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回答文章最后的中考题目哦,快快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吧!记得关注“小淘爱学习”,每天学习新知识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 。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另有下卷23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

主要思想

《世说新语》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其上卷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4门,这正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的内容,其思想倾向并不那么单纯。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艺术特色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明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可谓确评。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发展影响尤其大。

《唐语林》《续世说》《何氏语林》《今世说》《明语林》等都是仿《世说新语》之作,称之"世说体"。一说晏殊删并《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成书以后,敬胤、刘孝标等人皆为之作注,今仅存刘孝标的注本。

练习检测

一、语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谢太傅( )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雪骤( )

友人惭( )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寒雪日内集( )

俄而( )

雪骤( )

公欣然( )曰

撒盐空中差( )可拟( )

未若( )柳絮因风起( )

下车引之 ( )

太丘舍去( )

元方入门不顾(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略

2.

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凭借

离开

回头看

3.

(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4.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

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

6.

(1)约定

(2)离开

(3)丢下、舍弃

(4)拉

7.

①太丘 友

②家君 家君

③君 君

8.(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

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1)

往期精彩链接: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西游记》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朝花夕拾》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湘行散记》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猎人笔记》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海底两万里》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骆驼祥子》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红星照耀中国》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昆虫记》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傅雷家书》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艾青诗选》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水浒传》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简·爱》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儒林外史》精读

初中语文暑假预习:《长征》精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