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在中国有着非常吉祥的寓意,它不仅代表长寿,还与“禄”字谐音,故国画中间常借画鹿传达贺寿或加官进爵之意。
在中国传统国画艺术创作中,鹿的形象往往给人复杂多变的感觉。鹿时而是儒家文化中王权的象征,时而又是道家文化中神异的化身,鹿的形象似乎能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来回穿行。
工笔
画鹿
一、头颈活动
鹿有一个修长、优美而健壮的肚子,长度约为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状呈梯形,母鹿加长,雄鹿则加宽。要注意的是颈项的根部,生长的位置要低于两肩胛骨。如果画高了,便形同马的肩胛,失去了鹿的特征。
二、白描勾稿
先起稿,以较淡的墨色按照草稿勾勒出鹿的眼、鼻、唇部形状,再根据鹿的动态结构用短线丝毛法画出外轮廓线。角与蹄部都要用重墨,注意用笔起伏,切忌勾实。
三、丝毛规律:
丝毛必须紧紧围绕着结构走。毛的走势也比较有规律,技法上用点笔、散锋、勾线丝毛法都可以,毛丝出来要有力度,不可太软。一定要让丝出的线条彼此之间能够自然融合。
四、打底稿:
用淡墨在鹿的皮毛上由淡到浓层层染就,鹿背、尾部及鼻子则以中墨晕染数次,须注意其结构变化处的墨色浓淡。趾部以重墨染之,可显坚硬之貌。腹部、头部处略加晕染即可。
五、着色:
以赭石渲染头部、身躯和四肢,腹部略浅些,不足处可多染几遍。为了透出毛的质感,注意用色不能太厚,应一层层薄薄地罩染。↓↓↓
六、提色:
在最后完成之前对重点部分再做加工,如眼睛、口、角和鼻部。再于鹿身上用白粉点出斑纹。注意大多作品画鹿的斑纹是在丝毛时先做描绘。最后视画面的需要,也可用白粉以勾线丝毛法在鹿的腹、颈部加以提炼。
七、鹿的姿态卧式:卧鹿属于静态的鹿,是帮助观察、研究鹿细部结构的理想姿态。由于鹿姿态的改变,形体结构也随之改变,四肢都自然弯曲,压在身下。卧鹿可从头部画起,继而画躯干四肢。卧
五代 佚名 秋林群鹿 局部
五代 佚名 丹枫呦鹿图 局部
昂首低头式低头或仰头常是觅食的鹿的姿态,鸣叫时也会仰头,动作不大,恬静优美,是常画的姿态。作画时要注意鹿低头或仰头时,头、颈、躯干的结构变化以及四肢的位置,要保持重心的稳定与协调昂首
低头
明 戴进 长松五鹿图 局部
奔跑行走式奔跑与行走的鹿属于动态鹿,与跳跃动态相近,主要的动作是伸张与紧缩交替进行。画时除了要选择优美的动态外,还要注意头、颈、躯干与四肢的协调。奔跑跳跃的鹿,往往显示力量与节奏,所以用笔也要飞动流畅,以增加动势与韵律。奔跑
行走
鹿
画
步骤一:
勾出鹿的动态并补景。然后将纸打湿,近六成干时用淡墨丝染鹿的棕色部分皮毛,注意留出白色斑点位置,可在纸未干时略施白粉,润一下斑点与周围的墨色关系。
步骤二:
用大羊毫笔渲染地面,染完后待纸近七成干时,用稍深的墨深入丝毛,注意鹿的肌肉结构,调整用笔方向。
步骤三:
淡赭石染鹿的棕色部分皮毛,向腿部白毛过渡时稍加些花青即可,纸干后染枫叶,注意亮暗变化。
步骤四:深入渲染地面,完成后待纸近七成干时,用赭石、朱磦、藤黄加淡墨深入丝染棕色的皮毛,白斑点周围要放虚,用花青加淡墨丝染腿部结构及其它部分白毛。干后染山石,整体收拾,完成。
版权说明:部分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视为侵权。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