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1月22日,那么大家知道在唐朝有一位高僧鉴真和尚曾经六次东渡日本,而前五次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最终到达日本,第六次终于成功抵达了日本,那么鉴真和尚跟今天的文章有什么关系呢?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过程(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终到日本)(1)

鉴真和尚真像,日本最早的肖像雕刻,位于奈良唐招提寺(日本国宝)

公元754年1月22日,第六次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登上了日本这片土地。鉴真(688-763),本姓淳于,扬州江阴(今江苏扬州)人。14岁在扬州大云寺削发为僧,22岁受戒。早年云游长安、洛阳等地,26岁起,住持扬州大明寺,专说戒律。此后曾研究建筑、雕塑、医药等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高僧。

743年始,应日本在唐朝学成回国的高僧荣睿、普照和日本政府的邀请,5次东渡都遭受挫折,未成。其间又因辛劳过度,感受暑热,双目失明。公元753年鉴真携带大量佛经佛像和书籍,作第6次东渡,经过千难万险,于754年1月23日(唐天宝十二载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日本九州。不久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成坛,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的开始。日本朝廷封他为“传灯大法师”。鉴真东渡,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鉴真第六次东渡图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过程(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终到日本)(2)

鉴真请经贴,现藏唐招提寺

鉴真东渡受到了很高的历史评价,唐代中国鉴真大师赴日,是当时日本朝野瞩目之大喜事,鉴真大师赴日,经历千辛万苦,第一次东渡,为风暴巨浪所阻,滞留国内历时五载,方能重组船队,作第二次东渡,时鉴真大师已双目失明,仍决心不改,矢志东渡,果得成功,大受日本朝野欢迎。鉴真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还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在佛教、医药、书法等方面,鉴真对于日本都有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