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大家好!第二十九届全国万校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已结束,第三十届赛事业已开启。相关主题文章链接:万校创新作文大赛获奖作文展——阿宝老师的“作文经”(二二二)为了促进交流,今天我们一起看看“他山之石”(其他省份的获奖作品)。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1)


◎调皮鬼的歌声◎

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小学五年级 汪慕菡

他,个子矮矮的,总爱留蘑菇头,眼睛小小的,脸上还有一道胎记。他,特别喜欢捉弄别人。

一堂数学课,他前面的同学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那位同学刚站起来,他就将人家的椅子向后移了一点儿……“哎哟!”那位同学回答完问题,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疼得直叫唤。而他笑得开心极了,那双眯眯眼显得更小了。

他,就是我们班的调皮鬼——刘小宇。

我作为班干部,希望刘小宇能改掉身上的坏毛病。于是,我决定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去找他谈谈。

“请同学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体育老师喊道。

“耶!去玩喽!”同学们开心极了。

“走,我们到那边去!”刘小宇带着几个同学鬼鬼祟祟地跑向操场角落。

我心想:刘小宇是不是又想干坏事儿?搞得那么神秘!我悄悄跟着他们来到了操场角落,蹲在墙边静静地听着。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2)

“应该这样唱: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音这么高?好难哪!”

“唱不了,唱不了!”

“算了,我们声音混在同学们的声音里,谁都发现不了我们唱得不对!”

“不行!”刘小宇的声音坚定极了,“这是六一联欢会的节目,代表的是我们班!绝对不能混!”

看来是我错怪刘小宇了。他不是只有一身坏毛病啊!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刘小宇的歌声回荡在教学楼和操场之间。

我不忍心打扰他们,默默地离开了。

【阿宝导读】

构思角度巧妙,从排练时的歌声这个切入点来写“调皮鬼”刘小宇身上其实也有闪光点,那就是集体荣誉感强。此外,注意体会结尾的妙处。

◎红薯里的爱◎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六年级 刘梦莹

“丁零零——”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清晨的美梦。我揉揉蒙眬的睡眼,耳畔传来爷爷熟悉的话语:“孙女,今年家里种的红薯熟了,你最喜欢吃了……”爷爷滔滔不绝地在电话那头讲着。“不了,我作业还没完成呢,等下周吧。”我大声地说着。几天以后,那铃声又在耳畔响起。未等我开口,爷爷就跟我抱怨道:“唉,孙女,你一直没回来,我把那几个大红薯留着没挖,想留给你吃,没想到被偷走了。”爷爷的话语中充满了惋惜与无奈,我却不耐烦起来:“爷爷,你以后别总为这事儿打电话,我忙着做作业呢!”爷爷的抱怨声戛然而止。许久,他挤出两个字:“好吧。”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3)

祖孙乐(图文无关)

时间过了好久。有一天放学回家,我收到了爷爷寄来的红薯和一封信。红薯用麻袋装着,打开麻袋,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这种味道长久未闻,竟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再定睛看那一只只红薯,每一只大小相似,且擦得干干净净。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爷爷在信里写道:“孙女,你很久没回来了,红薯都受潮长了芽,我挑了最好的给你,因为爷爷知道你最喜欢吃红薯。乖孙女,我知道你学习忙,但有时间回来看看,爷爷真的好想你……”信读至此,我鼻子已发酸。我仿佛看见爷爷用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不停地抚摩着红薯,黝黑的脸庞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微笑,他仔细擦拭着每一个斑点,每一块污垢。此时泪水浸湿了我的眼眶,蒙眬中,红薯的清香伴随着爱的味道涌进心田。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4)

“爸,周末我们回去看爷爷吧!"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他似乎一下明白了我的心思。

那红薯里爷爷的爱,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亲情。生活中,我们一直在不断追求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阿宝导读】

