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云南被称为百濮之国。

公元前3世纪,楚人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4,云南为其一。

公元728年,唐玄宗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1)

公元1274年,忽必烈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属山地高原地形,环境相对中原来说较为封闭,较少的受到中原王朝政权更迭的影响,繁衍出了很多的世家大族,现在就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

文山梅氏: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姒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梅氏奉商朝末年的梅伯为得姓始祖。梅姓主要分布在安徽、云南、浙江、江西、江苏、河南等地。

梅氏的主要郡望为汝南郡、宣城郡、文山州、北海郡。梅氏的主要堂号有汉中堂、内江堂、麻城堂、文山堂、北海堂、宣城堂、汝南堂、绩学堂、尉仙堂、太公堂、余庆堂等。其中梅氏文山堂,以望立堂,亦称盘龙堂、群舸堂、越寓堂、胖舸堂、马关堂。

丽江川氏: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川姓的来源主要自二,一为以山川地名为姓,二为少数民族姓氏汉化而来。川氏亦写作巛氏,读音不变。川氏多以颍川郡、三川郡、蜀郡、巴郡、辽东郡、三巛郡为郡望。其中三巛邑,即今云南省丽江市。川氏的主要堂号有颍川堂、三川堂、三巛堂、蜀郡堂、巴郡堂、辽东堂等。其中川氏三巛堂,以望立堂,亦称丽江堂。

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2)

镇雄陇氏:陇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得姓始祖有勿阿轮、陇澄。陇氏以越嶲、镇雄、六枝、盘县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宁夏、甘肃地区。陇氏的主要堂号有越嶲堂、镇雄堂、六枝堂、盘县堂。其中陇氏镇雄堂,以望立堂。

昭通柳氏: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得姓始祖为柳下惠。柳姓最早繁衍于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后逐渐南迁播散,今日柳姓尤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柳氏的主要郡望为河东郡,总堂号为河东堂。云南昭通柳氏,以世代文光有一品正当朝中心维和顺财源茂盛发为字辈。

文山骆氏: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其中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

骆氏多以河南郡、会稽郡、内黄郡、辽东郡、赣州、正安、谯阳郡为郡望。骆氏的主要堂号有内黄堂、会稽堂、河南堂、谯阳堂、辽东堂、才子堂等。云南文山骆氏以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玉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为字辈。

巍山左氏: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有出自官名和国名,有出自姜姓及他族改姓而来。先秦时期左姓主要仍集中在河北、山东和河南地区。如今左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江苏、重庆、湖南、河南、云南、湖北、陕西、四川,其中河北是左姓第一大省。

左氏的主要郡望为济阳郡。左氏的主要堂号有济阳堂、传经堂、高义堂、三都堂等。其中云南巍山蒙化彝族左氏仍有族谱传世。

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3)

鹤庆高氏: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如今高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等省,其中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

高氏的主要郡望为渤海郡、渔阳郡、广陵郡、河南郡、辽东郡。高氏的主要堂号为广陵堂、渤海堂、厚余堂、河南堂、辽东堂、渔阳堂等。云南鹤庆高氏仍有族谱传世。

文山皮氏:皮姓属于人口稀有姓氏之一。在今云南省的昆明市、大理州,丽江市永胜县均有皮氏人员分布。皮氏望居下邳、天水。皮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下邳堂、鹿门堂、桂林堂等。云南文山皮氏以福禄家中有富贵永曾强少汉昌为字辈。

昆明母氏:母姓是一个较为稀有的姓氏,因齐宣王母弟被封于母乡,其后代便以封邑名称为氏。母姓早期主要分布在山东一带,后在山东东部形成郡姓望族,以平昌郡为郡望,后又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母氏的主要郡望为平昌郡和河东郡。母氏的主要堂号为平昌堂。云南昆明母氏以四茂荣华盛世光前绪忠心运定昌传后有文章为字辈。

宣威氏:浦氏为多源流姓氏。其一为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人有奔于晋国,被封于浦,于是其后裔以浦为姓氏,称为浦氏。其二为夏朝时舜帝的裔孙被封在蒲坂,其后裔子孙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蒲氏,其后又简略称浦氏。当今江苏、上海、浙江一带浦氏族人较多。

浦氏的主要郡望为京兆郡和豫章郡。浦氏的主要堂号为京兆堂、豫章堂、广平堂等。云南宣威浦氏仍有族谱传世。

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4)

巍山叶氏:彝族中有人汉化改姓为叶氏。云南巍山彝族叶氏,据传是叶丹氏的族支,取汉姓为氏,世代相传至今。叶丹氏世为四川凉山彝族沽基家族的头人,历史悠久。叶丹氏家族的著名人物为小叶丹,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被彝族同胞传为佳话。另,中国土家族、保安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叶氏族人分布。

