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插画师,精心“雕琢”两个月,终于完成了“暗黑四件套”。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

这话说得小黑自己都信了。

你能想象,开头小黑展示的这四幅画,耗时只需半个小时,而且是出自小黑之手。准确来说,是出自小黑的鼠标和键盘之手。

最近,一个AI绘画工具Disco Diffusion开始火遍艺术圈,经常上网冲浪的小黑也留意到了这个工具。发现利用AI绘画,原来可以实现小黑自己永远都完不成的“史诗巨作”。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2)

Disco Diffusion由艺术家somnai开发而成,技术来源于谷歌Colab平台的一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并不需要单独下载软件并安装。通过文字将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并与从古至今的经典画作相结合,添加一些“描述词”,就能得到无数幅好看、有趣的作品。

夸张点说,就是“吹吹牛也能画出一幅令人满意的作品”。

AI绘画,第一步究竟难不难?

小黑第一次打开Disco Diffusion的界面时,就被这密密麻麻的代码给整懵圈了,只有顶部的中文才让小黑缓过神来。

别担心,其实这都是唬人的,小黑一顿操作下来,发现并不难。这里先给大家放个Disco Diffusion的网站链接:

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github/alembics/disco-diffusion/blob/main/Disco_Diffusion.ipynb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3)

前期的准备过程大致分为4个步骤:设置文件储存路径;3.Settings参数设置;Extra Settings参数修改;Diffuse!参数设置。

由于是基于谷歌云盘实现的云端储存,因此需要提前设定好AI成品画的储存路径。操作方法是在顶部文件中,选择“在云端硬盘中保存一份副本”。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4)

第一步完成后,后面几步就是对图片AI加工过程,以及后期需要得到多少张怎样的图片进行参数调整。首先找到3.Settings,然后对下面标注的三个参数进行调整。

在batch_name中可修改文件名;Steps代表的是AI加工的精细程度,小黑这里以默认的250为准,如果想要画面更精细,可以适当上调数值,当然也会耗费更长时间。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5)

widtch_height可以修改图片的尺寸,这里默认是1280*768,当然也可根据自己想要的尺寸做调整,如果你要发社交平台,如小红书可以将其调整为768*1100,即接近3:4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左右数值必须是64的倍数。

到了Extra Settings这里,只需要修改第一个参数即可,它代表的是在过程中会生成多少张以供预览、对比的图片。这里建议如果将数值调到2-6区间之内,再多的话就会耗费更多渲染时间。当然,如果想要更加高效,只需将所有数值调到1,静静等待就可以了。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6)

第四步4.Diffuse!只需修改两个数值,第一个display_rate代表的是刷新频率,例如数值如图显示的是25,就意味着每25帧刷新一次AI绘图结果。

n_batches代表的是最终生成图片的数量,这取决于你想要获得几张图,比如你要发满朋友圈的9张图,这里就可以将数值改为9。值得一提的是,最终生成的这9张画作会紧贴你输入的描述词的风格,且每张图都是基于AI渲染而成的各不相同的图片。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7)

到了这里,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距离核心步骤还差一步,就是更换绘画的“描述词”。这也是你与其他使用者拉开差距的关键,也是避免千篇一律的重要一步。

注入灵魂的一步,输入“描述词”

虽说Disco Diffusion是人工智能,但其实在整个运作的过程中,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需要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将大脑的意志注入其中,最终才能生成符合使用者自己意图的绘画作品。

Prompts译为“提示”,在Disco Diffusion中同样提供了Prompts的入口,这里可以将其引申为“描述词”。之所以这样翻译,是因为在该应用的入口之下,提供了这样一段英文。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8)

这里只需要简单的英文知识就可以了解,但如果懒得翻译,也可以请教一下翻译软件,这是翻译后的结果: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9)

能够看到,在官方给出的“模板”中,运用了大量的描述词,用以描绘使用者想要的画面。这里小黑简单将这个模板拆分一下,就能总结出一部分经验。

一幅美丽的灯塔画作,它的光芒照耀在一片汹涌的血海中:这句话描述的是核心创作画面,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用局限于自身技能,可以天马行空地描述出现实或虚拟的景象。

