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石化产业是宁波市支柱产业,是宁波市“246产业集群”规划的万亿级产业“十四五”期间,宁波将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绿色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3+2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3+2吗
绿色石化产业是宁波市支柱产业,是宁波市“246产业集群”规划的万亿级产业。“十四五”期间,宁波将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绿色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近年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区域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双元”育人,打造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该“专业群”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校企协同创新 培育单项冠军产品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聚焦乙烯工程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问题,联合宁波石化开发区管委会、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产教协同长效运行机制。该中心先后成为市级、省级和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孙向东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与恒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合作16年,共建了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研发平台,承担各类研发项目18项,经费金额总计7312.16万元。校企以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为核心竞争力,获得45项发明专利,协同创新研发了20多个石油树脂新产品,成功突破欧、美、日等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引领了国家乙烯副产物综合利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恒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品种全、规模大、质量优的C5、C9石油树脂生产企业之一,石油树脂产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年产值逾40亿元,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化工学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生产线上科研”,解决行业企业关键问题。该院颜雪冬博士担任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承担“宁波市2025重大攻关”项目,带领团队攻克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被企业采用带来新增销售上亿元,获得宁波市“科技追梦人”荣誉称号。该院沃燕波博士担任阿里生物技术泰州有限公司研发副总工程师,开发低成本多功能特定蛋白检测智能POCT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成功入选中国医药城“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获创新项目资助100万元。
产教协同育人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长年的协同创新使校企互相依赖,互相成就,成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企业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甚至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实现了产教协同育人。化工学院围绕区域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的需求,深化与石化园区、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创新专业群“双元育人、书证融通、研训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恒河材料等公司充分发挥设备、技术、项目等优势,助力学院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群教学标准,建设符合区域石化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优化。
为了促进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化工学院和企业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实践教学功能,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细化为实训项目,构建项目化“研训合一”实训体系;探索基于项目的校企双导师教学形式,专、兼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开展企业产品研发与工艺优化,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研发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设备用于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与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专业群参与国家“学历证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建立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化工学院与北京化育求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合作开发的“化工精馏安全运行控制”证书获批第四批1 X证书试点。学院教师参与起草职业技能证书标准,深入企业调研,并请企业高水平专家把关,确保证书的先进性和认可度。
研发教学互促 创国家级教学团队
在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化工学院打造了一支善育人、能教学、会研发的高水平、结构化双师教学团队。该院现有专任教师50名,其中博士25名,高级职称23名。同时,该院创新双岗双薪、兼职取酬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赴企业开展研发项目,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融合,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了一批名师,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1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浙江省专业带头人6名。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学院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该教学团队牵头化工技术专业领域6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组成了协作共同体,建立了协作共同体章程;牵头申报了教育部教学创新团队重点课题,共同开发面向化工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需要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分级分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在国内高职化工类专业推广;主持了全国职教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化课题研究项目《化工技术专业领域团队共同体协同合作机制研究》,建立完整的团队共同体运行机制,包括工作会议机制、人员交流机制、师资互培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成果推广机制、协同创新机制等。
全面赋能增值 学生高质量就业
化工学院产教深度融合共建的高水平专业群和高水平团队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学生在科研项目带动下提升了技能水平与创新研发能力,近年来,师生合作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学生获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0项,国家级竞赛二等奖以上5项。毕业生薪资显著高于省内平均水平,并显现较强发展后劲,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近年来,15名毕业生成为恒河材料公司生产骨干,工作五年后年薪达20万元以上。学院与中石化镇海炼化“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毕业第一年的年薪达17万元。宁波舟山地区多达95%的石化企业均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
校企共建集技术技能培养、师资水平提升、职工学历技能提升、工业社区培训等为一体的“绿色石化人才培养基地”是浙江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近5年来为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6000多人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储备,为区域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化工学院正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国内一流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引领化工职业教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