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佳八十年代初,山东一些高校团组织号召青年学生深入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情况,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1983年暑期,团省委在全省大学生中及时开展了社会调查报告征文活动,揭开了山东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这一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以了解改革为主要目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建团百年团史资料征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建团百年团史资料征集(100个团史故事60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兴起)

建团百年团史资料征集

记者 范佳

八十年代初,山东一些高校团组织号召青年学生深入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情况,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1983年暑期,团省委在全省大学生中及时开展了社会调查报告征文活动,揭开了山东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这一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以了解改革为主要目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

1983年以后,活动进入以进行深入社会考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兴起阶段。这一阶段从1983年底开始到1986年,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为群众服务、改革考察、勤工俭学等活动。在这期间,各地广泛建立健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团省委于1984年8月召开了山东省高校共青团基层工作经验交流会,使社会实践活动逐渐走向深入。1986年至1989年间是活动的第三阶段,进入以“办实事、作贡献、受教育、长才干”为目的,以建设营为基本形式的发展阶段。这期间比较有影响的活动有:1987年暑期开展的“扶贫兴鲁”社会实践建设营活动,1988年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百县建设、千厂发展、万人受训、富民兴鲁社会实践建设营”活动和1989年组织的全省大学生“开发贫困山区、湖区、鲁西北四区,科教兴鲁社会实践建设营”活动。这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思想明确,活动规模大,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活动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阵地化的轨道,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990年至1992年期间,山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以考察营、劳动营、建设营、挂职营、拥军营为主要形式,“五营”并举,全省大学生广泛参加的完善阶段。1990年组织开展了全省大学生“科技兴鲁建设营”、“重点工程劳动营”、“国情省情考察营”三营社会实践活动;1991年以后,在组织"三营"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基层挂职实践营”、“拥军优属服务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为“五营”。这一阶段社会实践的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政策得到确定,制度已经配套,机制比较完善,基地进一步巩固,自上而下已完全形成立体网络,高等学校已将其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则将其作为促进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提高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期间,省政府下发了《山东省普通高校校外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暂行规定》,各学校印制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登记表,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了教育计划。

从1986年开始的中学生“争做山东未来建设者”主题实践活动,始终把“一个目标(人才培养)、两个理想(社会理想、职业理想)、两种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科学素质)”作为整个活动的指导思想,每年组织一项具体的竞赛活动,保证每年都有推进,一年一深化。组织开展了社会实践、科技实践、劳动实践、学习实用技术实践、文化体育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省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也为数百万中学生实现理想架起了现实的桥梁。

1986年7月至1987年7月,团省委和省教育厅联合在全省中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奋飞之鹰”竞赛活动。广大中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了各方面进步成才的奋斗目标,采用“奋飞比翼”、“雏鹰展翅”、“飞鹰达标擂台”、“飞鹰达标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了人人争进步、个个早成才的实践竞赛。以“奋飞之鹰”活动为契机,带动了各项基础型建设,使之开始摆脱被动局面,出现了全面发展的趋势。1987年12月,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农业厅联合转发了团中央、国家教委、中国科协、农牧渔业部《关于在中学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意见》;1989年9月,团省委又与省教委、省科协、省农业厅、省劳动局、省商业厅、 省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局等单位联合颁发了《山东省中学实践教育活动条例》,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中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活动考评以及活动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内容,推动了中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1988年1月,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中学开展“争做山东未来建设者”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意见》。全省每年约有300多万中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县、乡两级成立中学生实用技术培训讲师团累计12000多个,建立实践教育活动基地17500多个。1992年,为展示各地以“争做山东未来建设者”为主题的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团省委、省教委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未来建设之星”评选活动及现场技能演示会。赵霞、韩明等10名同学当选“未来建设之星”;省委副书记马仲才在展示会上指出:“中学实践教育是中学生学习劳动技能、了解社会、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希望广大中学生向这10名‘未来建设之星’学习,勤于实践,勇于拼搏,掌握建设祖国的真实本领,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