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部所谓的“纪录片”,有关“吃素”的话题又一次被拉上了风口浪尖。

其实,近些年来,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忽悠中国人放弃动物制品,赶紧吃素。

甚至,在他们眼里,一瞧见亚马逊雨林的浓烟,澳大利亚的大火和融化的北极冰川,就联系到了碳排放,一想到碳排放,就想到吃肉,而一提及吃肉,就必然会指责,全怪中国人吃肉太多...仿佛~“只要中国人停止吃肉,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

指责中国人吃肉的“环保少女”,旅行的火车上,使用大量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还不吃面包边

比如,《素食行者》中,“惊心动魄”地列举了一些生态灾难的场景——美国大火,澳大利亚山火,日本人捕鲸,以及非洲饥荒。

把上述镜头剪辑在一起,然后话题又转到中国人吃肉,这是要表达什么?

除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这些看似“高大上”的理由外,很可能,暗地里还有这么个小九九——如果中国人都吃素的话,他们将会变得温顺,甘愿被摆布和宰割,吃草的斗不过吃肉的嘛!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2)

这方面,被西方捧得很高的印度圣雄甘地,就一直坚持着类似的理论——吃肉令人暴力且有攻击性,吃素则让人温顺。为了和平,人类应该吃素。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3)

倡导纯素生活的甘地,看这个小身板,他老人家“非暴力不合作”对象是英国殖民者,这要换成当年的日本人试试

不过...且慢,如果你把目光转向澳大利亚,又会惊讶地发现,吃素的袋鼠,尤其是雄性袋鼠,个个都是一身大腱子肉,不但一点都不“佛系”,性格还相当暴躁,喜怒无常(你投食喂它的时候,可能它前一秒含情脉脉跟你对视,下一秒就出拳了),而且,它们的攻击性超强,不满意的话,一律暴力解决,有时,甚至说得上是——凶残!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4)

在澳大利亚,经常会报道一些人类意外遭遇袋鼠“暴打”的新闻。

比如,2013年的时候,堪培拉市政服务部部长在郊区晨跑...一只正在吃早餐(吃草)的袋鼠,冷不丁地冲到他面前,把部长打翻在地,一顿狠揍。

部长大人的腿被殴出淤青,身上还有不少抓伤...袋鼠暴打部长后,很快逃离了现场。

但是,部长“大度”地表示,不会追究袋鼠的责任,因为袋鼠没有拿走自己的手表和钱包....

讲真,这位部长可算是相当幸运的了。几个月后,墨尔本东北区的居民黛比,在家门口的公园晨跑时,被一只突然出现的2米多高的袋鼠撕扯得遍体鳞伤,后来被送到ICU里住了半个多月。

还有下面这个每日邮报的报道——墨尔本一家的后院闯进了一只身高2米多的巨型袋鼠,在有狗的帮助的情况下,做爸爸的为了保护妻女,和袋鼠展开了激烈搏斗,身受重伤耳朵被严重撕裂。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5)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6)

目前,袋鼠是大型动物中唯一一个把弹跳用作主要移动方式的生物。

靠着那双“大长腿”,还有那条又粗又长,长满肌肉的大尾巴,比较猛的成年袋鼠一跳能有10米远,时速可达60km/h。

所以,一定要切记,可千万别主动去惹袋鼠——你腿劲儿没它大,打不赢;而且,你还跑不过它!

更何况,看看下图它那锋利的前爪,随便几下子,就能把你撕得面目全非。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7)

老实说,要对付冷不丁迎面扑过来的袋鼠,人类在赤手空拳的状态下,确实没什么有把握的“制胜妙招”。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敬而远之,绕开袋鼠活动的密集区为好。

但如果你非要硬刚的话,可以参考下面的图例。

关键环节是控制它的大粗尾巴——袋鼠的攻击方式其实是用大尾巴支撑住身体,然后一套组合拳打完。那么,人类的杀手锏就是,用大腿来个突然而猛烈的正踹,把袋鼠放倒……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8)

当然,这样的“格斗”,也仅仅属于一个“示范”而已,真要遇到大袋鼠,劝你还是赶紧跳上车,猛踩油门跑得越远越好。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9)

如果你直面袋鼠举起拳头,将会充分激起它的战斗欲——袋鼠那一身大腱子肉,锋利的前爪,发达的大长腿和大粗尾巴,在人类和其他大牲畜面前,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0)

只是...按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要显示自己的强悍和不好惹,往往会来一句——我可不是吃素的。

但经常暴打人类的袋鼠,偏偏就是“吃素的”!

要说吃素还挺健壮的动物,还有牛羊啊。

不过,像牛这类反刍动物,它们有四个胃,个个堪称高效的生物反应器,胃里共存的大量微生物,帮助牛羊充分消化吸收了草料里面的营养。

况且,你也搁不住它们没事闲着,一直在吃啊。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1)

另外,因为植物多粗纤维,不利于吸收,经过长期的进化,食草动物的肠道都比较长,而且肠道微生物十分发达,也非常给力的促进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像骡马驴这种非反刍类的食草动物,因为吃得多,能量转化又高,吃素也都长得膘肥体壮的,运动能力很强,精神头更是相当不错。

比如驴子,让它拉车或者拉磨,也属于帮助毛驴释放能量的一种途径——要不定期走走或者拉个磨绕绕圈,它们就会心神不宁...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2)

接着,咱们再看袋鼠。

要说野生袋鼠的食物,主要是灌木杂草和各种果蔬,属于妥妥的“纯素食主义者”。

它们跟牛马一样,胃口好,食量大,食物转化率非常高,吃下的都能得以充分地消化和吸收。

所以,袋鼠的身材也长得普遍高大健壮。

可是...要说它善于跳跃,那都用的是下肢和大粗尾巴,一般情况下,根本没什么专门锻炼上肢的机会,但你依然可以看到,它那强悍的二头肌。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3)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4)

那么,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人家袋鼠,不但天生一双大长腿,还不用锻炼和刻意保持,身材就很好呢?

