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最新发展规划(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发布)(1)

永定河首钢段

人民网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鲍聪颖)2月13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市发改委等发布《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简称“行动计划”),并进行解读。《行动计划》显示,未来新首钢将打造成“一轴、两带、五区”。首钢始建于1919年,到今年整整百年,此次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将为新首钢开启新的百年。

不搞大拆大建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简称“新首钢地区”)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两侧,范围涉及“三区一厂”(石景山区、丰台区、门头沟区、首钢集团),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其中首钢主厂区总用地约7.8平方公里。

首钢最新发展规划(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发布)(2)

空中廊道

《行动计划》显示,新首钢地区整体空间结构为“一轴、两带、五区”:一轴为长安街首都功能轴;两带为永定河生态带、后工业景观休闲带;五区为冬奥广场区、国际交流展示区、科技创新区、综合服务配套区和战略留白区。目前,北京市政府已审议通过首钢北区、东南区详细规划,首钢南区规划成果正在修改完善,即将上报审批。首钢北区及东南区控规优化累计减量74万平方米。

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首钢钢铁业整体搬出首都。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北京冬奥会单板大跳台项目竞赛场地等相继落户新首钢地区。

首钢最新发展规划(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发布)(3)

秀池改造

《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推进长安街西延长线城市设计进程,落实建筑风貌、道路景观等方面要求,融入冬奥元素,展示大国首都形象。提升永定河两岸生态风貌,重点改善冬奥广场片区和群明湖、秀池面貌,营造山水融城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首钢园区,将运用城市织补理念,以新旧空间对比延续首钢“素颜值”工业之美,展现石景山“绿颜值”独特魅力,强化石景山色、绿色长安街、永定河滨、高炉雄风等山、水、工业遗存共生的城市风貌。

在此基础上,新首钢地区将坚持减量双控,推动控规编制的“多规合一”。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以保定建”。其规划总用地规模为776公顷,南区规划战略留白区20公顷。

实施减量增绿,人口规模和建筑规模双控,规划总建筑规模682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约为0.9。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以服务保障冬奥会为契机,城市复兴新地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左右,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实现四大复兴 构建“一轴两带”生态空间

新首钢未来将如何?《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四条路径实现四大复兴。即:推进文化融合传承,实现文化复兴;引导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产业复兴;注重生态修复治理,实现生态复兴;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活力复兴。

在文化复兴方面,新首钢地区要保护好工业文脉,年内完成3号高炉改造和脱硫车间改造,推动五一剧场、制粉车间等工业遗存改造,使用好首钢工舍酒店。同时,利用铁轨、管廊、传送带等工业遗存,建设铁轨绿道、空中步道。“规划保留40公里的现状铁路,改造为铁轨绿道;保留9公里的现状气体传送管廊,改造为空中步道。”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新首钢地区将加快永定河西山文化带建设,完成模式口大街改造和法海寺路景观提升工程、八大处整体规划和景观提升工程,启动承恩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首钢地区将规划山、水、工业视廊,亮出西山天际线,主体高度控制在30至60米之间;轨道站点周边局部高度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80米。”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解释。

在生态复兴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依托长安街两侧绿色生态基底,改善提升冬奥赛区周边环境景观,构建“一轴两带”的生态空间结构。

“一轴”指西长安街绿轴,行动计划聚焦长安街石景山段整治提升,串联长安街西延线两侧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冬奥文化公园等8个东部精品公园,与新首钢周边新安城市森林公园、石景山景观公园等5个西部精品公园,形成贯穿全区的城市绿色轴线,年内完成新安城市森林公园、松林公园等4个沿线公园建设。

首钢最新发展规划(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发布)(4)

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两带”指永定河生态发展带和后工业景观休闲带。新首钢地区将规划建设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与石景山境内西山余脉和人民渠互通相连,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链条。

高质量服务冬奥赛事 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

2016年5月,冬奥组委入驻由西十筒仓改造而成的冬奥组委办公区,这让首钢园区迎来了转型发展中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在首钢园区北区,利用老工业厂房改建的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冬奥训练场馆“四块冰”已全面建成”,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计划》突出高标准建设冬奥会场馆,提升服务保障冬奥会能力。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及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校园冰场加快建设。

