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首条线路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于2019年12月29日开通试运营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38座开通地铁的城市1号线里程总长21.719千米,共设车站20座,同时在建的2号线也预计在2020年10月初试运营地铁是惠及千家万户生产生活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建成后将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城市合理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及准点可达性目前呼和浩特市正在为轨道交通二轮建设做前期的报批准备工作,不远的将来我们呼和浩特的轨道交通将更加便捷,还有新机场的建成将同步配套建设机场快轨,将来我们可以乘坐机场快轨到新机场坐飞机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呼和浩特地铁应用了哪些黑科技和地铁知识是你不知道的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呼和浩特地铁还在运行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呼和浩特地铁还在运行吗(呼和浩特的地铁到底有多牛)

呼和浩特地铁还在运行吗

呼和浩特首条线路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于2019年12月29日开通试运营。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38座开通地铁的城市。1号线里程总长21.719千米,共设车站20座,同时在建的2号线也预计在2020年10月初试运营。地铁是惠及千家万户生产生活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建成后将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城市合理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及准点可达性。目前呼和浩特市正在为轨道交通二轮建设做前期的报批准备工作,不远的将来我们呼和浩特的轨道交通将更加便捷,还有新机场的建成将同步配套建设机场快轨,将来我们可以乘坐机场快轨到新机场坐飞机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呼和浩特地铁应用了哪些黑科技和地铁知识是你不知道的呢?

一、地铁列车

1、制造商

先说说呼和浩特地铁列车,列车的制造商是中车长客(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国中车是2015年由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重组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2、车型及材质

地铁1号线车辆采用B型铝合金车体,每列车共六节车厢,四动两拖,最高时速达每小时80公里,最大载客量为2062人。该款列车是目前国内最轻的铝合金地铁车辆,在相同强度下,列车重量较常规的不锈钢车体更轻,列车重量比合同要求减轻了10吨,大大降低列车运行的能耗,减轻轨道与车辆的磨损,符合绿色出行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

3、空调

地铁1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单空调机组的设计方案,针对内蒙古地区温差较大的气候特征,空调机组采用新风装置、变频控制等先进技术实时调节温度,可以根据载客量调节风量,既可以使乘客享受人性化的乘车体验,还可以节省20%的能耗,使列车成为草原上的节能先锋。

4、节能

首先空调采用了变频技术,可根据载客量调节风量节省20%的能耗,其次针对地铁列车运行具有站间运行距离短、运行速度较高、起动及制动频繁等特点,轨道交通公司组织设计单位对设置再生制动能源吸收装置进行反复研究,为地铁 1、2 号线引入了中压能馈技术方案,实现了再生制动能源的再利用,减少了车载电阻,并取消了无功补偿装置 , 不仅节省了投资成本,而且有效减少车辆重量。可以把牵引能量的40%反馈回接触网继续使用,大大节约了后期运营用电成本预计 10 年内可回收投入成本。

5、智能运营及维护

智能运营及维护是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应用智能化的网络控制系统,列车可实时获取牵引、制动、空调、车门等关键系统的运行状态,并直接以图形和报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仿佛有多位系统专家随时诊断列车的运行状态,实现对车辆的全程跟踪及实时预警,并且可以为车辆检修维护提供大数据支持。黑科技“新一代无触点逻辑控制系统(LCU)”的应用,也可以有效的提升车辆的安全冗余,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可靠性。

二、信号系统

地铁列车的驾驶模式比较常见的有ATO:列车自动驾驶;ATPM:在ATP监督下的人工驾驶模式;NRM:非限制式人工驾驶模式。

呼和浩特地铁信号系统采用ATO无人驾驶技术,通过天眼技术等设置,可实现地铁列车无人驾驶控制。起到节省人力,并精准控制列车到发的功能。

三、检修

1、采取接地可视化技术

针对地铁设备需经常夜间停车检修,接触网验电、挂拆地线需要作业人员多、耗时长等问题的实际,组织设计单位反复研究, 确定呼市地铁1、2 号线采用接触网可视化接地装置,在系统监控范围内完成接触网停电后验电、接挂、拆除接地线等工作,不仅保证接触网作业人员的安全, 也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2、智能巡检机器人

