叫宝塔糖的药也归于“美食”之列。那时的药店远没有现在这么多,医院也少得可怜。好像,那时候人们都不爱生病似的。现在不一样了,隔几家店铺就有一家药店,还有社区的,单位的,遍地开花的医院,从医务室到小诊所,名为方便人民群众看病。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11)

有时实在想不通,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收入也提高了,按说我们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咋还就冒出这么多的病人来,以前可没有这么多的医院,这么多的病人,这么多令人闻之色变吓人的“癌”,还有这么多临街的药房。

脑海里忽冒出旧时药铺店门上的一副对联来:“但愿人体健,何妨我独闲”!日子过的好了,谁不想健健康康地活着,开开心心地活着——活着真好!勿庸置疑,这是一个人心普遍比较浮躁功利的时代,我们总是步履纷杂,行色匆匆;在这样一个人头攒动、惜时如金的社会,人们总是很忙,忙得心力交瘁,忙得长嘘短叹,忙得精神萎缩,忙得心灵苍白。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12)

我们看似是过得越来越好,可是丢失的东西也很多,比如对细微之物的洞察力,对自然之美的感知力,还有精致而深婉的审美情致等。

我们这些生长在社会最底层的草根,像大地一样朴实,像万物一样自然,我们可以是“低到尘埃里去”的平凡人,但让我无法容忍的是“平庸”——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慢下来,在当下生活中体会闲适,在摧枯拉朽的时代里保持和风细雨的心境,尝试过一种艺术的、诗意的“雅人”生活。

巢湖特色美食推荐 巢湖往事儿时的美食(13)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童年。而正处在幸福童年的孩子们,终会慢慢告别稚嫩懵懂,告别无忧烂漫,走向成长成熟的新旅程,融入阳光明媚的春天里。

祈求苍天护佑:我们人类共同的孩子们,从此后告别贫穷苦难,拥抱漫长的幸福岁月!但愿我的祝愿还不算太晚,但愿在喧哗和躁动之时,这个难得安宁澄澈的世界,依然葆有一份纯净纯善纯美的童心!

2019年5月31日子夜于合肥

最忆是巢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