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打方腊的真正原因(宋江和方腊并没有交过手)(1)

宋江打方腊的真正原因(宋江和方腊并没有交过手)(2)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男一号,真实的历史上,宋江确有其人,曾在宣和年间领导了农民起义,后接受了朝廷的诏安,率部将向宋将张叔夜投降。

《宋史》记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其他史料也有关于宋江的记载,《毗陵集》记载:“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吏多避匿……宋之为人,勇悍狂狭。”

《东都事略》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月,宋江聚集了亡命之徒三十六人,在梁山泊宣布起义,“剽掠”山东路各州县,横行齐魏故地,势力逐步强大起来,数万官兵竟然拿起义军毫无办法。

有大臣给宋徽宗出主意,认为不如赦免宋江的死罪,派他到南方讨伐方腊,平定东南之乱。

宋江打方腊的真正原因(宋江和方腊并没有交过手)(3)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浙江人方腊在青溪(浙江淳安)聚众造反。

同年十二月,宋江义军攻打京西、河北诸州县,对京城构成严重威胁,宋徽宗被吓懵圈了。

宋徽宗诏令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宋江采取游击战术,且战且退,躲避官军锋芒,后遭遇沂州知州蒋园的突袭,义军大败而退。

宣和三年(1121年)三月,宋江率部南下,陆续攻占楚州、海州,方腊则攻破处州(浙江丽水)、秀州(浙江嘉兴),两支义军遥相呼应,引起朝廷极度恐慌。

朝廷命知州张叔夜招降宋江,张叔夜派遣间谍侦察宋江的动向,当时起义军来到海边,劫持了十几艘大船,劫掠了大量财物。

张叔夜招募敢死勇士一千人,在城中设伏,“先匿壮卒海旁”,以“轻兵踞海”诱敌出战。

两队人马汇合,举火焚烧了宋江的战船,事发突然,起义军猝不及防,一时乱了阵脚,“皆无斗志”,官兵乘势而上,擒获了义军的二号人物。

重兵围困之下,宋江只好接受诏安,投降了朝廷,历时一年零五个月的宋江起义宣布失败。

宋江打方腊的真正原因(宋江和方腊并没有交过手)(4)

宋江等三十六人投降之后,被朝廷封官拜爵,宋江是否参与平定方腊,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可以肯定的是,宋江所部并没有生擒方腊。

《折可存墓志铭》记载:早在宋江投降之前,朝廷以童贯为江淮京浙宣抚使,命“河东第四将”折可存率军攻打方腊,折可存“冒矢突阵,力擒方腊。”剿灭方腊之后,折可存转而征讨宋江。

宋江打方腊的真正原因(宋江和方腊并没有交过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