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燕平 实习生 郭康

今天一早,建德产鸡蛋收购价每斤回落一毛钱,为6.2元/斤。之前,鸡蛋收购价已连创历史新高,6.3元/斤的收购价已持续了五天时间。

从9月1日建德鸡蛋收购价创下6元/斤的历史新高以来,鸡蛋价格就一直处于高位,并一路涨至6.3元/斤。而在往年,鸡蛋收购价和零售价往往在8月底处于一年之内的最高点,之后就会逐渐回落。

小时新闻记者逛了多个农贸市场内,发现经营户普遍不敢提价,目前普通鸡蛋零售价全部卖7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鸡蛋价格居高不下呢?

今天鸡蛋价格行情及走势(鸡蛋收购价迭创历史新高)(1)

普通鸡蛋卖到7元一斤

经营户坦言不敢再提价

“普通鸡蛋卖7元一斤。这个价格已经卖了一个多月了。”今天中午,记者来到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已经卖了30多年鸡蛋的老板娘告诉小时新闻记者,“进价6元一斤的时候,我们零售价就卖7元了;现在进价已经涨到6.5元了,还是卖7元。不敢再涨了,7元一斤鸡蛋已经蛮贵了,再涨没人买了。”

屏风街农贸市场、凤起农贸市场、艮山农副产品市场、浙江中河农贸市场的普通鸡蛋零售价也全部卖7元一斤,这一零售价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短的二三周,长的一个多月。

今天鸡蛋价格行情及走势(鸡蛋收购价迭创历史新高)(2)

“我是昨天刚去进的货,195元钱一箱,每箱30斤,折算后是6.5元一斤,如果算上磕碰损耗等因素,实际上成本要6.7元到6.8元一斤了。”艮山农副产品市场内,鸡蛋经营户陈师傅说。

“我们市场内面对面有两家鸡蛋经营户,有竞争,所以我也不敢涨价,不然没生意了。现在这个鸡蛋价格,确实不便宜了,以前这个季节,蛋价都回落了。”陈师傅说。

7元一斤的零售价,刚好平了杭州历史上普通鸡蛋最高零售价,但像今年这样在7元高位维持这么久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2014年8月下旬,记者采访浙江中河农贸市场和万寿亭农贸市场时,鸡蛋零售价曾达到7元/斤;2019年8月下旬,浙江中河农贸市场鸡蛋零售价再次卖到7元/斤。但当时这一零售价仅仅维持了短短几天时间,之后零售价就逐渐回落。

除了普通鸡蛋,其它鸡蛋零售价也均在上涨。在万寿亭农贸市场,白壳鸡蛋的零售价为9元一斤,屏风街农贸市场白壳鸡蛋零售价为9.5元一斤。而一个多月前,白壳鸡蛋普遍卖7.5元至8元一斤。经营户解释,普通鸡蛋是大家俗称的洋鸡蛋,白壳鸡蛋为本鸡蛋。

今天鸡蛋价格行情及走势(鸡蛋收购价迭创历史新高)(3)

鸡蛋收购价屡创新高

成本上涨是主要原因

虽然最近一个多月零售价一直没涨,但自9月份以来,鸡蛋收购价则是一路上涨并屡创历史新高。

9月1日,建德产鸡蛋收购价达到6元/斤,超过2017年8月下旬5.95元的收购价,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之后,9月10日至10月9日的一个月时间,收购价有所回落,但从10月10日开始,蛋价再次上涨,10月11日收购价达到6.05元,10月12日涨至6.25元,10月13日涨至6.3元。

产地收购的建德鸡蛋,运送到杭州市场要0.15元/斤的运输成本,从市场批发户卖到零售端的农贸市场经营户,再增加0.15元左右的成本后,就是经营户的进价。

一位从事了40来年鸡蛋批发生意的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本轮鸡蛋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是蛋鸡的养殖成本上升。”

蛋鸡的饲料主要由豆粕和玉米组成。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行情显示,今天豆粕主力合约收盘的价格为4003元/吨,比昨天下跌108元一吨,几天前最高曾达到4196元/吨,而今年初的时候为3100多元/吨,2020年1月初的低点只要2488元/吨。也就是说,与年初相比,豆粕涨幅达到三成左右,与疫情之前相比涨了六七成。

今天鸡蛋价格行情及走势(鸡蛋收购价迭创历史新高)(4)

玉米主力合约今天收盘报2855元/吨,今年初在2600元左右/吨,2020年1月初的低点只要1800元左右/吨。与年初相比,玉米涨幅为一成左右,与疫情前相比则涨了五六成。

今天鸡蛋价格行情及走势(鸡蛋收购价迭创历史新高)(5)

“现在鸡蛋光是养殖成本就达到了4.5元一斤。”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而几年前记者采访建德养鸡户时,养殖成本普遍在3.2元到3.4元一斤,前两年养殖成本基本上也就3.8元到4元一斤。如果算上人工成本和蛋鸡场的投资成本,鸡蛋的成本就更高了。

另外,从供需矛盾看,往年8月下旬的时候,一方面因为天气炎热蛋鸡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大专院校、中小学陆续开学需求量大增,食品加工行业加工中秋月饼等也增加了鸡蛋需求,造成供需矛盾紧张,因此往往是一年中蛋价最高的时候。

而今年一方面是鸡蛋养殖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相对于其它许多蔬菜、猪肉等,鸡蛋价格还是便宜的,因而对鸡蛋的需求上升,供需相对平衡对蛋价形成了较好的支撑。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最近鸡蛋价格居高不下,不排除有资本炒作的因素。他判断,接下来蛋价很有可能逐渐回落。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