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Lonelyv很喜欢的愚人节

为什么这个自带“痞”气的节日,特别容易吸粉、让人别有好感呢?Lonelyv觉得,是在于节日本身的轻松、幽默的气质。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

在如今最常被我们提及和庆祝的节日中,一类为"感恩"他人而设,比如父亲节、母亲节和教师节等;另一类则更偏向于"悦纳"自己,甚至包含了对生活的释压和调侃,比如万圣节、光棍节,和每年4月1日的愚人节

虽然这个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的民间节日,至今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但似乎,全世界的人民早已习惯在这一天,以各种搞怪但友善的方式,互相欺骗、捉弄和开玩笑。

在玩笑的最后,捉弄与被捉弄都不再重要,唯有在这一天的快乐和笑容值得铭记。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

今天Lonelyv想向大家推荐一部适合在愚人节观看的电影——它上映于2019年12月,由国产喜剧电影的"爆款制造机"开心麻花出品,《驴得水》原班人马打造,它就是爱情喜剧片《半个喜剧》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3)

之所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向大家推介它,一方面是因为无论是题材还是主旨上,这部电影实在是很符合愚人节的气氛,典型的闹剧,够热闹也够吸睛,节奏紧凑,笑点密集;

另一方面在于,尽管这部影片在上映时未掀起太大水花,但Lonelyv仍然在其中看到了国产喜剧特别稀缺的一种类型和方向:不靠博出位的装疯卖傻,不靠吸眼球的流量明星,更不靠堆砌网络段子或抖落方言笑料,而是琢磨着如何在略显夸张的戏剧冲突下,讲好一个可能会发生在现实的故事。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4)

文学大咖泰戈尔曾说:当他*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便怕了他。

(*原文是"你",等同于第三人称)

让我们在这个难得"谎言无罪,欺骗有理"的日子,一起走进这个让我们可以无畏地大笑、又笑中带泪的故事——《半个喜剧》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5)


角色的设置:爱人呀,它只有『半个是好人』

《半个喜剧》的故事,主要围绕三个性格、背景与经历迥异的年轻人展开:急于摆脱单身、结果反被渣男骗的海归女莫默;想在结婚前放荡一番的富二代郑多多;在大城市中挣扎于谋生和谋爱之间的"老实人"孙同。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6)

因为一次情感出轨,三人的关系瞬间扭结成了一团剪不清、理还乱的麻团,也在面对爱情这一命题前,开始相互交错与碰撞的际遇。

先来谈谈让Lonelyv最为眼前一亮的角色:"直女"莫默(任素汐饰)。

莫默这个角色一出场,是作为郑多多的初恋女神

"初恋女神"的人设在国产片中并不陌生,作为男主少年时代的一个梦,"长发飘飘、轻言软语"是标配——但莫默不同。

她在少女时代是篮球队的主力,走得是北京妞儿大大咧咧的飒爽路线;成年后的莫默也从不媚上,自力更生。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7)

莫默是个大高个儿,长得挺有气质,但她的那种美是不屈从、不讨好的,就像她的本性如此。

莫默海归回来后在银行工作,本是个不愁嫁的优质女,但奈何30岁未嫁被家里耳提面命得紧,让这个本耿直的姑娘,心中多少有点急切了,所以才在一开场就着了渣男郑多多的道儿,在感情上栽了个大跟头。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8)

在片中,莫默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我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我就想试试这样行不行。

莫默,就像都市大龄女青年们的一个缩影:即使极力维护和遵从着自己的逻辑生活,绝不盲从,但依旧可能因为某个瞬间的怀疑与疏忽,陷入情感的漩涡。

在感情中被欺骗无疑是痛苦的,但长久来看,我们往往需要通过遭遇这些意料之外的错误与失势,而对自己的原则加以确认与坚持。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9)

和奉行“绝不说谎”的原则的莫默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谎话连篇的郑多多。

富二代郑多多不为吃穿的生计问题发愁,所以习惯在感情中挥洒"无处安放的荷尔蒙":

不仅在结婚前跟别的女孩过夜,还骗来了他初中时的暗恋对象莫默,让莫默以为他对她情有独钟;然后在一个清晨,对过夜对象、初恋和未婚妻“有序”迎来送往,单论男女爱情,郑多多简直渣的没人性!