腾越寸氏:寸氏为汉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德宏地区傣族等姓氏。寸氏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保山、德宏、大理、丽江、楚雄、景谷、泸水、通海等地。寸氏的主要郡望为腾越郡、西蜀郡、重庆府。其中腾越郡亦称腾越州,历史上曾管辖和影响着怒江以西的广大地域,位于云南西部边陲保山市。

丽江涂氏:涂氏源于涂山氏,出自夏朝大禹之妻涂山氏,其族人后省文去山字,称涂氏。涂姓依靠涂水流域的肥沃之地,很快成为当地的盛族。涂氏的主要郡望为豫章郡、南昌郡、宜黄郡。涂氏的主要堂号有豫章堂、南昌堂、宜黄堂、五桂堂等。云南丽江涂氏以永长石是承朝奉国之大明耀万寿齐天正应思学为字辈。

罗平尹氏:尹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以山东、安徽、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居多,其中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今白族、苗族、壮族、朝鲜族等均有尹姓分布。尹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和河间郡。尹氏的主要堂号为天水堂、河间堂、燕喜堂、清风堂、敦伦堂、和靖堂、一经堂、文和堂、忠孝堂等。云南罗平尹氏以国崇文士家兆凤祥懋培大德锡庆自长怀宗启瑞载福毓汝维学尚世如沛之溥为字辈。

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5)

腾越阎氏:周武王灭商,将仲雍之后封于吴,又将泰伯的曾孙仲奕封于阎乡,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为氏,奉仲奕为阎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为了奉祀泰伯,所以阎姓后人奉泰伯为始祖。如今阎氏族人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多此姓。

阎氏的主要郡望为河南郡、天水郡、太原郡。阎氏的主要堂号为河南堂、天水堂、太原堂、腾越堂、德让堂、右相堂、树德堂、日月堂等。

罗婺凤氏:帝喾为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氏。凤姓的始祖是帝喾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故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另彝族凤氏,出自云南省武定、禄劝一带的罗婺部。阿英土司被明孝宗赐姓凤氏,阿英改名凤英。罗婺彝族凤氏家族在西南地区显赫一千多年,直到1950年武定解放时,当地还是凤氏土司在管理。

丽江木氏:丽江境内的土司制度始于宋末元初。木氏土司是指明清云南三大土府之一的纳西族木氏封建领主,历经元、明、清三代,直到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历经22世470年。明洪武十五年,阿甲阿得归附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赐其汉姓木,并封其为世袭土知府,木氏土司世袭统治境内及周边部分地区。从此,这个家族在延续父子联名制的同时,拥有了汉族的姓氏木姓,并以世袭土官知府的身份统治丽江。而木氏土司为了保持统治集团姓氏的高贵,在纳西族内推行官姓木民姓禾的制度。

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6)

大理段氏:段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今锡伯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段氏族人分布。今日段姓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段氏的主要郡望为京兆郡、武威郡、扶风郡、天水郡。段氏的主要堂号有君轼堂、武威堂、京兆堂、锦绸堂、余庆堂、多寿堂、集凤堂等。大理段氏为云南大理望族,自段思平任通海节度使,至大理国段兴智结束,昌盛了三百多年。

牟定习氏:习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得姓始祖有两个,为习响和息夫躬。习氏的主要郡望为东阳郡和襄阳郡。习氏的主要堂号为中和堂、东阳堂、襄阳堂、忠烈堂等。云南牟定习氏以学有根元在为字辈。

昆明沐氏: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的元朝残部。洪武十六年,云南平定后,朱元璋留下沐英镇守云南。沐英后代在明代世袭黔国公,在明中后期云南沐家世袭总兵官,显赫一时。

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7)

自从曹魏时尚书陈群建立九品中正制,在各州设置大中正,各郡设置中正,让他们品评本地的人物,分为九等,尚书以此为依据进行选择录用。九品中正制的本意是评判人物的好坏,但是后来却演变成辨别家世的贵贱,以此作为品评等级的最重要的依据。家势尊贵的家族逐渐垄断了仕途,繁衍成了世家大族,并且在某些地域形成郡望,成为了该姓氏的一张名片。而寒门士族在仕途上优劣悬殊,甚至婚姻不通,最后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古代云南的二十大名门望族详解)(8)

云南的世家大族和中原的世家大族有所区别,有很大的地方特色,但是和所有的世家大族一样,云南的世家大族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的衰落了下来,自从他们丧失了垄断入仕官场特权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们最后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