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⑤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⑥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⑦,难与处矣。”其母曰:“盍⑧亦求之?以死谁怼⑨?”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⑩为之田⑪。曰:“以志吾过,且旌⑫善人。”(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介子推不言禄诗句(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四十二)(1)

【注释】

①晋侯:指晋文公,名重耳。

②介子推:晋文公臣子,在重耳流亡途中曾割下腿上的肉给文公吃。

③献公:晋献公,重耳的父亲。

④惠、怀:晋惠公,名夷吾,重耳的弟弟。晋怀公,名圉,是晋惠公的儿子。

⑤诬:欺骗。

⑥义:以……为正义。

⑦蒙:欺骗。

⑧盍:何不。

⑨怼(duì):怨恨。

⑩绵上:地名,在山西介休介山之下。

⑪田:祭田。祭田是一个家族的公共田产,用来祭祀祖先、赡养族人等。

⑫旌:表扬。

【评析】

清明前一两天的寒食节即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相传文公烧山想让介子推下山出仕,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树下。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叫大义凛然,介子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就是圣人一般的存在。当年,为了让晋文公活命,曾将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吃,可见他对君主的忠心。然而他的这种忠,绝非是为了谄媚讨好君主,为了一己之利禄,而是因为他看到重耳是一个能担负起治国重任的王者,他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一再混乱下去。他希望藉由重耳,实现晋国的稳定和强盛。在他看来如果他接受了利禄和爵位,那简直是对他的侮辱。其实,在常人的一般观点来看,因为陪同晋文公流亡,不离不弃,并且为了国君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痛苦,他理应得到属于他的奖赏。但是,如果接受了奖赏,这就不是介子推了。在他看来,晋文公能登上君主之位,这是天意,如果因此而受赏,就是贪天之功,这就是一种罪过了。似乎,这种认识有些偏激,但不管怎样,介子推给我们了一种另一种看世界的眼光,为了道义他甘心情愿地付出,不求得哪怕是一点点回报,他傻吗?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介子推是一个为国家,为苍生做事的人,他完全舍弃了小我的私欲,个人的荣华富贵与功名利禄在他那里比鸿毛还轻。面对他崇高的人格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我们唯有感念和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