由greg rutkowski和Thomas kinkade创作:这里指的是AI将会模拟出这两位画家的绘画风格。greg rutkowski是来自波兰的一位概念艺术家,他的风格偏油画,注重光感、色彩浓重,擅长磅礴又奇幻的大场面。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0)

Thomas kinkade作为梦幻风格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绘画作品犹如仙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能够看出,在官方模板中,有意将风格不同的画家结合在一起,想要达到一种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1)

当然,小黑认为也可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看看将多种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风格结合起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但创新归创新,结果可能也会让人大吃一惊,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绘画作品的大杂烩,“缝合怪”作品也会因此而诞生。

在官方模板中,除了画面描述和画家风格的碰撞外,还提到了在社交平台上流行的画风,以及整体绘画的主色调。比如“在artstation上流行”,代表着在艺术社区artstation上流行的一种画风,当然你还可以更换为其他的描述词,例如Trending on Instagram.有关画面的颜色,官方选择了黄色作为点缀。在此基础上,你也可以更换为其他颜色。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2)

以上是小黑基于官方的描述模板,加以拆分得出的经验,新手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换描述词的方式进行AI绘画,一些生僻的词语也可通过翻译软件进行解决。

但如果想要实现更高阶、更丰富的玩法,一方面需要使用者拥有更多的艺术储备,这取决于你平时关注了多少相关的作品,看了多少数量的画作,以及个人的审美水平,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另一方面,还需要有着与别人不同的创意,有时候不需要什么技术,只需一个想法,一个创意就能让作品焕然新生。

最后展示一下利用官方描述模板生成的AI绘图。怎么样,是不是跟小黑上面解读的描述词本身和背后的故事紧密相连呢?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3)

然后再来展示一下小黑自己在此基础上修改描述词得出的结果。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4)

▲将模板中的lighthouse改为moon

看到了成品,小黑瞬间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的魅力,它能让普通人体验到“跨行”成功的快乐。

一些成品展示,一些问题探讨

一两个人的头脑无法展示Disco Diffusion的强大,集思广益才能显示真本领。小黑搜集了网友利用它制作的各种风格的作品,看看它就能玩出什么花样?

这是一位网友利用它制作的圣斗士星矢的背景,关键词是“孤魂野鬼”。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5)

创作者弈湘君利用Disco Diffusion制作出24节气示意图。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6)

美学博主Simon_阿文晒出了中国水墨画风格的AI绘图。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7)

在Disco Diffusion中输入Cyberpunk Streets(赛博朋克街道),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8)

当然,也摆脱不了“缝合怪”的诞生,谁能告诉小黑这究竟是啥东西?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19)

对了,Disco Diffusion还可以制作AI绘画视频。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20)

在自己动手体验,以及网上观摩了这么多大神利用Disco Diffusion制作的绘图后,小黑逐渐认清了它的使用场景。它适合有着猎奇心态的非专业人士体验,也能给艺术家们提供灵感、创意来源。

不过,小黑在网上搜集了艺术家们对Disco Diffusion的使用感受,并结合个人体验,总结了有关它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它不太擅长对人物、动物、汽车的刻画,总的来说就是不适合塑造一些有着更多具体特征的事物。

艺术家Stijn Windig这样评价Disco Diffusion:它缺乏刻画细节的能力,渲染图整体很宏大,但放大后模糊状况比比皆是,远达不到商业化需求,若在基础上进行调试,还不如重新画一幅。

描绘民神钟馗的绘画作品(吹吹牛敲敲键盘)(21)

▲艺术家在Disco Diffusion基础上二次创作

此外,有关描述词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很多时候一幅AI绘画的诞生,并非一次就能成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打磨关键词,更别提等待AI渲染的时间了。

以上提到Disco Diffusion的不足之处,其实也是对“AI绘画能否取代人工绘画”这个问题给出的解答。

图源:谷歌、推特、artstation、reddit、Disco Diffu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