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满庭芳 改革创新砥砺行——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交出“四年答卷”

曹光明 吴晓强

改革创新继往开来(春华秋实满庭芳)(1)

  蓬勃发展的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

改革创新继往开来(春华秋实满庭芳)(2)

  胜伟牧业“碱地黑牛”。

改革创新继往开来(春华秋实满庭芳)(3)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改革创新继往开来(春华秋实满庭芳)(4)

  位于寒亭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星光不负追梦人,使命担当催奋进。

  在物阜年丰的惠泽中,在春华秋实的芳香里,在开拓创新的征程上,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迎来了批复建设四周年。

  2018年8月31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潍坊国家农综区”),由农业农村部等20个部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潍坊市具体组织实施,定位打造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区、农业科技创新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年来,潍坊国家农综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部省市要求,聚焦“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形成样板”工作目标,坚定扛起主体责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大胆闯、勇于试,持续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提供新样板、新经验,农综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优化机制整合资源,汇聚强大工作合力

  来到潍坊国家农综区,所见所闻令人振奋: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东亚畜牧交易所、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等“国字号”甚至国际级发展平台和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建设;

  正大集团360万只蛋鸡与国际蔬果智慧产业园、新希望六和年出栏300万头生猪、胜伟集团10万头“碱地黑牛”、先正达集团中国种子创新中心、中国国机集团智慧农机,全国农机实验室和鉴定试验场以及中粮、中地海外、北大荒等一批世界500强或农业龙头企业投资的项目等,正在加快落地步伐;

  ……

  这些场景背后,是一股部省市三级凝聚起的巨大推动力量:建立完善联合工作机制,实现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不断汇聚各方力量,优化整合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要素,综合保障坚强有力。

  据潍坊市副市长,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党组书记、主任滕双兴介绍,农业农村部将农综区建设纳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建立部省市联合工作机制,连续3年在潍坊举办三方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瓶颈,推动农业开放发展相关政策、国际性论坛展会、农业外事活动以及项目、平台、资金向山东和潍坊国家农综区倾斜,确定在潍坊搭建国际粮食减损研发交流平台。山东省成立分管副省长任组长,12个部门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农村厅。潍坊市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财税、土地等政策支持,撬动80多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农综区建设。

  抢抓战略机遇,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2020年8月,收到企业反映韩国欲将进口泡菜纳入HACCP强制认证管理信息后,潍坊海关依托在潍坊国家农综区设立的全国首个食品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迅速研判,提出对策。

  “一是请求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认证时间,二是推动中韩双方实现HACCP认证互认。经过持续努力,在2021年7月的WTO/SPS80次例会上,中韩双方达成互认共识。此举以山东为例,国内认证机构对全省66家企业采取国内现场审核,预估节省费用960万元以上。”潍坊海关关长王波说。

  近年来,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潍坊国家农综区抢抓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RCEP、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倡议,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构建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开放发展格局,打造农业开放发展新高地。

  高质量“引进来”成效明显。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引进并落地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正大360万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和国际一流的正大国际蔬果智慧产业园,打造农业开放合作样板。落地建设中日韩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粮谷驿路粮食加工、中国—乌拉圭肉牛产业“双国双园”等国际园区,打通了境内外农业产业链,年可实现粮食进口加工200万吨、进口活牛3万头。

  高水平“走出去”实现新突破。成立潍坊国家农综区外向型农业企业优质品牌联盟,首批成员单位322家,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创新,推动20多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研发中心或产业园,位于巴基斯坦、加纳、塞内加尔、尼日利亚等地的海外农业园区加快建设,打造农业对外开放新高地。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荷兰、日本等国家投资布局,收购了荷兰贝尔亨蔬菜育种农场,开展高端蔬菜生产、人才培训与种业研发。

  国际合作再开“新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创新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云上博览会、中日现代农业产业对接交流洽谈会、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等高规格商贸活动,持续提升农综区国际影响力。

  勇于先行先试,争做改革创新“试验田”

  作为《齐民要术》诞生地、“三个模式”发祥地、农业产业化发源地,潍坊本就是一片创新的沃土,先行先试没有现成经验、固定模式可循,潍坊国家农综区作为全国唯一的以农业为特色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勇立潮头敢于创新,改革创新“试验田”里结硕果。

  全球首创重要农产品全链条标准化模式。潍坊国家农综区主动引进国际标准、推行国家标准、研发“潍坊标准”,做到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用标准化来提高农产品品质,培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硬实力”,完成了从“跟跑者”“并跑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建成运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和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收集国际标准化组织等4个国际组织及国内农业食品标准管理部门的2500余项蔬菜相关标准文本,构建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在世界上首创5项蔬菜全产业链行业标准,潍坊“蔬菜标准”已输出到全国27个省(区),生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标准规范在60余家企业推广应用。

  创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改革。在全国首创“出口种植养殖基地监管社会共治”改革,率先试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审批改备案”改革,实现进出口食品“即报即放”、鲜活农产品“即验即放”。建立全国首个食品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先后助力生姜、蒜薹、柿饼等7种特色农产品拓展欧美等20余个国际市场。建成运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潍坊配送分中心,推动更多山东优质农产品占领国内高端市场。2021年,潍坊农产品进出口完成170.8亿元,在疫情形势下逆势增长11.2%。今年上半年,全市出口农产品64.3亿元,同比增长10.1%。

