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Gary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许久未在行业发声的好快省,近期以一种不太积极的方式重新进入行业视野。

2月19日,北京法院判审信息网披露聚众网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聚众网通”)与广东好快省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好快省”)民间借贷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根据判决书披露的信息,好快省曾在2018年11月向聚众网通借款600万元,借款期限为2018年11月15日至2018年12月28日,截至2019年10月20日,聚众网通多次联系好快省要求尽快还款,好快省一直未能还款。故聚众网通起诉至法院。

法院判定好快省逾期未还本付息的行为构成违约,故对聚众网通的全部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并裁决好快省返还借款本金 600万元及相应利息。

你以为的34个省(令人唏嘘的好快省)(1)

民事判决书

天眼查信息显示,好快省目前处于在业状态,企业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均为于洪江。公司成立于2011年,融资轮次到B 轮,是汽车后市场耳熟能详的企业。

但是近几年,行业不时爆出好快省陷入现金流压力的传闻,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好快省目前已经“不行了”,前员工透露公司基本处于解散状态。显然,好快省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曾经的知名企业,到如今举步维艰,好快省的变化着实令人唏嘘。

一、多次转型

2011年成立之际,好快省颇受行业人士关注,原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创始人于洪江是原一汽马自达副总经理,团队背景突出;二是好快省获得易车网李斌的天使轮投资,携带资本入场。

成立之初,好快省定位于“社区保养店 大型钣喷中心”的汽修连锁模式,从4S体系走出来的于洪江认为4S体系的售后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独立售后市场潜力更大,意欲从4S体系处分得一杯羹。

到2014年中旬,好快省在广州建立了11家直营保养店、2家大型钣喷中心,前期投入据称超过6000万元。

2014年底,好快省迎来第一次转型,当时牵手国际配件品牌马瑞利,代理运营旗下的马瑞利·捷驶星汽车服务连锁品牌。第二年4月,好快省代理运营德尔福汽车养护连锁品牌,同年6月,代理运营辉门·冠军养护专家连锁。很显然,好快省的模式逐渐从重资产走向轻资产。

2015年,好快省迎来另一个变化,正式进军汽配B2B赛道,从汽修连锁转型汽配服务商。同年9月,好快省汽配商城上线,由易损件切入到全车件流通。

2017年3月,通过提供基于SaaS的客户代运营服务,好快省开始发展会员店。至此,好快省汽配B2B业务的客户主要分为三大类:加盟店,会员店和修理厂。对于会员店,好快省要求每月至少3000元的配件订货需求。

随后,好快省在线下仓储物流和线上系统数据两方面发力,发展重心彻底向汽配业务倾斜。

2018年9月20日,好快省在上海举办题为“新零售·新汽配·共赢未来”的汽配新零售战略发布会,会上提出“云平台 实体店”的新零售模式,可以理解为直营 撮合的结合,并与法雷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遗憾的是,这次较为高调的发布会亦是好快省在公开场合的最后一次亮相。

据公开信息披露,从2011年到2017年,好快省先后完成4轮融资,分别是李斌旗下的易车网独家投资的天使轮,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君联资本、易车网等投资的数千万元B轮,以及上汽创投独家投资的B 轮。

你以为的34个省(令人唏嘘的好快省)(2)

融资历程

多轮融资,也未能避免好快省拖欠贷款的尴尬境地。

二、遭遇困境

事实上,早在2020年3月,疫情爆发一个多月后,当时有好快省员工在公共平台爆料好快省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的情况。

几个月后,2020年中旬,汽车服务世界向一位好快省前高层求证真实情况,对方称:“碰上资本寒冬和疫情,好快省的资金链彻底断裂了,团队基本上已经解散。”同时他确认了供应商欠款的事实。

在此次民事判决书披露事件之后,汽车服务世界继续向广东当地的行业人士了解好快省现状。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很久没有听到好快省的消息,江湖上的声音很少”,这种现象和去年中旬前高层所说的“团队基本上已经解散”不谋而合。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回顾了好快省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从中或许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有些兄弟早期在好快省工作,但已经从那里出来三四年了。”

