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说,《绿毛水怪》是她和王小波的媒人,是她第一次被王小波的才情所深深折服的作品。她看的虽是手稿,但书中那份独有的情愫,让她在多年以后,在王小波过世后重读这部小说,仍依旧泪流满面。

她说:“我的小波就像妖妖一样,他也许在海里,也许在天上,无论他在哪里,我知道他是幸福的。……在他一生最重要的时间,他的爱都只给了我一个人。我这一生仅仅因为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

王小波最喜欢的作者(王小波笔下的爱情故事)(1)

《绿毛水怪》是王小波早期的一部中篇小说,相比于中后期的作品,这部小说还稍显稚嫩。然而,正是这样一部仅仅几万字的作品,却蕴含着王小波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在字里行间里透出的情韵。特别是笔下的戏谑和嘲讽,虽然不如后期那样大胆直接,但依旧能隐约感觉到他的味道。

《绿毛水怪》是一部爱情小说,虽然他后来的作品也都些爱情的成分,但如此纯爱的,确实是仅此一部。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奇幻且略带恐怖色彩的作品标题下,无论如何也很难跟爱情联系在一起。

但它却实实在在书写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之间的懵懂恋情,不像情侣轰轰烈烈的生死恋曲,这对小男女的感情十分稚嫩,稚嫩得可能连他们自己都难以言表这样的情愫,但这份感情却始终有一种触达内心的东西,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王小波最喜欢的作者(王小波笔下的爱情故事)(2)

小说是以第三者回忆叙述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这样的对话很有《非诚勿扰》中秦奋和小小一起喝酒的那种场面感。讲故事的老陈正是故事的男主人公陈辉,而故事的女主角是他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妖妖杨素瑶。

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因为心智稍比同龄人成熟而一起受到了教导主任的无理惩罚,但也让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这两个在旁人眼中比较“复杂”的孩子,在小学最后的两年光阴里,度过了最好的时光。他们喜爱阅读,放学的时光基本都泡在旧书店里。他们努力积攒了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买书上,如饥似渴。

他们认为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卡加郡主和涅朵奇卡,在青梅竹马的年纪,他们有着与性别无关的最纯粹的友情,让人心生羡艳。

王小波最喜欢的作者(王小波笔下的爱情故事)(3)

小学毕业,中学天各一方,又在初二的时候在同一个班级相聚。冥冥间的命运安排,昔日两个彼此吸引的孩子已然步入了青春期,爱情也在他们心中悄然发生。

从初二到初三,两年九十四个星期,无论刮风下雨,陈辉每天放学后都会把妖妖送到汽车站后自己再步行回家。他们一路谈天说地,抑或沉默不语,虽然谁都没有开口表达爱意,却让所有的情话都黯然失色。

原本这该是个美丽的关系,只是时代的浩劫,让他们再次分离,时过境迁,阴差阳错。这段未果的爱情,终究没能开出幸福的花朵。即便是最后的一场重逢,也成了离人的永殇。

王小波最喜欢的作者(王小波笔下的爱情故事)(4)

是的,《绿毛水怪》不是一个大团圆的喜剧结局,或者说王小波笔下的故事,也难得能寻到几篇是喜剧结局的。可能是他内心世界的悲剧性吧。

可是,这样一个并不圆满的故事,又何以让人荡气回肠得久久无法忘怀?那牵动着读者的情愫又是一种怎样的东西?

我想,大概是回忆和幻想。

王小波最喜欢的作者(王小波笔下的爱情故事)(5)

童年时的无邪亲密,青春期的羞涩爱慕,分离时的追悔抱憾,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小说那这样的经历包装书写、升华凸显。无论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但至少都有所憧憬,于是很容易会在这样的故事里产生联结。

在陈辉的口中,妖妖真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女孩。童年的她叛逆却不失才华,年少的她浪漫而颇具幻想,成长后的她更是坚决果敢而不拖泥带水。

她在少女的羞涩裹挟下不会主动示爱,却把浓浓的爱意通过念诵《青铜骑士》的楔子传达;她不愿哀求爱人随他天涯相伴,却把这份期望留在一张张纸条里;她不会像望夫崖一般地等待,宁愿将这份思念永埋在太平洋的深海海底。

如果非要找一个小说人物来对比,她像是金庸笔下的霍青桐,而比霍青桐更多了一份叛逆和狡黠。

一部作品的优秀之处,不在于把一个故事安排得天衣无缝,讲得面面俱到。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也便在于它在字里行间透出来的种种无法言说的情感。

这种情感,包含在他们儿时用攒下的一百二十五块七毛五购买的二百五十八本书中,包含在陈辉在两年九十四个星期送妖妖走过的两千五百里路上,更包含在妖妖刻在石块上的永别留言之中。

王小波最喜欢的作者(王小波笔下的爱情故事)(6)

时间的沉淀,永别的悲哀,我们能够读出妖妖在刻字时候的哀伤,更能体会到妖妖的离去在陈辉的心里留下的巨大的空洞。以每小时七十里的速度游向了大海深处,陈辉知道,他即便用一生的气力也无法追上妖妖的远去。

这是一部充满着奇异幻想的小说,我们不用去深究绿毛水怪的真实性,毕竟我们不是那个听故事的老王。可如果我们有幸得遇生活中的妖妖,但愿珍惜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