实际上,秘密在于,袋鼠这个物种,缺少一个叫做GDF-8基因。

GDF-8基因是TGF-β基因超家族成员之一,在动物胚胎和成体骨骼肌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而GDF-8基因,恰好关联着“肌肉生长抑制素”。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阻碍肌肉生长的酶,一旦缺了它,动物的肌肉就会天生很发达。

而且,除了GDF-8基因的作用,我们又可以看到,那些肌肉特别发达的袋鼠,都是公的!

这是因为,雄性袋鼠体内睾酮素的含量非常高。而这个睾酮素的作用效果,就像人类运动员注射类固醇一样,不用玩命的训练,也能拥有一身腱子肉,体脂还不会很高。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5)

因此,那些睾酮素高涨的雄性袋鼠,都特别好斗,行为暴力,攻击性极强。

特别是当它遇到心仪的雌性袋鼠时,总爱向对方展示自己强而有力的肱二头肌,来用“阳刚之气”吸引对方注意。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6)

而为了争夺领地、食物或者配偶,两只袋鼠打起架来,更是玩命。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7)


有意思的是,一方面,袋鼠被视为澳大利亚的国宝,隆重的标记在了他们的国徽上,但另一边;却不妨碍大量美味的“国宝”被端上货架、餐桌。

全身都是肌肉的袋鼠,肉质更接近那些脂肪含量不高的牛肉(如果你不嫌柴的话),营养价值还是相当可以的。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8)

澳大利亚超市的袋鼠肉专柜

在如今的澳大利亚,用泛滥成灾来形容袋鼠,一点都不夸张。

截止到2020年,澳大利亚袋鼠的数量即将超过6000万只,是澳大利亚人口总数(2400万)的两倍多。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19)

要说袋鼠为什么能如此放飞自我,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天敌。

其实,相对于袋鼠发达的四肢,老实说,在哺乳动物中,它确实属于头脑简单的一类。

按照生物学理论,包括袋鼠在内的那些“有袋动物”,都属于现存的一类最原始的低等哺乳动物,脑容量有限,智商十分“感人”。

这些“有袋动物”的特征就是,母体尚未进化出真正的胎盘,因此,胎儿在还没发育完全时,就被迫“早产”了,早产儿会被放到那个“育儿袋”里靠吮吸乳汁继续发育长大。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20)

母袋鼠的个头,要小得多

老早前的时候,袋鼠们的主要天敌,袋狼一直追着它们扑杀,有效地控制了袋鼠的族群数量。

然而,随着人类的捕杀和外来物种澳洲野狗的抢食,以及从旧大陆传来的疾病,袋狼竟然悲剧地走向了“灭绝”。

至今,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瞻仰袋狼的标本了。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21)

袋狼标本,它的袋袋,是很低调的藏在肚子里的,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在外面耷拉着招摇过市

那之后,在广袤的澳大利亚,活得风生水起,称王称霸的“捕食者”们,都是一些外来“小动物”了,比如澳洲野狗、澳洲野猫,和狐狸。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22)

这不是你家村口的大黄,是源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澳洲野狗,有攻击性的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23)

一脸凶相的澳洲野猫,自从猫踏上澳大利亚后,已有63种珍贵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被它“吃”灭绝了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24)

不怎么把人类放眼里的澳洲狐狸——原本为了灭兔子,引进的狐狸,结果狐狸又泛滥了

显然,除了野狗,猫和狐狸体积太小,不会对袋鼠构成威胁;

而稍微大只的野狗呢,跟袋狼的“口味”很不同(袋狼其实不是狼,非犬科,物种太原始太古老)。

如今的野狗们不用太费劲,就能捕到管饱的兔子和其他野生小动物。而且,野狗跟人类一样,都属于杂食性动物,因此它们也非常爱在人类居住的地方晃荡,翻找厨余垃圾,或者直接偷吃人类们养殖的各色肥美的牲畜,根本犯不着去组团“围猎”体积庞大的袋鼠。

就这样,那些来自旧大陆的猫猫狗狗等智商在线的“澳洲猛兽”,同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袋鼠并未构成食物链关系。这样一来,袋鼠们的繁殖能力和生长能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25)

这令澳大利亚人非常头疼。

据统计,澳大利亚每年车祸有差不多40%跟袋鼠有关,四分之一的司机承认至少撞死过一只袋鼠。

日常,袋鼠还会啃食庄稼、破坏牧草,吃掉嫩芽、抢占水资源等,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威胁。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还当属袋鼠作为性格暴躁的“拳击手”,让很多公民都体验过的,被无情“暴击”的恐怖经历。

袋鼠是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素食动物性格温和)(26)

散打高手对付来挑衅的袋鼠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也看出来了,吃素就会温和无攻击性的说法,更多的,只是心理作用罢了。

此外,除了一身腱子肉的袋鼠,像牛马驴这类吃草还能身强力壮的食草动物,那是因为它们进化出来的一套超强的消化吸收能力——把草中的纤维素分解成糖,依靠体内的细菌,合成氨基酸,氨基酸就能组成蛋白质了。

然而,这属于食草动物的本领,人类是不具备的——从数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的祖先们就已经一边采果子,一边打猎的了。

人是杂食动物,天生就是要吃肉来补充蛋白和维生素的,这是物种进化的结果。

所以呢,要让大部分人为了“环保”或者“慈善”、“和平”,一下子就断了肉食的摄取,这明显违背了自然规律。

更何况,吃草的,可不一定就那么“佛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