据介绍,好快省在2012年主要开设快速保养门店,就像如今兔师傅的模式,当时的口号是“勤保养少维修”,可以算作是行业首创。“有的门店一个月进场台次300-400辆。”

可惜的是,到2014年左右,O2O风潮席卷汽车后市场,好快省开始在天猫和京东上线O2O模式,线下转而寻找落地服务商合作。尴尬的是,2015年O2O风潮过去,曾经的直营门店体系已经掉队,O2O模式也难以为继。

可以注意到,2015年1月B轮融资过后,将近三年时间好快省都没拿到融资。体系不牢固、资本在退烧,当时好快省的资金就比较困难。

随后,不管是代理马瑞利等国际汽配品牌,还是进军汽配B2B,好快省走的是运营 供应链的路线,但是这种路线以重带轻,要求一个店长管理多个区域,对人的要求过高,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在这个过程中,好快省还尝试过建立前置仓,采取店长合伙制,同时整合原厂件的技术数据,向汽修门店输出SaaS 技术运营服务,但仍然没有坚持下来。

一位汽修连锁负责人告诉汽车服务世界:“曾经和好快省谈过做前置仓和配件采购,但看下来,没看到成熟的配套服务,担心用的时候得不到支持,所以没谈下来。包括他们做过一个智能修车眼镜,当时觉得太超前了。”

2021年初的疫情或许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一位前员工透露,在疫情不久后的一次公司内部电话会议上,于洪江开诚布公了好快省的现金流和负债情况,当时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多方掣肘

结合好快省的发展历程、种种转型,以及公司内外部人员提供的信息,回顾和反思好快省何以跌宕至此,或许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是资本压力。好快省成立之初就受到易车李斌的投资,但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在前期直营连锁经营尚可,但速度过慢的情况下,一年时间就迅速转型,导致基盘不稳,一直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是路线不明朗。“转型太多,方向飘忽”是很多人对好快省的评价,但汽车后市场是个慢行业,其价值恰恰是在某个点上打穿做透,一直到最后好快省都没找到那个最合适的模式。

三是项目不落地。行业人士对于洪江的评价大多是“理解行业,有眼光”,在某些路线上,好快省确实展现出前瞻性,但具体到落地层面,比如上述提到的SaaS 技术运营服务,就缺少员工落地执行。

四是直营门店不盈利。这一点是好快省早期遇到的问题,也是困扰很多公司的问题,一位前员工描述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总部不放权,店长缺少权利和激励,导致员工吃大锅饭,没有积极性。”

五是团队管理问题。于洪江出身一汽马自达,在好快省内部,不少离职员工形容“国企风格治企”,这会拖慢一家创业公司正向循环发展的步伐。另外,有人形容于洪江比较强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他高层的发挥。

六是资本寒冬和疫情催动。经历早期多轮融资后,2015年资本市场大面积退烧,导致好快省在追求速度却难以盈利的情况下自然而然陷入资金压力,虽然2017年续上B 轮但没能解决根本问题,疫情爆发压垮了一切。2018年的600万贷款拖欠至今也就不足为奇。

事实上,在好快省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闪光点,例如早于兔师傅、百顺等建立快速换油模式,出自技术中心的原厂件技术数据整合放在当下也很有价值,比三头六臂和快准车服更早地布局前置仓……很多动作都比行业早一两年。对此,一位行业人士的形容很有意味:“高瞻远瞩,但是机会主义。”

一位前员工带着惋惜的口吻总结:“回过头看,失败的教训全都有,成功的尝试少了点。做得很早,起势不错,最终失败,确实挺感慨。”

四、后记

历史的意义往往不在于批判,而在于反思和借鉴。

创业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好快省一路走来将近十年,已经很不容易,在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记录和反思好快省必然不会毫无意义或价值。

一方面,好快省的经历再次揭示了汽车后市场的特性,那就是行业没有捷径可寻,唯一的路径就是在某个点上不断深耕建立护城河,再以此向外延伸和迭代。

另一方面,即便模式再好,如果无法建立核心团队,无法通过运营实现项目落地,那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方向是对的,但越陷越深。

所有的道路都是靠双腿走出来的,而非凭空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