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以柔克刚(孙子兵法柔弱能胜刚强)(1)

一、

条件决定结果,一个人能够有所成就,必然是因为他在前期过程中沉淀了有效的形式基础,以基础达到目的,一切就像自然而然形成的一样。

所以善于谋事者,要么善于制造有利条件,要么是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借助于当下的有利形式,最后达到目的,所以谋事的最佳法则就是因势利导。

《孙子兵法》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用兵的规律就好像水的流动,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他虚弱的地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用兵要根据敌情而决定制胜的策略。

庞涓率领魏军攻打韩国的时候,韩国试着向齐国求救。

孙膑献计策说:“如今韩、魏两国军队刚开始交战,士气正旺,我们现在去救援一定会受到魏国的打击,反而会受制于韩国,倒不如等到两军疲惫的时候再出兵,反而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齐威王同意了孙膑的建议。

孙子兵法的以柔克刚(孙子兵法柔弱能胜刚强)(2)

当韩军与魏军交战五次大败之后,齐国开始发兵,任命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让孙膑为军师,前去救援。

孙膑说:“魏、赵、韩一带的士兵向来彪悍,看不起齐国的士兵,那是因为齐国的士兵一直有不好的名声,而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都能做到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于是就下令让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地界之后,在战场上假装丢掉做饭的炉灶。

庞涓率兵追击的时候,看到这个情形就大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齐兵太过于胆小,三天时间就已经逃走一半多了,居然把做饭的灶扔的到处都是。”

于是日夜兼程的追赶齐军,而孙膑则在马陵一带提前沿路埋伏,当庞涓率军到达此地时,正好进入孙膑设下的口袋阵之中。

魏军被包围袭击之后,溃不成军,庞涓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于是拔剑自刎。

孙膑知道如果正面和魏军对战,即便有胜出的把握,也会因为敌军的锋芒而受到创伤,在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一个扬长避短的计策。

因为魏军一向看不起齐国士兵,觉得齐军胆小,喜欢临时逃跑,于是孙膑就将计就计,设计了一个佯装逃走的假象,将魏军引入口袋阵之中。

两种同等坚硬的物质相碰撞的时候,即便能够杀敌一千,也会自损八百,而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顺势而为,用坚硬的地方攻击对方虚弱的部位。

孙子兵法的以柔克刚(孙子兵法柔弱能胜刚强)(3)

二、

这个智慧不仅可以用在与人较量中,在人生谋事之时也是如此,善取胜者并不是以锋芒毕露的特性去处理问题,而是顺水推舟,保持上善若水的特性,像水一样顺应时代所发展,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自己受挫,还能够在局势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达到目的。

在《道德经》之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攻击坚硬强壮之物没有能胜过它的。因而水是没有事物可以替代的了,柔胜刚,弱胜强,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没有哪个能做到。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事情,最大的缺陷并不一定是不擅长的地方,有的时候也会是自己擅长的地方,正是因为擅长,所以总喜欢保持一个刚强的姿态,但是过于刚强导致的必是物极必反。

正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太过于炫耀自己的长处,反而会形成自己意识不到的短处。

在《遥远的救世主》之中,林雨峰信奉的生活教条就是:只有矛,没有盾,意思是只有进攻没有后退的刚强态度。

但正是他对自己信念的过于自信,对自己的强势条件过度依赖,反而因为自己的强势态度,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陷阱,最后陷入两难境地之中。

孙子兵法的以柔克刚(孙子兵法柔弱能胜刚强)(4)

当一个人的强势存在的那一刻,必然会存在着弱势,不管是一个人的富贵,还是他本身拥有的优秀能力,都是如此。

所以在与对方交锋的过程中,就要从他优势的另一面来发掘缺点,以上善若水的特性,用柔弱博取刚强,反而会有意外收获。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