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石榴花用处(喜欢沾花惹草的宋朝人)(1)

花卉

中国人喜欢吃,善于吃,更善于用一些意想不到的食材烹饪。花卉这种普遍存在的观赏性植物,也被聪明的中国人用于烹饪,造就了许多以花卉为食材的美食。中国人“吃花”的历史已经存在几千年之久,无论是在屈原的《离骚》还是《楚辞・九歌》中都有关于食用花卉的记载,就更别提《本草纲目》这本书了,这几乎就是一本“吃花大全”。

花卉再怎么好吃,但离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食物还是相去甚远,毕竟不能裹腹,当成食物实在是差了点,除了入药以外,花卉在餐桌上的最大作用也就是调味与点缀的功效。但花卉与一些传统的饮料结合在一起,居然产生了十分神奇的化学作用,形成了我们中国人独有的“花卉入饮”文化,花卉入饮虽然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但真正发扬光大的还是在大宋时期,可以说宋朝才是“花卉入饮”的巅峰!

宋朝人为何喜欢“沾花惹草”?

1、文人骚客的推崇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宋朝时期的经济文化都达了中国历史的前列,尤其是文化,这一时期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文化名人,三苏、王安石、欧阳修等等,而正是因为这些文化名人的倡导与宣传,才令“花卉入饮”得到了重要的发展。无论什么朝代,这些文人都是当时的意见领袖,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们竞相模仿,他们所倡导与推广的事物,必定是当时的时尚与潮流。

民间石榴花用处(喜欢沾花惹草的宋朝人)(2)

名人苏轼

文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花卉入饮”?自古以来文人大多数是清高的,清高的人自然就会做出一些清高的举动,话句话来说就是:我是文化人,是高人一等的人,吃的喝的怎么能跟寻常百姓一样?而文人雅士们一向认为“食花如花,花容体香“,他们认为花卉是有灵气的。且不说花卉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所谓的灵气,就是散发出的幽香就能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些文人在喝酒时,饮茶时都会加上一些花卉,就能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于是乎,上行下效,花卉入饮就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2、佛教素食主义传播

众所周知,宋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巅峰,仅从寺庙的数量来说,是历代之最,而佛教倡导的素食文化,更为花卉入饮创造出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僧人们是不能喝酒的,但是可以喝茶,而僧人们对自己的口气十分的在意,他们认为,每天对着佛祖念经,有口气是对佛祖的不敬,如何去除口气呢?除了绝对不能吃“佛门五荤”以外,通过喝茶来清除口气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而在茶水中加入时令花卉就更能“口吐莲花”了。

因此僧人们想尽办法收集花卉,用独特的方法晒干,收藏,无论是自己喝茶,还是接待来客都要加入一点花卉。人们对佛祖的崇拜,对高僧的敬仰,导致学习僧人们的一言一行,饮食习惯,这样一来“簪花习俗,以花入茶”就随着佛教的盛行而传播到全国各地,花卉入茶,蔚然成风。

民间石榴花用处(喜欢沾花惹草的宋朝人)(3)

3、宋朝接过大唐的衣钵,养花技术更胜一筹

经过了大唐时期的繁荣,万国来朝,这些异乡来客带来了全世界各地的花卉种子,但是这个时期花卉种植还处在萌芽期,并没有形成产业,宋朝接过了大唐的衣钵,把花卉种植发扬光大,花卉种植在宋朝时期达到了鼎盛,不仅花卉的品种日益增多,产量也大大增加。一些名贵的花卉,比如牡丹、菊花之类的花,动不动就上千亩的种植,花匠们的种花水平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水平。

花卉的产量如此巨大,一方面是因为宋朝时的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还算不错,物质生活满足了,人们自然向往精神生活。五颜六色、美艳动人的花卉就成了人们欣赏美好事物的首选。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花卉可入食,花卉可入饮。

南宋隐士林洪,在山林里隐居的时候,闲暇之余写了本菜谱《山家清供》。这本菜谱除了记载了许多以松花、栀子花、梅花、菊花、荼蘼花、芙蓉花、桂花、牡丹等花卉为原料的佳肴以外,更多的是教大家怎么“花卉入饮”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梅花茶、汤绽梅、梅花酒这三样了。如果是在宋朝之前的朝代,即便是有《山家清供》这样上品的食谱,也没有办法做到宋朝时这样大规模的花卉入食,花卉入饮,为什么?花卉的产量远远跟不上需求。

民间石榴花用处(喜欢沾花惹草的宋朝人)(4)

山家清供

宋朝人是怎么 “花卉入饮”的?

1、三两朵下酒小酌

其实这就是“喝花酒”最早的雏形,在宋朝时,这“喝花酒”还真的就是喝掺有花的酒,文人雅士,士大夫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喜欢喝与众不同的花酒。为了迎合这些所谓成功人士的喜好,宋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善于制作花酒的工匠。明朝宋诩在《竹屿山房杂部》中写道:“酒性与茶性同能逐诸香而变”,而宋朝时的匠人们早就开始利用酒能吸香的特性,用各种香花熏制各种花香型的香酒,梅花酒、桂花酒、桃花酒,只要你能想的出名字的花卉,都能制作出与之相匹配的花酒,真可谓是“万花可入酒”!