但这样一个人,他也不是全然没有真情。他不势利,对好兄弟兼室友孙同能帮就帮,免房租也解决工作和户口,对小地方来的孙同母亲住在他们共同住处,也没什么意见,"阿姨长阿姨短"地笑脸相迎。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0)

也有人说,这是因为郑多多要让孙同当他的“狗”、对他言听计从才使出来的小恩惠,你看之后他得知孙同和莫默恋爱不也怒不可遏、原形毕露了么。

然而,在影片后半段,有这样一个镜头,郑多多从酒吧把因分手而宿醉的孙同背回了住处,放在床上。那一刻,他们终究没有真正闹掰,是有几分除却地位与背景差异之外的交情在的。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1)

郑多多就是这样一个"混不吝",带点真,带点痞,触碰着危险的边界而不自知,玩世不恭如同一个大毛头。

但我也不同情他最终在自己的婚礼上身败名裂的结局,毕竟每个人在成长中给他人带去的伤害,你可以说自己是不谙世事,但无法回避其终究有代价。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2)

最后我们来看看孙同——这也是全片在塑造上最饱满的一个人物。

作为郑多多哥们儿的孙同,阴差阳错地爱上过两个女人,一个是郑多多的未婚妻,另一个是莫默。

对前者,曾经孙同觉得自己没资格和郑多多争,就把爱默默地藏在心里,但他眼睁睁地看着由于自己对郑多多滥情地包庇与掩盖,一步步反伤了这个无辜的女孩;

所以在面对后者时,孙同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决定要勇敢一回——他大胆地对莫默表白,并抱得美人归。不得不说,莫默和孙同两个人,从三观到性格,都明显更搭一些。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3)

孙同是个挺有意思的人,他有特别平权、让人心生好感的一面。

比如说他完全了解莫默与郑多多的前因后果,但是他并不因为莫默被骗而对她抱有偏见;两人好后,他知道莫默不愿对自己的母亲欺瞒三人的纠葛,即使心生为难,但还是愿意尊重莫默的处事方式。

与此同时,孙同却过于单纯地理解了这段恋情受到的阻力,寄希望于郑多多和自己母亲的理解与支持;而奢望破灭后,他的犹疑、软弱和恼羞成怒中口不择言,却伤害到了莫默,致使二人黯然分手。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4)

作为喜剧片中最易出彩的"小人物"孙同,他没有在这个城里显赫有名的爹,却摊了个挺会来事儿的妈,又为了生存像我们一样充满着烦恼和妥协。

当生活心怀歹毒地将一切都搞成了黑色幽默,他无可奈何的被一个个小波折推着走,每一次投降都离堂堂正正做人更远,每一个反省和挣扎都让幸福与出路更近,最终迎来了希望与真爱的曙光。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5)


情节的反转:故事呀,它只有『半幕是真相』

反转手法的应用,在两类类型片中地位最为重要:一种是悬疑推理片,另一种就是喜剧片

前者意在烧脑,不断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和洞察力;后者打共情牌,旨在增加故事的厚度与打磨主旨的质感。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6)

《半个喜剧》中有两处反转最具有象征意义和讨论价值:其一,是莫默的由恨生爱;其二,是孙同的由从到反。

正如前文所说,女主人公莫默的婚恋观对于都市女性群体来说,特别具有代表性。

莫默这样的独立女性,本不易原谅见证、甚至是造成了自己耻辱历史的"共谋者"孙同的;但她不仅原谅了他、甚至是爱上了他,不是因为迷了心窍,而是因为这一次理性战胜了感性。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7)

孙同长得不如郑多多帅,条件也没有郑多多好,但他的底色是善良而包容的:在莫默盛怒下提刀而出时,他一路相陪;在莫默因误认砸了他的房间后,他任她宣泄而不解释。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8)

