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战争要求彼得进行军事改革,同时也要求他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因此彼得实行了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他先后开办了呢绒、丝织、制毛、制帆、皮革、造纸以及缆绳和玻璃等手工工场。到1725年,彼得政府所建造的各种类型的手工工场约有240家。工场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国有农奴,同时彼得政府允许工场场主在不单独专卖的条件下,购买整村农奴。

俄国沙皇的统治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沙皇俄国横空而起)(1)

彼得为了筹集军费和资金,进行了财政改革。 他巧立名目,强行征收养蜂税、烟囱税、磨刀磨斧税、蓄须税以及灰眼税黑眼珠税。但是这些还是不能满足彼得政府的需要。所以彼得政府正在1718年开始进行人口调查,改征人头税。征收人头税以后,国家税收几乎增加了3倍。

俄国沙皇的统治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沙皇俄国横空而起)(2)

彼得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1724年颁布了关税法,以奖励输出,限制输入,限制西欧工商业同俄国竞争。通过保护关税政策,保障了俄国工业的顺利发展,限制了西欧工业品与本国产品的竞争。

文化教育方面,彼得政府开了矿业学校、算术学校和外语学校。1702年底至1703年初,彼得政府创办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1710年简化俄文字母,采用活字印刷术。1714年至1719年,建立了俄国第一座博物馆,1724年筹建科学院

彼得还很重视政府机构的改革。在中央方面,彼得组成办公厅,代行贵族杜马职务。原国家最高政权机构贵族杜马对彼得实行改革的政策非常不满,彼得对贵族杜马也极不信任。他经常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不经过杜马而是一人决定,由于他的态度,杜马成员人数减少,之后名存实亡。1711年,彼得下令建立枢密院,代替贵族杜马。1722年,彼得设置被称为“帝王的眼睛”的总督察长的职务,监督、检查枢密院的工作。

俄国沙皇的统治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沙皇俄国横空而起)(3)

地方进行两次行政机构改革,以巩固地方政权。1708年将全国划分8个省,每省设总督1人,有政权和军权,由沙皇任命,直接听命于中央。各省成立贵族参议会,监督各省总督。1719年第二次地方改革,把全国划分50个州,直属枢密院。俄国第一次建立了比较统一的地方行政机构系统,加强了中央集权

1699年,彼得在莫斯科建立商人自治机构市镇局,协助彼得政府征收税款,同时保证商人在经营中不亏本、不滞销。在后来的地方改革中,此机构征收税款职能被省地方机构代替。

1714年,颁布“一子继承法”,规定贵族只能把土地和其他不动产传给一个热孜,防止土地分散,进一步巩固了大地主、大贵族的土地所有制。同时,俄国也多了一批没有土地的贵族,他们或到国家机关任职,或到军队服役。这项措施保护了贵族的经济利益政治地位

俄国沙皇的统治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沙皇俄国横空而起)(4)

1722年彼得政府颁布《官职等级表》,把文武官职分成14级。在选拔官吏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度,不凭出身门第,而是量才使用,论功取士。并且,非贵族升到8级时就可以获得贵族称号。这项措施有利于提高彼得政府的办事效率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彼得为了加强自己的专制统治,还进行了宗教改革,限制教会占有土地和农奴的数目,第一次使教会服从了世俗政权。1721年,彼得宣布取消大教长职务,成立东正教事务总管理局,规定教会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从此俄国结束了教会与世俗政权分庭抗礼的局面,巩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关于彼得一世的改革,斯大林曾指出,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尝试。彼得一世进行这种“独特尝试”的目的是要改变俄国极端落后的状况,以保证对外战争的胜利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

彼得大帝的改革就讲到这里了,下次你还想了解什么?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