而且这些工匠们也不吝啬,把这种独特的制酒工艺广泛传播。制作方法根据各人的能力与爱好可繁可简。复杂的就不去说它了,《调鼎集》中记载了一种“花酿酒”,制作方法非常简单,“采各种香花,加冰糖、薄荷少许,入坛封固,一月可饮”。好喝的酒还不难制作,在这种情况下,“花卉入酒”的这种组合想不风靡全国都不行。

而文人们的制作方式更为“文艺”,苏东坡自己就能酿制一种“松花酒”,这位大文豪的制酒方式是松花粉与蒸饭和之,密封后发酵得酒。味道如何,现在的我们是不得而知了,但苏东坡颇有点“老王卖瓜”的感觉,把自己酿的酒称为是“仙酒”,还做了首诗来臭美:松花酿仙酒,木客馈山飧。松花酿仙酒,木客馈山飧。我醉君且去,陶云吾亦云。除了苏文豪以外,还有许多文人名士都喜欢喝“花酒”,篇幅有限,小编就不多介绍了。

2、花卉与茶的绝配

如果说花卉与酒是一种完美的组合,那花卉与茶简直就是绝配!多少文人雅士对这个组合赞口不绝。宋代文人陆游就写过:速宜力置竹叶酒,不用更瀹桃花茶。这样的诗句,根据小编的不完全统计,仅宋代关于花与茶的诗词就有100多首,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

民间石榴花用处(喜欢沾花惹草的宋朝人)(5)

花与茶

相对于“花酒”,花茶的流传更为普遍。人们都说花有花语,茶有茶言,茶与花是一场浪漫的邂逅,这当然是一种比较文艺的说法,从历史渊源来说,茶与花还真的是有相当的缘分。前面已经说过了,宋朝时鲜花的种植达到了鼎盛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茶叶在中国的巅峰时代,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最活跃的朝代。虽然唐朝出了位“茶圣”陆羽,但在他的时代却没有迎来茶文化的高峰,直到宋朝茶文化才开始盛行。可以说宋朝的繁荣,给茶与花卉的完美邂逅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机遇!

宋朝的茶博士们发明了花卉入茶的各种组合方式,第一种是用花香来薰茶,茶叶吸收了浓烈的花香以后,在沸水中慢慢的绽放,花香茶香相得益彰,第二种就是把花卉与茶叶一起烘培,干燥,不仅在味道上兼两者之长,在视觉上也是一种享受。不同的花卉配不同的茶,有些花卉,比如茉莉花的香气实在过于浓郁,非常容易遮盖住茶叶原本的香气。宋朝的茶博士们经过反复的试验与尝试,才找到了茉莉花 龙井的完美组合,因此我们现在都要感谢宋朝那些茶博士们的努力,正是因为这些匠人,我们才能享受到如此上品的花与茶。

3、花卉与汤、药的相辅相成

严格来说汤也是一种饮料,可以热饮,也可以冷饮,酸梅汤就是一种喜闻乐见的饮料。花卉入汤可以说更多的是从花卉药用角度出发的,而不是气味与味道。宋朝是中医发展的黄金年代,一些药用价值极高的花卉,比如荷花、芍药、金银花等花卉,经常作为中药加入到中医们的药房中。宋朝的百姓们就想着把这些花卉加入到自己的食谱中去,有病治病,没病也可以防病,横竖吃着也没有什么坏处。

其实花卉们的细胞壁是非常脆弱的,传统的烹饪方法会造成花卉的药用成分大量流失,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煲汤”,于是市面上就出现了一大批花卉入汤的精品佳作,虫草花百合煲鹧鸪、金银花炖鸽子等,尤其是岭南一代的凉茶,有一些凉茶完全没有“茶”的成分,完全是用药用花卉熬制成的“茶汤“。花卉与汤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汤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花卉的药用成分,而花卉也改善了汤的口感与层次,是非常务实的一种搭配。

民间石榴花用处(喜欢沾花惹草的宋朝人)(6)

但相比前面两者,花卉入汤的普及率很低,在宋朝的花卉入饮方面来说,也算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了,是花卉入饮的一种不得不提的方式。

总结

宋朝的的经济繁荣与强盛,带动文化创新的不断进步,为花卉入饮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使得这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领域依然能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既能入诗入画,也可煲汤烹茶。而匠人们的智慧与经验也通过花卉入茶这种独特的方式,随着历史的积累,文化的沉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在岁月的长河中久而弥笃,其味无穷。

参考文献:

1、《离骚》

2、《楚辞・九歌》

3、《本草纲目》

4、《山家清供》

5、《竹屿山房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