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是一个藏在海南西北部的县城,北濒琼州海峡,天气晴朗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琼州海峡对岸!对于临高的影响,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烤乳猪”、“临高角”等关键词,实际上,临高在历史上曾惊艳海南上千年。早在秦时临高属象郡,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临高立珠崖,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临高开始建县,713年(唐玄宗开元年)始名临高县。临高不仅在历史上惊艳了海南上千年,在海南近代史也有着重大影响,这里不仅有美不胜收的景点,还有回味无穷的美食。
在临高,明代有一位与丘浚、海瑞、张岳崧等海南才俊并称为“海南四绝”和“琼州四贤”的文学家王佐。王佐,字汝学,号桐乡,临高透滩村人。他七岁受教于唐舟、邱浚,“自少负笈从游,潜心嗜古,自往载经籍以及近代诗古之词,无不博览宏通,知其体要,深受业师的器重。其时邱文庄(即邱浚)崛起海外,文章经济,无不仰之如泰山北斗,而同乡之从学者......尤以王桐乡为最”(王国宪《鸡肋集后序》)。明正统十二年(1447 年)王佐参加乡试中举人,被推荐赴京,卒业太学,此后走上仕途与官场。王佐先后出任过广东高州府同知,福建邵武府同知、江西临江府同知,为官三省几任政绩昭著,博得了“所居民爱,所去民思”的赞扬。但从未见升迁,这是因为王佐为人质直,不随时腑仰。他所为惟行道惠民,始终如一。
王佐最值得称道与学习的主要是他的是文学成就。他晚年辞官归里,继承恩师邱浚的遗志,不顾年老体衰,跋涉琼州各地广搜博采,收集海南古今史志及人物风情,终于修成了《琼台外纪》一书。其书在唐胄编纂《正德琼台志》中全部收录其间。王佐平生所写的诗文收集为《鸡肋集》一书。此两本书代表了王佐对海南文学贡献的精华。明代琼州府提督副使胡堂曾评价说:“佐博学多识,见道精审,故诗词温厚和平,文气光明正大,当比唐宋诸大家”。为表彰这位才华横溢的国子生,景泰六年(1455年),代宗敕令监察御史彭烈,广东按察司检事陈廉、琼州府通判米盈,临高知县杨护等到透滩村为学冠“两监”才子王佐建竖“礼魁坊”以昭示后人。
现在王佐的故居透滩村修建了王佐文化公园,公园保留了礼魁坊,另外新建了“王佐故居”、亭子、广场等设施。在临高透滩村,还留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老石桥——透滩石桥。石桥的建造者是南宋时期的王良选。王良选中举后,任广西玉林州司户三军,世称岭南秀士,晚年致仕回村,看到村民行路不便而出资建设石桥。王良选的玄孙王佐致仕回村后,登桥赋诗一首:“浓阴爱好西桥过,影午交枝几树榕。钟秀地形山叠叠,斗声滩势水重重。”目前透滩石桥边上修建了公路,石桥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溪水依旧穿过石桥,时而澎湃时而安静,见证着千百年来的透滩村的浮浮沉沉。
在临高,保存着海南省现存较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大型古建筑群——临高学宫,其位于临高县城美丽的文澜江畔。其主体建筑由朱壁、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东斋、西斋、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节孝祠、忠义祠、祭器室、乐器室、泮池、泮水桥、棂星门、礼门、义路等组成。1992年开始,由中央、省有关部门拨款和临高县人民政府出资修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这里有一条白色牌坊街,1.7公里长, 87座不同形状的牌坊展现着临高的历史。最大的牌坊总高37.7米,宽60.7米;中牌坊高约20米,小牌坊平均高度接近10米。牌坊正反两面刻有各个朝代书法名家墨宝。这里宏伟而华丽,晚上你可迎着清凉的晚风,在这休闲散步,还可欣赏石刻书画和楹联。该牌坊街被打造成集牌坊文化、楹联文化、书法文化、石雕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街。
在临高,有着琼北道教著名古迹之一的高山岭,古称毗耶山,位于临高县城西北部3.6公里处,是“临高八景”之一,是海南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融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旅游点。岭上有先汉时印度婆罗门教的毗耶大师来此刻立的“毗哪梵文石碑”、汉代清州人王氏迁居此山而出现的“毗耶灵石”和1314年修建的高山神庙等古迹,对海南省、临高县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给旅游观光增添了内容的趣味。
在临高,有着重大革命历史纪念的热血丰碑——临高角。1950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主力大军就是从临高角登陆解放海南岛,创造了用原始木帆船打败现代化铁甲兵舰伟大创举,粉碎了国民党的“海陆空立体防线”伯陵防线,开始全面解放海南岛战争。在临高的战斗中,四十军有880多人英勇牺牲,四十军一一九师副师长黄长轩以身殉职,长眠于临高角这片热土上。1995年4月17日,解放海南纪念塑像奠基仪式在临高角隆重举行,为临高角增添了更加光辉的色彩。1996年10月,解放海南纪念雕像“热血丰碑”和解放海南临高角登陆纪念馆建成。
