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陕西出了一名清朝唯一的状元——王杰。

王杰,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有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吏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

嘉庆皇帝继位之后,王杰仍为首辅。其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劲直,老成端谨,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嘉庆十年(1805年),王杰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追赠为太子太师,谥号文端,祀于北京贤良祠。

清朝真实的人物和珅(陕西出的唯一一位状元)(1)

说起来,他这个状元来的有点“运气”。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他考中进士,殿试成绩第三。皇帝阅卷一看,这第一怎么又是江苏人,之前已经有过29个江苏状元了。然而,此时的皇帝,有心选拔北方的人才。在得知本朝还没有陕西状元时,就将第三名提为了第一名。

而原本第一的江苏常州人赵翼,却极为郁闷,甚至,用诗来表示时间自会证明自己的才学。结果,他后来果然成为了著名的历史学家。除此之外,山东学子对他获得状元很不服气,于是,出了个上联考王杰:“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他立刻答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山东举子由此态度一变,对他十分尊敬,由此可见,王杰的才学的确过人。当时,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新疆被纳入到了清廷的版图。这两件事情,让乾隆非常高兴,所以,便以“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来表达自己的得意之情。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即王杰中状元的第二年,时值张子祠再次修善告竣,故乡去函请他撰写楹联,王杰欣然命笔两联:第一联:道学振关中,十六字渊源摇接,教译留梓里千百年俎豆常馨。第二联:三代可期井田夙愿经时略,二铭如揭俎豆能往阐道功。以表明他愿意继承张崐的治世之道。

清朝真实的人物和珅(陕西出的唯一一位状元)(2)

然而,与王杰同时期的,还有一位大家熟知的人物——和珅。

在乾隆驾崩后,嘉庆逮捕了和珅。由于其在位时权赫一时,而当时,朝中居然无人愿意出任主审官。此时,年岁已高的王杰,主动请缨。查明和珅家产折合成银两,相当于朝廷十多年的税收总额。之后,和珅被责令自杀。可以说,王杰在和珅一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他与和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个人恩怨呢?

非也,先来看看《清史稿》的记载:“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上知之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可见,王杰为人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倒是和珅对他心怀不满,二人经常在朝中争执的不可开交。据说,和珅还讨好过他,但是,总是被他给“嘲弄”了。

王杰做事清廉谨慎,和珅根本抓不住他什么把柄,即便如此,和珅仍在想方设法找机会打击他。一次,和珅听说他在家乡居然有“三王府”、“四王府”,便心中大喜,也顾不上去核实,立刻跑到乾隆那打小报告。导致乾隆将信将疑,还特意派出亲信去实地调查。

结果,却是“湫隘如寒士”。

清朝真实的人物和珅(陕西出的唯一一位状元)(3)

原来,这不过是当地人,以其姓氏及排行的一种玩笑称呼罢了。

皇帝得知实情后,还特意赏给了王杰很多银两用作修缮的费用,而他则断然谢绝了,但是,让王杰不知道的是,这原来是和珅惹出的事。王杰在朝40多年,从翰林院修撰之职做起,官至内阁学士,还是嘉庆皇帝的老师。

一次,乾隆碰见嘉庆被王杰罚跪,就命令儿子立刻站起。还说了一番话:“这个师傅教不教你,你以后都是要做天子的。”意思是,嘉庆不应该下跪,这有悖“君臣之道”。而王杰,倒是直接回了一句:“教育与否,结果,就是尧舜和桀纣的区别。”言下之意,“为师之道”更为重要。

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王杰的个性耿直,做事认真。

清朝真实的人物和珅(陕西出的唯一一位状元)(4)

除此之外,他对治国之道,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嘉庆帝继位前以后,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导致多地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而清朝虽多次派兵围剿,却没见什么成效。当时,王杰由于生病并无官职在身,但是,对于局势依旧密切注视。在看到这种情形后,他立刻上书给皇帝:建议用“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善待那些归顺的“造反者”。

在他看来,原因不是在百姓身上,而是在当地的腐败吏制上。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他还建议:将这些起义人员和乡勇,都改编为正式军队。这样务实的官员,皇帝当然“舍不得”让他退休。在他76岁高龄时,以身体不适请求解职。而嘉庆,还特意下诏挽留,允许他可以拄着拐杖上朝。

三年之后,王杰退休回到老家之时还不忘上书,给出了自己对于当朝吏治的建议。而其随身之物,却只有几十箱书而已。王杰有孙九人,长孙王笃,是道光二年进士。王杰常教育子孙“入仕则正途可也,不以宰相子孙喧耀于人。” 另外,道光朝军机大臣王鼎也是王杰同族。

清朝真实的人物和珅(陕西出的唯一一位状元)(5)

至于在影视剧中,为何很少见到王杰?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做深究。

王杰与和珅,都是乾隆最为欣赏的大臣。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和珅屡屡告他的状,对他却没什么影响。因为,乾隆深知他的为人,也非常欣赏他。可以说,他是当时难得的一位廉洁之士。其实,他真的很有“运气”,中状元,被皇帝委以重任,又为太子太傅。然而,这一切,却并非以巧妙做人而能获得。

可以说,王杰的这些功劳,是其以自身的正直秉性,对国家江山的关心而获得的。想来,即使他当年没有这个“状元”殊荣,也不会影响他内心的坚定想法。

参考资料:

【《清史稿·高宗本纪》、《名人轶事》、《清史列传·卷三十五·和珅传》、《清实录之嘉庆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