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身体健康,就得使身体保持碱性环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酸碱体质是伪科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酸碱体质是伪科学(信了多年的酸碱体质)

酸碱体质是伪科学

“想要身体健康,就得使身体保持碱性环境”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都是酸性体质惹的祸。”

“想抗癌,多吃碱性食物!”

相信以上的这些话,大家生活中一定听得不少,朋友圈、家庭群也转过不少。总感觉,生活当中的所有病,都总能够以一句“酸碱体质”来概括。那么这个“酸碱体质”究竟是真还是是假?最近终于有了定论。

罗伯特欧阳——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曾经一口气写过4本酸碱体质的概念书。但是就在11月2日,美国圣地亚哥的法庭下了判罚,罗伯特欧阳被罚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昔日所谓的理论大师当庭认罪,其一直推崇的“酸碱体质”说法自然也是一堆谎言。

这样的伪科学,为什么能够欺骗人们那么多年?

究其理论本身而言:相比于其余复杂的医药学知识,酸碱体质理论来得更为通俗易懂。但是更为关键的是,近年来,不少的医生,甚至某些科普类书本也为其做过“推荐”。

例如,新世纪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当中就曾经这么写道:“相对而言,呈酸性体质的人力量较弱,手足经常发凉,易患感冒,伤口不易愈合。因此,我们应注意调节饮食结构,平衡食品的酸碱性。”

社会上不严谨的科学传谣,再加上不良商家为了宣传所谓的保健品,而大肆宣传“酸碱理论”,令到这一伪科学得以“一传十、十传百”。在这一大环境下,普通市民想要分清其理论的真实性,那真是难上加难。

这一伪科学,它到底“伪”在哪里?

其实食物的本身,真的有酸碱之分,常见的酸性食物有猪肉、鸡蛋、鱼等;而常见的碱性食物多为水果、蔬菜、坚果等。

但是食物本身的酸碱度,和我们人体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关系。人体自身是拥有一套强大的生理缓冲系统,会使得机体的酸碱度一直维持在7.35-7.45之间,所以你无论是吃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都足以改变人体自身的酸碱度。

所以,那些妄想通过调节人体酸碱度而达到抗癌效果的保健品,都只是“坑钱”的手法,以后真的别再信了。此外,对于那些长期鼓吹这一伪科学理论的专家们,也是时候掀开他们的真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