在临高角,有一座海南最古老的灯塔——临高角灯塔,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法国人建造,其高22米、宽1.88米,灯光范围达十六海里外,指引琼州海峡上夜间航行的船只,是著名的国际航标。被评为世界著名的100座灯塔之一,被国家邮票总局列为《历史文物灯塔》特种邮票发行。2009年被列为海南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列入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在临高角,可观海上日出奇景。岸边一公里长的沙滩东西两侧是天然游泳场,一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柔软;一边波涛滚滚,白絮阵阵,气势磅礴,素有"南海秋涛"之称。
在临高,流传着独特的临高人偶戏、临剧等民间艺术,临高因此享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临高人偶戏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文化载体,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主要特点是,舞台设布幛,演员手擎木偶化装登台,人与偶在台上同扮一个角色,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之不足。以来自本地民歌调“阿罗哈”和来自道士调的“朗叹”作为主要唱腔,优美动听,地方特色浓郁。临高人偶戏是我国稀有剧种,艺术独特,历史悠久,被誉为“世界少有”,中国一绝,于2006年6月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剧大师田汉1962年到临高县视察工作,观看人偶戏的演出后,称赞人偶戏为“稀有品种,不同凡响,表演灵动,唱腔动听”,并赋诗云:“椰子林边几曲歌,文澜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
临剧,是用临高方言演唱的汉族民间小戏,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临剧是在人偶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临剧由人表演,与人偶同演的表演形式已有所不同,临剧流布于临高县和澄迈、儋州、海口市郊等临语地区。临剧老少皆宜,能让小朋友看得全神贯注,阿婆阿公笑得合不拢嘴。
此外,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渔歌《哩哩美》,起源可追溯到南宋绍兴年间,是流传于临高渔民中的一种汉族民歌种类。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妹”,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电影《南海风云》红遍全国,片头接下来的插曲《西沙,我可爱的故乡》,就充满着《哩哩美》旋律,其曲开头部分的“哎罗……”更是具有《哩哩美》浓厚而鲜明的特色,高昂、悠扬,动人心弦。如果赶上中国传统节日,你可以现场领略临高传统民歌哩哩美表演以及临高人偶戏表演。
临高还有不少自然景观,水湾红树林、金沙滩、百仞滩、居仁瀑布等都值得一游。其中,百仞滩,古为临高八景之一,距临高县城东北约四公里,滩中多奇岩乱石,千姿百态,远望像人头聚簇,在明朝,就被赞誉为“百人头滩”;居仁瀑布,古称“古银瀑布”,位于临高县皇桐镇居仁村西部,距临高县城20余公里。
实际上,临高的旅游景点没有三亚等地的特色景点那么突出,让临高闻名遐迩的要归功于它的饮食文化——临高乳猪。临高乳猪以皮脆、肉细、骨酥、味香而闻名,不管是烤、焖、炒、蒸都十分可口,但是以烧烤最佳,临高烤乳猪可是海南名菜之一。烤一只乳猪约四五个小时,烤出来的乳猪要全身焦黄、油光可鉴、散发着浓郁香味,那才算高手。夹一块入口,轻轻一嚼,脆响的“咔哧”声,吃下后仍留满口余香,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烤乳猪,临高的多文空心菜、韭菜饼、野生鸡枞菌、临高米粉、猪血肠、地瓜粉等地方小吃都让人味蕾绽放。其中,多文空心菜是特产中的特产,声名远传,早在明清时,多文空心菜就已是宫廷贡品,产地在临高县多文镇头神村。多文空心菜又称“总统菜”,据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是专门从海口空运此菜到北京招待他而得名的。
闯荡好莱坞的中国影星吉飞龙,他就是临高籍,他先后在《孪生密码》《父亲》等美国大片中担任主角,目前正在参与筹备一部在海南取景、面向全球发行的国际电影作品,他在用文化的魅力向世界讲述海南故事,向全世界推介家乡海南,传播中国文化。希望海南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热爱家乡、积极推介家乡的老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