红薯,再普通不过。为了让孙女吃上新鲜的红薯,爷爷在几次三番的电话中提及,然而未被孙女“领情”。时隔多日,寄来的红著是精心挑选的,随同寄来的家书更是朴表中见真情。注意体会第二段中的显红文字,感悟细节与想象的妙用。倒数第二段“我”和爸爸心照不宣,从中不难有出亲情总是相通的。

这让我想起上届寒假班时讲的一篇例文《围墙边的玉米》,先摘录如下:

围墙边的玉米(节选)

我家住一楼,离阳台不远的地方就是小区的围墙。奶奶帮我在围墙边种了两棵玉米。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5)

每天,奶奶都会到围墙边帮我打理它们。过了几天,玉米长出了嫩芽。一个月后,玉米已经长到和我一样高了,叶片越来越宽。

……

六一节那天,下了点毛毛雨,奶奶从阳台边的台阶走出去的时候,脚下一滑,扭伤了脚踝。因为乡下空气好,还有爷爷照顾,奶奶执意要回乡下去调养。奶奶走的时候,对我说:“天气越来越热了,围墙边太阳太毒,有空给那两棵玉米浇浇水松松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

转眼暑假来了又走了,又要开学了,我才想起围墙边的两棵玉米。我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拉着爸爸去掰玉米棒子。来到围墙边,我傻眼了。那两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棒子空瘪瘪的。

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奶奶,她和爷爷不就像这两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吗?失去照顾的他们也一天天在枯萎老去……

我对爸爸说:“爸,我们周末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吧。”

【阿宝导读】

小作者由因为失去照顾而枯萎发黄的两棵玉米想到了独自在乡下生活的年迈的爷爷奶奶。失去照顾的他们也一天天在枯萎老去,就像两棵被我遗忘的玉米。这种独特的感受源自于小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引发人们对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

◎起风了◎

泰兴市南沙小学六年级 董鑫

风雨中,总有一个身影,一种声音,留在我心的深处。

——题记

春雨洒落大地,万物复苏,我被那美妙的鸟鸣声叫醒。我牵着奶奶热乎的手,喝着她煮的粯子粥,粯子粥拌上榨菜,那味道绝了!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6)

上学的路上。奶奶一直唠叨者:“衣服暖和吗?不冷吧?有没有吃饱哇?红领巾拿了吗?……”“嗯,拿了,奶奶。”我敷衍地回答道。

一股寒风来袭,奶奶赶紧用身子帮我挡住,生怕我凉着。路上,她发现了一颗桃核,欣喜地捡了起来,说要回家埋在家门口,希望它在来年的夏天高大茂盛,能让人乘凉。

晚上回到家,爷爷脸上满是笑容。他瞟了瞟日历,原来快到奶奶的生日了。我也想为奶奶准备个礼物,买什么好呢?妈妈的围中戴了几十年了,又旧又破,早该换了,于是我给奶妈买了一条红色的厚围巾。买礼物回来时,家门口,她正倚着墙剥着花生,看见我便笑容满面。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7)

祖孙乐(图文无关)

奶奶过生日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大家都忙着吃吃喝喝,陪伴奶奶就只有我和爷爷。我将红围巾送给了奶奶,爷爷的礼物是一条粉红色花纹的裙子,那还是奶妈少女时穿的呢!收到礼物,奶奶像个小姑娘似的羞红了脸。

几年后,奶奶得了病——心梗。病情十分严重,她不能吃太硬的食物。那一天,我给奶奶煮了一碗热乎乎的粯子粥。她躺在病床上,全身无力,是爷爷喂着吃下的。我转过头,眼泪情不自禁地从脸颊滑过。

2019年9月6日,我忘不了的日子。在那个秋天,奶奶躺在床上,说话都困难,我喊了一声:“奶奶。”“嗯。”她轻轻地应了一声。

她离开了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我多希望能躺在她的怀里,听她讲故事,听她说往事,听她教导我。但是,永远都不会了。和她告别的时候,我摸着她那双变得冰凉的苍白的手,我的心也像被寒风吹过,冰凉冰凉……

