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24岁那年遇到了一个坎儿,叔父项梁战死,紧接着受到了楚怀王芈心的打压排挤。巨鹿之战过后,项羽翻身了,还当上了西楚霸王,接下来,他马上就把楚怀王做了。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1)

项羽剧照

当时的楚汉王被尊为“义帝”,名义上是天下诸侯的君主,所以又被视为“天下共主”。这样一来,项羽的行为就属于弑君。后来在楚汉战争开打之际,刘邦以此大做文章,成功纠集起了声势浩大的“反项”力量,差点一举将西楚国拿下。

项羽杀义帝很受后人诟病,因为楚怀王就是一个摆设,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不值得他大动干戈,但他偏偏就容不下这点鸡毛蒜皮。于是,刘邦还把这件事情编入“项羽的十大罪状”,史书上称“十罪项王”。

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於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彊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阬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史记•高祖本纪》

从“十罪项王”中可以看出,刘邦将项羽杀楚怀王这件事情又重点渲染了一遍。刘邦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制造舆论,贬损项羽的形象,好为自己争得更多的盟友。当然,刘邦这一盆子“脏水”泼下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致使与他站一起的人越来越多,反观项羽越来越被孤立。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2)

刘邦剧照

那么,项羽为什么要杀楚怀王呢?实际上这与刘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刘邦与楚怀王是互相帮衬利用的关系,两个人都有将项羽踩在脚下的现实需要。反过来讲,项羽自然就将楚怀王和刘邦视为共同敌人,但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微妙的发展过程。

项羽与刘邦并不是从来就水火不容,二人曾经还是一条壕沟内的战友

项羽跟随叔父项梁起兵于会稽,杀掉郡守殷通,召集起了八千子弟兵。之后,不断有人加入,于是叔侄二人一时间风生水起。项梁战死后,项羽将叔父创下的家业收入囊中。

刘邦呢?原来在项梁手下做过“打工仔”,带了一帮弟兄入伙。遥想那时候,刘邦与项羽并肩作战,配合默契,弟兄俩一个声东一个击西,把秦军打的焦头烂额。关于二人的战绩,史书中也确实有不少笔墨描述。

那么二人为什么会分道扬镳呢?实际上这是刘邦自身性质决定的,简单说就是他以参股的形式入伙项氏集团,而不是项梁起家的原班底。当时这种组织形式很有市场,因为只有抱在一起把雪珠滚大了才好对付秦军。所以,只要旗帜竖的够高,不愁招不来同伙,陈胜吴广就是项梁的榜样。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3)

众所周知,刘邦起兵于沛县,手下聚集了千把流民,在四处游荡碰壁走投无路时,又阴差阳错地投奔了项梁。但是这千数来人就是刘邦的原始班底,他们与刘邦有深厚的私人交情,这也他们始终没被项梁稀释收编了的重要原因。

所以,刘邦表面上是给项梁打工,实际上他是一个有原始股的职业经理。而在项梁麾下,如刘邦这样身份的人很多,比如陈婴、英布、吴芮等等。重要的是,刘邦这个职业经理人有野心,总想着有朝一日单干,完全不像英布、吴芮、陈婴那样对项羽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值得玩味的忠诚。因此,刘邦第一个脱离项羽并不意外。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4)

当然光有想法不行,还需要机会,项梁之死既是楚怀王的机会,也是刘邦的机会

项梁在败于章邯之前,已经拥立了名义上的领导人楚怀王熊(芈)心。这个熊心是楚国第37代国君楚怀王熊槐的后人,当时已经沦为羊倌。熊槐被秦国设计挟持,最终还死在了秦国,楚国人在对秦国愤怒之余,又对熊槐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于是项梁趁热打铁,把熊心也立为楚怀王。

虽然楚怀王只是一块摊牌,但项梁手下的兵马在理论上归他节制,尽管他可能指挥不动一兵一卒。所以项梁死后,楚怀王便第一时间忙着为自己“转正”,将“理论”付诸实践,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5)

对于楚怀王来说,这是一个必然选择,何况他还有一个重要的支持者陈婴。陈婴起兵反秦时手下有一万多的追随者,但他甘愿把这些人马交给项梁使唤,所以他在项氏集团中有很重要的话语权。陈婴挺立楚怀王的原因无非是树立“王”的权威,因为他骨子里是一个讲求“尊卑有顺”的人。

而对于刘邦来说也愿意在楚怀王那里寻找机会,因为楚怀王是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能暂时震住项羽,但绝对吃不下项羽。所以,刘邦与楚怀王在某种意义上有相互扶持配合的必要。也是说,楚怀需要用刘邦来制衡项羽,而刘邦需要在楚怀王的支持下获得单飞的机会。

果然,在项梁死后,楚怀王率先蠢蠢欲动了,他先是从盱眙来到彭城坐镇,然后将项梁的军队分成三份儿,分别由项羽、刘邦、吕臣各带一队,驻扎于彭城附近。此时,楚怀王的第一个目标已经现实,就是取得了军队的控制调度权。接下来,楚怀王的目标就是边缘化项羽,这个机会也很快出现了。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6)