《行动计划》明确,将抓住冬奥契机,通过工业建构筑物改造,承接“体育 ”产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高端商务金融产业。“体育 ”产业方面,利用秀池和群明湖周边的炼铁厂、动力厂和电力厂区域,改造为冬奥广场区。将工业资源活化利用为冰雪体育休闲设施,承接体育科技、体育传媒、体育创意等高端“体育 ”产业,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

《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北京冬奥会相关比赛及训练设施建设,高质量做好赛事服务保障。抓紧推进首钢滑雪大跳台建设,力争早竣工,保障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和正式比赛的顺利举办。

在完善赛事配套基础设施方面,新首钢将建设五一剧场、氧气厂、群明湖等周边城市次干路、支路,同步建设水、电、气、热等市政综合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星级酒店、停车设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大无线网络覆盖,开展5G试点,满足北京冬奥会期间比赛及国际活动需要。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提前谋划赛后可持续发展,发挥冬奥带动效应,规划建设奥运官方合作伙伴体验区、奥运特许商品专卖店,推动国内外知名体育文化品牌企业设立分店或展示中心。同时,将积极承办以冰雪运动为特色的国际级体育赛事,结合工业遗存特色,举办各类发布会、专业演出、高端论坛等活动,推动国际级会议、科技文化体育类展览落地。

冬奥支线年底前开建 形成“五横六纵”主干路网

首钢最新发展规划(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发布)(5)

横跨永定河的新首钢大桥正加紧施工。

沿着长安街一路往西,就到首钢厂区东门,再往西的不远处,横跨永定河的新首钢大桥正加紧施工,春节前已完成高塔合龙。今年大桥建成通车后,原有的厂区内部道路将作为城市公共道路向社会公众开放。

《行动计划》提出,规划建设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轨道交通方面,地铁6号线西延通车试运营,启动地铁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建设工作。完善主干路网方面,2019年建成长安街西延线、古城南街,2021年建成北辛安路南段、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锅炉厂南路(古城南街到西五环路段),同步做好锅炉厂南路连接门头沟莲石湖西路的前期工作,基本形成“五横六纵”主干路网格局。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丰沙铁路入地改造完成,轨道交通S1线(石厂-金安桥)、M6西延(五路居-金安桥)先后实现运营,启动了长安街西延、北辛安路等主干路建设,区域“五横六纵”主干路网实现过半。

建设公交优先、慢行优先的人本交通示范区。“未来,新首钢地区的轨道交通750米覆盖率将达到98%。同时,规划空中—地面—地下三层次慢行交通网络,慢行网络密度达到13公里/平方公里(不含滨河绿地)。”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石景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做好地铁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规划建设,预计年底前实现开工,加快苹果园交通枢纽、S1线建设。同时,争取北辛安路南段、锅炉厂南路东段年内实现开工;西环厂路等9条奥运场馆周边道路加快推进。

吸引国际要素落地 释放产业转型活力

《行动计划》提出要构筑国际化特色产业生态,释放产业转型活力。

要加快改造建设国际特色产业载体,充分发挥老工业设施改造对国际高端要素的吸引力,推动金安桥站交通一体化及工业遗存修缮、精密车间改造、二烧结车间改造、城市织补创新工场(结构车间、锻造车间改造)、二通文化创意产业大厦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产业空间载体。

培育现代时尚消费新业态方面,结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体育与文化、传媒、创意、科技体验、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引入冬季运动和户外时尚运动品牌旗舰店,打造国际特色风情街,发展特色时尚消费。

科技创新方面,加强与“三城一区”及中关村相关分园互动衔接,推进数字智能、虚拟现实、高端装备研发等产业发展。将机械厂、特重车间改造为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建设科创孵化器和加速器。同时,以二炼钢、联合泵站改造为前沿科技引领区,承载科技龙头企业总部、独角兽企业和科技金融服务。

《行动计划》提出,将以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为抓手,以“侨梦苑”为窗口,打造生活品质高、人文环境优、居住条件好的特色区域。新首钢地区未来将加快推进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北师大附中国际部建设,推进西山汇等配套人才公寓建设运营,推动首钢北区公共服务配套区、首钢东南区建设。

推动长安街西延线高端商务金融业发展,提升“北京侨梦苑”影响力,吸引国际企业总部、国际组织落地。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孵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