回来的路上,那个熟悉的门口,没有了她的身影。忽然,寒风袭来,“呼啦呼啦”地吹着,却没吹到我。原来是那颗种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茂盛的桃树。我坐在桃树下,多希望夏天的时候,奶奶能和我一起乘凉。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8)

从那以后,我从未在爷爷的脸上看到过笑容。他几乎每天都戴着一条红围巾,戴着它看电视,戴着它做饭和遛弯儿。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奶奶,我多么希望是我为您遮风挡雨……

【阿宝导读】

粯子粥,苏中一带的地方小吃。作者开篇用味道唤醒记忆,进而通过写奶奶和自己相处的一个个温暖瞬间,每一帧都是那般平常却又暖心,而奶奶的病逝则成了作者永远的心头之痛。奶奶曾为我遮风挡雨,我却无法为奶奶多尽孝道,让人生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

◎他笑了◎

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五年级 秦雨芮

“新年到,小朋友们开口笑。要问为何笑哈哈,荷包鼓鼓放钞票。”

每年正月初二,我们全家都会到外公家拜年。外公家的小院迎来送往,欢笑声、祝福声从没间断过。今年,那个身穿白色棉衣、水蓝色牛仔裤的男孩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他的脸圆嘟哪的,红红的,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小酒窝。他双手抱着一个写着“福”字的纸袋子,小步跟在大人后边向小院走来。

我撒开妈妈的手,跑过去好奇地问他:“你抱的是什么?”“这是我送给秦爷爷的新年礼物!”他把纸袋子抱紧了些,小声地答道。“你口中的秦爷爷是我外公吗?我能看看你的礼物吗?”我边看着他问话,边伸长脖子往口袋里探了探。他抿着嘴,黑溜溜的眼珠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我们来到小院的木桌旁,他伸手将一个玻璃瓶子从纸袋里面拿了出来。透明的瓶子里装满了一颗颗手工折的小星星:红的、蓝的、粉的、紫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哇,好漂亮啊!”我惊叹出声。他举起玻璃瓶摇了摇,颜色各异的小星星跳起了欢快的舞,哗啦啦,哗啦啦。“这是我亲手叠的一千颗星星,可以实现秦爷爷的愿望!”我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忘掉了呼吸。一千颗星星,这得叠多久哇!他为什么要折星星送给我外公呢?我提出疑问。他看了看星星,望着我说道:“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小区被封了,是秦爷爷无私地帮助了我们。他把自家种的粮食蔬菜送来了我们小区。我们都很感激他。”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9)

是呀,外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种了很多的瓜果蔬菜。每次到外公家,我们总会塞了满满一车食物后,心满意足地回城……

“这是什么呀?”不知什么时候,桌旁长凳上蹲了一个小弟弟,他一边盯着小星星不眨眼,一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想去抓玻璃瓶。男孩看了看他那可爱的小样儿,又低头看了看玻璃瓶,轻轻摸了摸瓶身,转向小弟弟回答道:“这是我叠的一千颗星星。你要小心点儿哟!”他像呵护至爱的宝贝一样叮嘱小弟弟,并把玻璃瓶推向小弟弟。小弟弟乖巧地点点头,抱着玻璃瓶转来转去地看,小脸笑得像一朵初放的花儿。

“砰”的一声,玻璃瓶顺着桌沿摔在了地上。五彩斑斓的星星如同烟花一样四散而开。所有人都愣住了,男孩更是不可思议地看着地上的星星,眼中迅速泛起泪水,鼻尖微微泛红,嘴巴半张,身体轻轻地颤抖起来。小弟弟也慌张起来,“哇”地哭出声来。男孩晶莹的泪滴也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下来。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10)

