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1)

下为正文

没有借助任何机械

六个多月的人扛镢挖

手砌式劳作

南色51号——乡村艺术工场

正式对外开放啦

这是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2)

走进安康香溪洞景区,穿过一段林间小道,在汉滨区新城办程庄村一个名叫东西沟的地方,“南色51号——乡村艺术工场”农家院子就坐落在半山坡上。

说是“工场”,其实是一座七八十年代的土夯房屋,斑驳的土墙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农民画”成为最吸引眼球的存在,这些作品是由一群平均年龄55岁的村民绘就的,他们完全没有绘画基础,只是用天马行空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了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朴素认知。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3)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4)

“村民们按自己的想象,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大家都是晴天干活,雨天画画。随心所欲的在画板上描绘着心之所想、眼之所见。”问及土墙上和石头坎上这些造型质朴、手法稚拙、风格烂漫的画作是怎么来的时,“工场”主人张笑老师满怀欣喜地说道。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5)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6)

细看这些色彩明艳的画,上面有成群的鸡鸭牛羊、连绵成片的稻谷麦田、造型拙扑和表情各异的人物、山水等,应有尽有……

画面的色块和线条没有刻意、没有做作、没有装扮,只有淋漓尽致的内心倾泄和色彩描绘,给人的第一感觉极像五六岁的儿童画,但画面却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

这是一群五六十岁农民们画的画,他们把农耕文明的印记、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和认知尽情展示出来,再现了秦巴山水和安康农家生活的真情实景。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7)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8)

经过与张笑老师攀谈得知,他2021年春节前退休,已年过六旬,退休前是一名沿海城市的少儿美术老师,在全国的儿童画领域名气很大。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他把在珠海的房屋等财产全部变卖,决定回到家乡发挥余热,以“文化振兴乡村,艺术唤醒泥土”的理念带领乡亲们画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使农耕文化有更广阔多元的表达空间,成为更好的精神留存。

“我前40年带着孩子们画画,取得一些成就,准备再用20年的时间来为家乡的农民朋友服务,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激发农民的艺术天赋,因为他们对待艺术有他们独特的眼光和感悟,需要艺术的展示和重塑,我是想用艺术为振兴乡村探索一条路子。”张笑老师介绍说。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9)

这是由退休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发挥余热兴办,社会爱心企业支持的一个公益性的工场,以‘文化振兴乡村,艺术唤醒泥土’的理念带领乡亲们画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让农民朋友当画家、做艺术家,意义不仅在于表现秦巴山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文化振兴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让农民朋友做艺术的创造者,在艺术的创造中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建设美丽的家园,开创美好的生活。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安康汉水文化研究专家罗先余评价说。

据了解,南色51号——乡村艺术工场开放以后,广大农民朋友可以免费参加活动,市民朋友们也可以前来参观、交流。工场每周二、四、六下午14:00-18:00开放。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10)

交一份文明答卷

创一座文明之城

让我们共同来填写这份

安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调查问卷

长按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即可参与问卷调查

当您回答问题时

请您结合安康市的发展变化

认真作答

并积极引导带动

家人、亲戚、朋友、邻居

争取身边所有人

理解支持、全力配合

共同为安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力加油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11)

请关注安康综合广播官方视频号

安康文化旅游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12)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中配图、文字等均来源于网络,并已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平台删除。如未告知,视为版权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

来源:三秦都市报—秦闻讯

编辑:胡超(实习)

责编:海涛、雪琴

审核:马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