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记者 米日古力·吾

  创办合作社,发展观光旅游,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养殖……2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0团昌安镇13连职工寇晓燕耕耘不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其他职工群众共同致富,是大家眼里的好党员。

  “受惠于党的好政策,才有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党的恩情。”9月30日,寇晓燕说。

  1990年,寇晓燕和团场青年徐云义结为连理。夫妻俩一块儿务工、种地、搞养殖,共同打拼事业,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01年,团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怀揣创业梦想的寇晓燕承包了12亩香梨园。在夫妻二人的精心管理下,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二十大代表风采寇晓燕(二十大代表风采寇晓燕)(1)

4月29日,寇晓燕(左)和合作社社员在大棚里摘樱桃。第一师阿拉尔市10团昌安镇党建办供图

  “我致富了,但是还有很多职工群众生活存在困难。”寇晓燕决定成立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同致富。2013年,寇晓燕大胆探索,带头承包了36座温室大棚,与32名职工一同创办了阿拉尔市锦绣家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32名职工人均年收入达8万元,实现了致富梦。如今,合作社务工人员达136人,人均年增收3.5万元以上。

  2015年,10团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寇晓燕紧抓机遇扩大合作社规模,筹集资金建成占地68亩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吸纳60户种植、养殖户加入。在寇晓燕的带领下,生态园现已扩大到199亩,有固定社员72人,年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年收入380万元。

  “不怕苦、不怕累,总是充满干劲。待人诚恳,跟着她干心里特别踏实。”说起寇晓燕,合作社社员阿尔孜古力·吐尔孙赞不绝口。

  2020年3月,阿尔孜古力从莎车县来到10团昌安镇13连,成为合作社社员。在寇晓燕手把手指导下,她很快成长为一名种植能手。“这里包吃包住,我还学会了草莓、樱桃、火龙果的种植技术,一年下来就挣了8万多,我打算在这儿长期干下去。”阿尔孜古力说。

  一路走来,寇晓燕始终心怀感恩之情。她主动与连队困难职工群众结对子,无偿传授种植管理经验、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累计帮助团场300余人实现增收;出资6万余元资助7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她主动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提供可口的饭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寇晓燕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寇晓燕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荣誉,我的心愿就是带领更多的人共同致富,把日子越过越好,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