这时,大人们围了过来。外公了解情况后,来到男孩面前,伸出手臂轻轻地抱住了他。男孩一愣,下一秒控制不住,在外公怀里放声大哭。外公慢慢拍着他的背安慰道:“我很喜欢你的礼物,谢谢你,好孩子。”男孩的哭声小了些,缓缓抬头望着外公。“你不是说这是许愿星吗?我现在就许愿,如何?”外公说完,用手摸了摸男孩由于哭泣而涨红的脸。“嗯。”男孩哽咽着应声。外公环视了小院一圈,笑着对大家说:“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11)

男孩不出声,好似想了一会儿,重重地点点头,咧开嘴笑了。

【阿宝导读】

千颗星,万般情,为了感念疫情封挖期间,秦爷爷送给大家的粮蔬,小男孩折了一千颗星星来感念恩情。文末的情节让人读来感动。

◎你好,猫婆婆◎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六年级 陈曼妮

我们离它们很远,只有你离它们很近很近,是那种近得可以感受到彼此心灵的近……它们,是一大群流浪猫;你,是一个古稀老人,我们都亲切地叫你“猫婆婆”。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12)

印象中的你,总是穿着一套朴素的休闲服,洗得发白的围裙上挂满了或花或白的细毛,那是“毛孩子”们在你怀里撒娇留下的纪念;瘦削的脸庞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反而让你看上去更加慈祥,深陷在眼窝里的一双眸子映着善意的光芒,让人感到温暖……

每天,沐着朝阳,披着夕阳,你挎上竹篮,竹篮里面水远装着新鲜的猫粮,篮子上系着的铃铛“叮当——叮当——”仿佛一声声温情的呼唤,响遍小区的每个角落。你总把每个猫粮盘装得满满的,欣喜地看着那些小家伙津津有味地吃得心满意足……它们跃进你的怀抱,脑袋抵着你的额头:你好,猫婆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你行礼。这时的你,每一条皱纹都含着温柔与爱怜。

很少看到你有清闲的时候。你找出木板、棉垫,又开始为猫儿们搭建新的安乐窝。在假山上、灌木丛里,你一忙就是几个钟头--不断调试小窝的位置,让小窝尽可能遮风避雨;挥动小锤,叮叮当当,一钉一铆都砸得结实……你那双“烙”上渔网纹的手,除了裂口就是沁进肌肤的污渍。铺在窝里的小毯子,都是你细针密线亲手缝的,似乎这样就能缝进去阳光,让猫儿们幸福地拥着暖阳……

“喵——”你好,猫婆婆!满脸疮痍的老猫“八月”又向你走来。它是去年夏天来到这里的流浪猫,因为得了严重的口角炎,嘴角不时流淌着浓稠的口水,当时无法进食的它已经奄奄一息,有人劝你放弃收留它,你却毅然决然地把它送到宠物医院,手术和康复治疗花去了你将近一个月的退休金。你让它住在花坛旁的小窝里——那是离你最近的地方。每天你把细软的猫粮、冲泡好的羊奶粉端到八月面前;你把它抱进怀里,用小梳子为它理毛,一簇一缕梳得那样仔细,像是给自己心爱的小孙孙梳头……八月就这样静静伏在你的怀里,安适地眯起笑眼。其实,你温暖的怀抱何曾拒绝过任何一个毛孩子?患了肠炎的跳跳,被树枝砸伤腿的欢欢,还有那些你用针管注进营养液喂活的猫崽儿……你拯救了一个个羸弱的生命,因为爱与坚持,狰狞的病魔也却步不前。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13)

十几年的坚守,许多初生的小猫咪来到了你身边,拥有了幸福温暖的家;还有许多老猫安详地离开了世间,虽然它们走得很远很远,但它们曾被温柔以待的心,却始终和你很近很近……

十几年的坚守,也让我们懂得,世间的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与呵护。

夕阳的余晖又把你提着竹篮的身影镀成了金色,那群可爱的毛孩子正迈着欢快的步子向你奔来——

你好,猫婆婆!