  创新设立功能示范区加快全域农综区建设。持续完善全域农综区规划布局,在安丘、诸城、寿光创新设立“潍坊国家农综区开放发展示范区”“潍坊国家农综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潍坊国家农综区蔬菜种业创新示范区”。发挥安丘农产品区域品牌和标准化建设优势,加快推进国际农产品供应链融入、出口食品农产品监管模式创新、国际贸易通关便利化制度创设,形成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研发、出口的全产业链;发挥诸城农业产业化起源地和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优势,建设农综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和畜禽屠宰标准制定,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寿光全国最大的种苗繁育基地、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建设农综区蔬菜种业创新示范区,放大蔬菜种业优势,搭建国际育种交流平台,助力农综区打造全球“种业硅谷”。

  突出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夏收,在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10万亩托管麦田喜获丰收。“控制中心一台电脑唱主角,收割机、打捆机等300多台(套)机械大显身手。”青阜农业综合体负责人孙德东说,“从土壤改良,到全程机械化,科技让盐碱地变成‘吨粮田’。”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近年来,潍坊国家农综区狠抓平台建设、种业创新。目前,潍坊的种业企业数量已占山东的一半,先后自主研发蔬菜新品种167个,国产蔬菜种子市场占有率提升到75%;2021年潍坊农业总产值达到1183.5亿元,居山东第一。

  搭建“国字号”创新平台。突出设施农业、耐盐碱抗逆生态农业、功能性食品等特色优势,落地建设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国字号”平台,设立36家农业类院士工作站,获批建设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智慧大棚,应用发明专利120多项,蔬菜佩戴上传感器,潮汐灌溉、巡检病虫害等用上机器人,破解了蔬菜大棚夏季高温期不能生产的行业难题。

  种业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聚焦种业“卡脖子”技术,成立种业科技创新联盟,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农综区现代种业研究院,引进荷兰、韩国等国家的先进育种技术和人才,建立“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开展协同攻关。先正达等25家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达成入驻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意向。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成功培育出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的玉米新品种,成功破解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不能兼容同一种除草剂的“卡脖子”难题。潍坊自主研发的高密“菲达6号”、潍坊农科院“潍麦12”、昌乐县“好日子6158”等小麦新品种填补我市近20年来没有小麦新品种空白。

  推动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动力

  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潍坊国家农综区聚焦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建设,注重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打造一批融合发展新业态。挖掘乡村多种功能,打造安丘农谷、薰衣草小镇、东篱田园综合体、袁隆平海水稻小镇等多种复合业态。组建山东省首个预制菜产业联盟,发布全省首批蔬菜类预制菜团体标准,启动建设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着力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培育一批融合发展主体。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和产业化联合体“双十”培育计划,发展壮大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诸城外贸、得利斯等“链主”企业,落地建设总投资300亿元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际食品产业园、农综区国际博览园等重点产业园区,打造集创新研发、展示交易、国际合作等于一体的全链条业态聚集区。

  有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建成山东唯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交易鉴证+抵押登记+政策担保+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不良资产处置”的农村产权交易融资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力,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超145亿元。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国家试点,715.5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实现历史性突破。探索农村产权金融化改革新模式,盘活农村土地、大棚等“沉睡”资源,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活力,被评为2021年潍坊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探索畜禽活体抵押融资新机制。首创性开展畜禽活体他项权抵押登记业务,颁发全国首张《畜禽活体所有权他项权证》,创新活牛抵押融资新模式,实现畜禽活体成功抵押贷款,进一步拓宽了畜禽业抵押担保范围,解决了畜牧养殖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已有1000头活牛开展抵押,发放贷款3000万元。

  聚焦“三大定位”,为农业开放发展再立新功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今后,潍坊国家农综区要在部省坚强领导下,大胆闯、勇于试、走在前、开新局,进一步聚焦‘开放、创新、融合’三大定位,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强化科研攻关、培育优势产业品牌、持续深化改革,努力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再蹚新路、再立新功。”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专职副主任王勇说。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打造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区。主动融入服务“一带一路”、RCEP等国家战略倡议,引进和培育发展一批跨国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综区巴基斯坦、加纳现代农业产业园,塞内加尔花生产业园,尼日利亚阿布贾农业产业园等海外园区挂牌运营。依托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组建国际蔬菜标准化产业联盟,推动农产品标准国际互认。高标准举办9月份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和11月份国际智慧农业博览会,高水平搭建国际粮食减损研发交流平台,向世界农业提供“潍坊模式”“山东经验”“中国智慧”。

  ——持续强化科研攻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区。突出抓好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以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引导更多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向农综区集聚。依托袁隆平海水稻小镇、润柏农业、胜伟牧业等项目,在海水稻、耐盐碱花生、“碱地黑牛”等相关的盐碱地农业技术上攻关突破,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打造优势产业品牌,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创建中国(潍坊)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广泛吸引国内外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打造“国际食品谷”。争取农业农村部支持建设全国农机鉴定中心试验场,吸引全国农机上下游企业向农综区集聚,打造“中国农机谷”。做大做强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引进先正达等国际知名种子企业入驻,打造“中国种子谷”。高标准建设预制菜核心产业园区,搭建预制菜产业大数据平台,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争取各方支持,推动农综区更好更快发展。争取农业农村部等部委支持,再出台一批支持农综区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与相关自贸区的联动协同发展。

  文:曹光明 吴晓强

  图:张夕斌 刘绍强 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