轨道交通公司智能巡检机器人科研项目被称为“奔跑的兔子”,基于解决目前地铁隧道巡检的状况和面临的诸如:巡检只能在空窗期进行, 巡检结果完全依赖人工判断,各种检测设备数据离散,巡检工人工作环境恶劣,人员需求量大, 成本高、招聘困难,面对突发事故,无法及时探查隧道内实施状况等制约地铁隧道巡检的现实问题,是轨道交通公司为呼和浩特市地铁安全高效运营进行的又一高科技实践探索。

据悉,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实施隧道检测、监控、预警;可以与地铁原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融合,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全自动巡检;检测项目由人工评价升级到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辨识和评价;可以将静态、离散、碎片的检测信息整合为动态、实时、三维的直观信息。随着该项目的推进,势必会为呼和浩特市地铁的智能化建设增添新动力。

三、全球首家使用城轨云解决方案的项目

呼和浩特城轨云解决方案是基于“用5G、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地铁运营生产、企业管理、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服务”理念,为轨道交通从设计、建设、运营全环节搭建智慧云平台,实现信息化业务全覆盖及统一运维管理、安全管控。从2016年4月提出理念至今,按照“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测试先行、确保可靠”的原则,将科技创新“保安全、要效益、提效率”的理念贯穿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始终,用了近三年半的时间,在呼和浩特地铁控制中心完成呼和浩特城轨云平台部署,包括生产中心云平台、灾备中心云平台、站段云平台三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已初步成型,意味着即将进入试运营阶段的呼和浩特首条地铁具有了“云智慧”、新能量。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表示,呼和浩特城轨云项目的效益可观,可提升资源利用率50%以上,节省前期投资40%左右,节省人力成本30%以上,利用基于“网间隔离、网内防护”的安全体系,提升整个平台安全性80%以上,通过主用中心、灾备中心以及车站云节点三重保障机制,提升业务服务可靠性50%以上,这不仅给自身的建设、运营带来显见的效益,其科研测试成果及详设方案也为行业信息化标准落地做出巨大贡献。

2016年初,刚刚开工建设半年,呼和浩特地铁就超前提出并开始践行“云计算 城轨”的发展理念,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地铁运营生产、企业管理、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服务。从设计、建设、运营全环节搭建智慧云平台,实现信息化业务全覆盖及统一运维管理、安全管控。

华为是该项目云解决方案提供商,前期除在华为公司苏州OpenLab城轨生态实验室与业界20 主流业务厂家进行了多阶段,多批次,长时间的测试外,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也搭建测试平台,按照项目实际需求进行全仿真模拟测试。

同样在今年四月份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已实现了移动5G网络的全覆盖。

四、车辆段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呼和浩特地铁一号线三间房车辆段,三间房车辆段占地约543亩(约428666 平方米),这个占地面积比北京新机场线磁各庄车辆段还要大127666平方米,相当于50个足球场大小内含21个建筑单体,是兼具地铁列检、维修、保养、物资储存、人员培训教育等多功能综合基地,其中,联合检修库具备列车检修又兼具组装的车间,在全国地铁建设中也首屈一指,2号线最近过轨调运的6列车就是在这个车辆段组装完成,检修库里共有27台电动起重机,承担车辆组装新造、部件检修吊装等任务。其中两台20顿双梁电动起重机承担车辆的组装新造业务。这也就是为什么1、2号线新华广场站地下有联络线的原因,一是为了将新组装的列车调运到2号线车辆段,二是喇嘛营车辆段是没有起重机这种特种设备,无法完成吊装检修任务,2号线列车的吊装大修将来会在窗口期通过联络线开往三间房车辆段进行。没有联络线,这样就很麻烦了,列车需要拆解、吊装、再通过公路运输。而且联络线是单线,基本是在非运营时间使用,并不能像大家想象的那样,2号线的车在新华广场拐个弯跑到1号线上运营了。当然这个联络线在其它城市的地铁线路上也有,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车辆段是综合检修基地,列车的大修都是需要通过联络线来实现过轨的。

现在你是不是对我们呼和浩特的地铁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地铁是不是很先进?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