莫默这样的女性,缺的不是金钱,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懂得——这是孙同的好,但也是莫默的智。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19)

而孙同,在遇到莫默前,他虽怀抱了一些音乐理想,但暂时还没魄力为了理想破釜沉舟。为了生计也为了母亲的期待,他接受好兄弟郑多多的安排,在其父公司里实习、转正,等待"一条龙"后成为大都市北京的一员。

这是他天生的软弱性所在,所以即使在和莫默相爱后,他也很难于过往种种直接一刀两断、奔向新生。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0)

但在他放弃了莫默,回归到过往顺从与依附的生活中去时,却逐渐发现母爱的"期待"和物质的诱惑是没有极限的,就像他盛怒下可以一脚踹进垃圾桶,但再想拔腿却不容易。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1)

所以在影片结尾,孙同毫无征兆地选择反抗,不为任何人,只是顺从了自己的本心;不仅保护了这场感情纠葛中的真真正正的无辜者,也彻底在"堂堂正正做个人"的道路上迈开一步。

这样的结局代表着角色的走向和编剧的态度,观众们也对反转的HE(happy ending)喜闻乐见;

喜剧电影恰恰就在于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不必亲自活过、就能获得一段独特的体验,在光影交错中跟着角色、随着情节,经历"人生的过山车"。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2)


喜剧的内核:生活呀,它只有『半出是喜剧』

说到《半出喜剧》的制作方开心麻花,就不得不提一提他们开创且最擅长、也是市场反响最好的商业化喜剧。

在2018年,国内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其中仅国产喜剧就贡献了超过130亿的票房——换句话说,喜剧电影在那时就已经拥占比不足十分之一的影片数量,赢得了超过五分之一的票房,由此可见影迷对喜剧这一类型片的热爱。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3)

数据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而开心麻花,他们在这一年继《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等爆款喜剧后,又打造了电影《西虹市首富》,不仅贡献了超过25亿的票房,而且这个成绩在当时还排进了中国影史总票房的前十名。

《半个喜剧》之所以气质很独特,原因在于:它既不像麻花出品的以上"嫡系"商业化喜剧,题材和选角都极度讨好观众;又不像它的导演的前作《驴得水》,带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4)

《半个喜剧》的故事全部架构于现实,人物设计也在周围就有迹可循,故事的推进总体来说没有超出我们常人的认识;它探讨的问题,关于生存两难、关于做人底线、关于爱情态度,都贴合年轻一代生活的选择和方向。

"有故事,不说教"——它用一种逗乐和幽默的方式,把这场闹剧掰开了、揉碎了摊开来看;全方位与角度展示后,留给你自己做判断,这是它在巧妙映射现实上做得最聪明的地方。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5)

但无论笑点设置、剧情反转还是演员表演,又无不服务于一部喜剧电影的最大的价值:带给观众愉悦与慰藉,关照观众内心与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高于及格线之佳作。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6)


诚然,《半个喜剧》不是一部完美到无可指摘的作品,但Lonelyv还是和很多影迷朋友一样,愿意二刷、三刷的原因在于:

作为一部"轻喜剧",它不突兀的笑点设计和有内涵的故事内核,就像一杯五分甜的阿华田,香得刚刚好,涩得也不讨厌。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7)

喜剧的魅力,不就在于用一个既稀疏平常、又想象不到的事件让你瞬间开怀大笑,宣泄情感?

在笑过之后,或许你早已把自己的压力释放到虚拟的电影角色中,烦恼的心事被抛之脑后;或许你还会细品、反思,在荒诞的背后感受到真实的人生百态。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8)

即使我们的生活只有半出是喜剧,也不能妨碍我们"刷片要尽兴"的心态;

祝愿看到这里的每一个人,在愚人节的这一天,都成为与幸福相伴的"四月傻瓜"~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29)

(全文完)


学会这20部电影的做人处世方式(愚人节荐影之半个喜剧)(30)

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配图源自网络,如侵立删。

(作者是货真价实的在读法律硕士哦,热衷维权和发函,友情提醒抄袭洗稿者:请谨慎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