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的两新组织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良好据上海市委组织部门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的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0%上海市浙江商会党委成立5年来,与商会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的党组织,紧紧围绕打造红色“引力波”这一党建品牌,勇于探索,守正创新,共同谱写了一曲党建引领高质量、凝心铸魂促发展的华丽乐章,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民营企业如何生存发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民营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民营企业如何走出)

民营企业如何生存发展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的两新组织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良好。据上海市委组织部门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的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0%。上海市浙江商会党委成立5年来,与商会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的党组织,紧紧围绕打造红色“引力波”这一党建品牌,勇于探索,守正创新,共同谱写了一曲党建引领高质量、凝心铸魂促发展的华丽乐章。

党建引领政治方向

2016年11月18日,商会党委成立后,始终把党建引领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大家普遍认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地位更加凸显,国营民营“一家人”“兄弟俩”的理念更加深入,所以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对党中央的最好报答,也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行动。在今年庆祝建党百年的系列活动中,各个党组织都能把牢政治关,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社会上有一种声音:究竟是业主合伙人养活员工?还是员工养活业主合伙人?我经常听到浙商上市公司的一些掌门人说:我们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没有员工就没有公司。他们认为,员工永远是公司的主人,也是公司财富的最终创造者。如果公司没有凝聚力,一盘散沙,产品质量低下,服务态度不好,哪里会有客户?所以这些在沪浙商的掌门人,都能把员工尤其是骨干员工当作宝,尊重他们,关爱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努力工作,多创造物质财富。

党建引领崇高志向

志向,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决心而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具有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组织与个人,就有不同的志向。而崇高志向的引领,一定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上海市浙江商会党委以及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的各级党组织,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引领:

一是打造“百年老店”崇高志向的引领。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4年,即使是集团型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而凡是超过7-8年的民营企业,70%-80%都先后建立了党组织,这充分说明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证作用。现在已经有不少在沪浙商企业先后提出要打造“百年老店”的口号,这些民企基本上都先后建立了党组织,而且党组织书记的能力都比较强。

二是打造“五型”商会崇高志向的引领。所谓“五型”商会,是指服务型商会、学习型商会、创新型商会、开放型商会、共享型商会。上海市浙江商会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目前正处中壮年,“五型”商会的雏形已经形成,在上海与浙江两地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是打造党建品牌崇高志向的引领。非公企业与非公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难,党组织建立后开展党建工作更难,如果再要想打造党建品牌会难上加难。上海市浙江商会党委一成立,就立志破解这一难题,开展了红色“引力波”党建品牌的精心打造。“引”就是引导企业“两个健康”;“力”就是增强企业凝聚力、营造企业文化力、提升企业创新力、推动企业执行力、优化企业生产力;“波”就是波澜不惊稳阵脚,波浪前行到彼岸。经过5年的打造,现在红色“引力波”党建品牌,已经成为上海市非公企业与非公社会组织响亮的党建品牌。这一党建品牌的现实意义,就是能有效解决党建与经济“两张皮”的普遍性问题。

党建引领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沪浙商发挥党建引领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质量是企业生命的价值取向。在沪浙商不少是生产产品的实体企业,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信誉的好坏,企业信誉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命。为此,在沪浙商的实体企业,永远把“质量是上海的生命”这句话铭记在心,而且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二是信誉是企业名片的价值取向。在沪浙商除了来上海兴办实体经济外,还兴办了大量的流通领域的贸易公司,包括进出口公司。他们清醒意识到,做生意信誉第一,这是一条天规。做生意首先是做人,做人就要讲信誉,信誉是企业的名片,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不好生意。尤其是进出口公司,讲信誉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做大做强。

三是感恩是企业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这句话是挂在浙商嘴上的口头禅。为了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先富帮后富,在沪浙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据不完全统计,在沪民企百强榜中,浙商企业90%以上都有自己的基金会。

党建引领产业导向

产业导向,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什么阶段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增长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而落实这一发展要求,也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为此,上海市浙江商会党委与商会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的党组织,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努力:

一是引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产业导向。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资源十分宝贵,上海的土地资源更加珍贵,“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必将被淘汰。现在大的浙商集团,一般都在把总部或二总部迁移到上海来,把研发机构放在上海,生产基地放在浙江,直至在全国进行布局。这种产业布局中的生产基地,一般都利用国内与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既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造出金山银山,又不污染绿水青山和生态环境。

二是引领既要劳动密集型又要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导向。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就业劳动力压力也巨大。如果一味强调技术密集型,那么势必大量的就业人员找不到出路,造成失业人员过多。这样不仅会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还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在发展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在沪浙商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产业等方面也有不少作为。

三是引领既利在当代又功在千秋的产业导向。比如,浙商中不少都发展了健康、医疗、养老等产业。尽管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但通过将“夕阳工程”与“朝阳产业”完美结合,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作者为上海市浙江商会党建指导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李国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