【阿宝导读】

十几年的不离不弃的坚守,十几年如一日的呵护关爱,收养流浪猫的猫的“猫婆婆”节衣缩食只为给流浪猫们一个安稳的庇护所,尤其是照顾流浪猫“八月”的内容读来更是令人感动。这让我想起人教版上的一篇旧课文《老人与海鸥》。这些老人对动物的善待做到了几近倾其所有,满满的都是爱。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14)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约来到翠湖时,海鸥正飞得热闹。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您给海鸥取了名?”我忍不住问。  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  “您认得出它们?”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脚!老沙!起来一下!”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文学作品《老人与海鸥》来源于真实故事:一位老人吴庆恒,为了喂食海鸥,每天徒步二十余里到昆明的翠湖,去给他心爱的海鸥送吃的。老人和海鸥成了朋友,也成了翠湖的一道风景。后来老人去世了,好心的人们为老人做了一尊雕像,安放在翠湖边,好让老人永远望着他的海鸥。这尊雕像叫做"海鸥老人"。

每年的冬天,昆明的翠湖都会迎来大批的迁徙的海鸥。这个时候,总有一位老人,每天徒步二十多里从城郊到翠湖带一些自己买来的面包,去呵护这些美丽的海鸥。 老人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很善良的眼睛,肩上挎一个自制的泛白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喂海鸥的食物。他总是微笑着凝望眼前飞上飞下的海鸥们,给它们食物吃。据老人讲,这些海鸥是通人性的,当一只海鸥受到伤害的时候,它会用凄厉的叫声呼唤其它的海鸥离开。曾经有一个海鸥,因为游客的抓捕,导致骨折,老人很小心地呵护着这只受伤的海鸥,从1992年起,老人每年都能看到这只受伤的海鸥来昆明,仿佛,海鸥很惦念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飞临昆明,也是一种探望纪念吧!

来公园游玩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知道老人的家境,只是听他自己说每一个月只有308元的退休金,而他要用其中的二分之一给海鸥们买吃的东西。有的时候,由于老人病了,每月自己的开销多了些,给海鸥们买东西的钱就少了,于是,老人就去饭馆里捡拾别人丢掉的东西,用他的话说就是穷人要有穷办法。

云南电视台的记者们知道了老人的情况,请老人讲述自己和海鸥们的故事,老人很激动,也许是寂寞太久了,看着老人激动忘我地讲解,心里升起了莫名其妙的伤感。到最后,记者和老人约好要带记者们去看海鸥晚上栖息的地方,那是海鸥的一个临时的家。临别之时,老人一直很客气的道别,连说了几个再见和谢谢,最后竟然摘掉了帽子对镜头和记者朋友们道别,那种客气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涵养和尊贵。 隔天约见的时间到了,老人并没有赴约。 又隔了几天,作者忽然见到了老人,老人低着头,精神萎靡,他坐在滇池水边的石凳上,很沉静,用手无力地把面包伸向海鸥。记者问老人情况,老人的声音很低,很安详地告诉记者,他这几天病倒了,几天只吃了一碗面条。过了一会,老人说他很累,想回家休息。夕阳中,留给人们的是老人蹒跚的背影。

又过了一些天,年轻的记者朋友们很挂念老人,经过了很多打听,终于知道了老人的家,等走过弯弯曲曲的巷子,听到的却是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经询问才知道,老人的名字叫吴庆恒,是早年西南联大的学生,建国后受到了政治的迫害,没有了家庭。老人一生孤独,海鸥成了他孤寂晚年的唯一朋友。 后来昆明的人渐渐知道了海鸥老人的情况,由护林局组织自发的捐款,塑了一尊老人与海鸥的雕像,依靠在滇池,微笑中若有所思。这算是对老人的告慰。纪念海鸥老人-----吴庆恒先生。如果有来生,希望他永远拥有微笑,不让他像以前那样孤独。

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含金量(万校创新作文大赛佳作导读)(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