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说 :

每日一字迎(字典每日释一字)(1)

这是“驾轻就熟”的“驾”字,本为形声字。①是石鼓文的形体,其左为“马”,表形;其右为“加”,表声。②是小篆的写法,“加”移于“马”上,其义不变。③是楷书繁体字。④为简化字。《说文》:“驾,马在轭中。从马加声。”“驾”字的本义就是把车套在马身上,如《诗经·小雅·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强健的样子)。”

大意是:兵车已经套好,四匹雄马非常健壮。由此又可以引申为“驾驶”,如《韩非子·难一》:“驾往救之。”这是说:驾车前去救他。后世又特指“皇帝的车”,由车又引申为特指“皇帝”,如《旧唐书·王希夷传》:“至驾前,年已九十六。”

在古籍中常见“驾长(zhǎng)”和“驾娘”等词,“驾长”是指行船的“梢工”,“驾娘”是指“操舟的妇女”,因操舟撑船均有“驾驶”意。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每日一字迎(字典每日释一字)(2)

形声字。从馬,加声。战国时或从牛,各声。战国以前该字为左形右声的结构,秦以后则变为下形上声的结构。《简化字总表》规定“馬”作偏旁简化为“马”,故“駕”类推简化为“驾”。本义为把车套在牲口身上。《诗·小雅·车攻》:“四黄既驾,两骖不猗。”汉贾谊《吊屈原文》:“腾驾罢牛,骖蹇驴兮。”引申为乘。南朝梁沈约《游沈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引申为车乘,特指帝王乘坐的车马轿舆,也借指帝王。《左传·定公十三年》:“齐侯曰:‘比君之驾也,寡人请摄。’”《后汉书·郭宪传》:“建武七年,代张堪为光禄勋,从驾南郊。”又从本义引申为驾驶。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又引申为出动兵车,指兴师。《左传·襄公九年》:“行之期年,国乃有节,三驾而楚不能与。”杜预注:“三驾,三兴师。”又从本义引申为陵驾;超越。《左传·昭公元年》:“子木之信,称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杜预注:“驾,犹陵也。”(孟蓬生)

——《字源》

来源:汉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