项梁剧照

章邯打败项梁后,认为剩下一堆残兵败将不足为虑,于是带领人马横扫赵国,将赵王歇、陈余等人围困于巨鹿。赵王歇眼看就要成为瓮中之鳖,忙派使者四处求救。楚怀王知道机会来了,马上做出布署,两路出击,一路由刘邦率领,西进关中,去端秦国的老巢咸阳;一路由宋义率领,北上救赵;

宋义为人诡诈,他的脱颖而出缘于成功预测了项梁的失败,由此树立起了自己的声望,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与器重。很明显,楚怀王重用宋义,实际上就是把他当成一根救命稻草,用他出神入化的本领来压制住项羽。不过,楚怀王并没有把项羽一脚踢到圈外,而是让他做一名听从宋义号令的次将。

从战略布署上看,楚怀王策略得当,才能可圈可点,甚至于比那位被秦国诓骗囚禁致死的楚怀王脑子够用多了。首先他成全了刘邦的同时,也等于得到了一位支持者;其次是轻轻松松就把项羽压低了一截;最重要的是,他站到了前台,成了一位左右天下大势的王;还有就是,如果刘邦占领关中,就等于切断了章邯的后路与补给线,然后可以与关东反秦力量形成对章邯这个“缺衣少食无家可归的孩子”的夹击之势。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7)

章邯剧照

但是,楚怀王的如意算盘不能一直打下去,因为宋义不堪大任,刘邦离他渐行渐远,项羽也不是寻常之辈

事后看来,刘邦的任务比项羽轻松不少,最初他打算从函谷关攻入咸阳,受挫后,改绕道到西南方向的武关,由此进入关中。此时的关中防备空虚,兵马基本都被章邯、王离带到了关东,所以秦王子婴只能低眉顺眼投降。刘邦如入无人之境,大摇大摆开进咸阳,进了秦宫好一顿霍霍,包括金银珠宝及秦二世的贵孀。

出乎楚怀王意料的是,有一天忽然收到了项羽的奏报,说宋义通敌我已经将他处决。宋义被杀的真正的原因是诡诈且没有才干,不能服众,私心还重,所以项羽杀他反倒成了除掉了一匹“害群之马”。

楚怀王听了,心里的苦水翻江倒海,一下没忍住吐了满地都是,但他还是抹了嘴笑呵呵地表扬项羽干的漂亮。项羽夺回军队的指挥权后亲自上阵拼杀,把王离、章邯大军杀的大败,然后又将20万降卒活埋,这才向关中开进。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8)

宋义剧照

项羽直接走的是函谷关路线,因为这条路近,只是让他没想到关门紧锁,守关士卒横眉立目,箭矢、滚木、礌石齐刷刷对准了他。上前一打听,是刘邦让人干的,原来两个月之前他就进了咸阳,此刻正做着“关中王”的美梦呢!

项羽为什么也来关中呢?原来这是怀王布下的局,他在彭城分配任务的时候就曾许诺说:先入关中者王之。楚怀王这话看似公允,但却故意让刘邦抢了先机,说明他压根儿也没有让宋义入关的打算,更别说项羽了。

此时的项羽已经把自己摆在老大的位置了,因为他具备一系列的条件。首先,项氏集团是反秦的主力军,是盟主,项羽在项梁之后把这杆大旗重新扛起;其次项羽消灭了秦国的有生力量章邯,将秦国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项羽认为自己论功劳及能力统统无人能比,应该当之无愧成为天下霸主,而楚怀王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废物。但此时的楚怀王并没有看清形势,又朝项羽眼里扬了一把沙子。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9)

楚怀王被杀,最后的挣扎

项羽入关带了40万兵马,驻扎于鸿门,他先把刘邦揪过来敲打了一顿,这个过程就是著名的“鸿门宴”。接下来,项羽在没有请示楚怀王的前提下主持分封,此举明显没有考虑楚怀王的存在。

如果按“怀王之约”,刘邦就是关中王,至于怎么封别人不能与刘邦起冲突,但是项羽将这个约定视为废纸一张,并按自己的主观意愿重新分封,于是刘邦被撵到了巴蜀。刘邦不服气,自然要请楚怀王主持公道,楚怀王也做了硬气的回应——如约。意思就是让项羽遵守约定。

怀王此举,让项羽很失望也很生气,因为他明显感觉到楚怀王还在偏袒刘邦,再回想起来这些看来受过的气,他没有理由不记恨楚怀王。对于楚怀王来说,一方面要刷存在感,另一方面要拉拢刘邦,但是他没有看清形势,因为左右天下大势的力量已经被项羽掌握,他再次成为一个空壳摆设,所以他向项羽一次,于坟墓就更近一步。

楚王熊心死的真相(叔父立羊倌为王)(10)

但项羽为了面子上好看,还是把楚怀王尊为了“义帝”,也就是表面上服从他的领导。这样一来,诸侯王们便将楚怀王视为“天下共主”了,级别要高过霸王项羽。而项羽不可能让别人凌驾于自己头上,所以除掉楚怀王只是时间问题。

项羽返回彭城不久便把楚怀王迁往郴县,并且安排英布中途将其截杀。因此,项羽杀楚怀王是出于仇恨。楚怀王到死应该清醒,不该和项羽掰手腕,但是自他被扶上王位就成了一枚被利用的棋子,早没有了回头路,除非能回去放羊,想必他也很后悔没有一直放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