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晴

初中学过很多课文,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杨修之死》,当时我就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有才华是多好的事情啊,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简直是让当时的自己非常震惊。

这个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一位非常有名的谋士杨修。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反应机敏,聪颖过人,做事干练,凡事都做得滴水不漏。他特别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曹操的兴趣爱好以及内心当中的想法,杨修都能猜到。最初,曹操也是非常看重他的。

有一次,曹操命人新修了一座花园,修好后带人来参观。曹操临走时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等曹操走后,杨修对修园人说:“主公嫌花园的门太宽阔了,请你把它改窄点。”

修园人不解其意,杨修便说:“你没看见主公刚才在门上写的‘活’字吗?门与‘活’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个‘阔’字吗?这就是告诉你们,花园的门太宽了,得改小。”修园人按照杨修所说的去办。过了几天,曹操再次来参观时,发现花园门改小了,连连称好。

又有一次,有人送曹操一盒酥饼。曹操在饼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便放在桌子上。恰巧杨修进来看见了,便把大家叫来,一起分吃酥饼。可这盒酥饼是送给曹操的,没人敢轻易品尝,杨修就说:“主公在盒子上面写了‘一合酥’三字,分开来念就是‘一人一口酥’。所以你们尽管放心吃好了,出了事由我来承担。”

大家觉得他说得对,便纷纷上前将酥饼一抢而光。曹操知道此事后,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对杨修的自作主张有些反感。

后来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在定军山大败。曹操感到进退两难,却不愿轻易撤兵。一天晚 上,大将夏侯惇走进帐来,向曹操询问当晚夜巡的口令。曹操正在吃饭,手中拿着一块鸡肉,就随口说了“鸡肋”二字。夏侯惇出帐后,就把这个口令告诉了夜巡的将士。

杨修听到后。便吩咐手下人赶快收拾行囊,准备撤退。有夏侯惇有些迷惑,赶忙问杨修。杨修说:“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来主公是不想在此恋战了,准备要班师回朝了。”

夏侯惇回到帐中后,也命令手下人收拾物品为撒军做准备,并派人通知了其他将士。听到这一消息,有人很快报告给曹操。曹操听到后,不禁勃然大怒,他早就对杨修的恃才之举有厌恶之心,正好兵败后需要有个替罪羊,立刻命人以蛊感军心为由将杨修推出斩首。

杨修恃才傲物,锋芒太露,让曹操渐渐生出反感,而且最终因此丢了性命,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从此,杨修就成了一个自作聪明的反面教材。杨修如此会揣摩曹操心意的人,几乎每次都能很准确判断曹操的想法,他却没能猜出曹操会因此杀了他,看不透人性,真是可悲可叹。

要知道曹操这样的枭雄最忌讳的就是自己没有秘密,曹操身边那么多谋士都知道收敛,他们不会主动炫耀自己的小聪明,让曹操难堪。没有哪个领导会让自己身边存在一个比自己聪明太多的人,把自己当成透明人一样。杨修如果懂得内敛,恐怕最终的结果会不一样的。



恃才自傲与怀才不遇(恃才傲物终招祸患)(1)



杨修还是太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了,真正厉害的人,是懂得韬光养晦的。唐宣宗李忱被后世誉为“小太宗”,他从小就因为自己在兄弟中排到十三,知道继位机会不大,一直装傻,他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能隐忍的皇帝,熬死唐朝四任皇帝,还被扔进茅厕差点浸死,忍辱装傻36年,最终登上皇帝宝座。如果不是装傻,他的命可能早就丢掉了。

还有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楚庄王的一鸣惊人,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实在很多。他们其实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树木长得比森林还要好,还要更高的话,必然会受到狂风暴雨的摧残。而当你鹤立鸡群时,你就是那棵碍眼的“秀于林”的大树,迟早会被“风摧之”。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就是说:不故意去表现张扬自己是比较明智的行为;自以为是的人是无法彰显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的;自我炫耀是没有什么功劳可言的;自高自大是不能长久的。

做人不能太虚荣、太张扬、太妄自尊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虚荣心也越来越强,我们要学会身处闹市而抛却浮华,做一个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韬光养晦的人。而不能像杨修一样锋芒毕露,年纪轻轻就死于非命。



恃才自傲与怀才不遇(恃才傲物终招祸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