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里读到一篇文章《教师是教育创新的最大阻力》。作者是上海某学院的一名大学老师。作为一线教师,颗粒读完此文,对文中的部分观点确实不敢苟同,或者说不能接受,现就部分言论将自己的感受分享如下:

教师职业你怎么看待(教师更像既得利益者)(1)

1.原文:从全世界范围看,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往往具有反创新情愫。我们创新社会所需要的有创新特质的人,往往就不是老师所喜欢的。我们的学校、教师最大的问题,是保守治学,治“过去之学”。

颗粒儿:教师怎么反创新了!又怎么不喜欢有创新特质的人!教师教学的内容是国家规定的书本教材,而书本教材不教“过去之学”,你还让教师自己去创编新的教材吗?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一直再努力。

再说在这个仍然“以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现状下,考试大多考的不就是“过去之学”的书本知识吗?还有,在有些地区,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区域都推行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流程、教学时间都掐的死死的,还叫教师怎么创新?在现实中,教师更多的是被要求不折不扣的落实。至于怎么创新?貌似根本是教师的事儿。要说真正创新,高校应该首当其冲。

教师职业你怎么看待(教师更像既得利益者)(2)

2.原文:从中国实际情况看,教师比学生、家长和官员更像既得利益者。相对于普通教师,教辅人员、校长院长、教育行政官僚们似乎更像正常人,而天天盯着眼前且不满现实的那些教师呢,其实更像一个既得利益者。

颗粒儿:看到这句话,估计大家惊得眼珠子都能掉下来!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喊了多少年了?为什么大家一直对评优选先、绩效工资、职称评审等牵扯利益的事怨声载道?就连温文尔雅的女教师都因评职问题站在桌上大骂校长。为什么会这样?这些问题的原因作者搞清楚了吗?到底谁是既得利益者?

教师职业你怎么看待(教师更像既得利益者)(3)

3.原文:从行业分布来看,似乎找不到比教师更加安逸的群体了。很少有像教师这个行业,他们的朋友和生活圈子,就只有教师。教师的朋友是教师,这是一个很奇特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他们更加安逸和圈子狭小。

颗粒儿:说教师圈子狭小,这是事实。但说找不到比教师更加安逸的群体了,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争着眼睛说瞎话。看看教师每天的作息时间,上班“披星”,下班“戴月”。再看看教师的工作,肩负的是“亿万家庭的希望、整个国家的未来”,容得下半点儿懈怠吗?

没有像“神”一样的爱心、像“海”一样的耐心、像“天”一样的责任心,能担得起吗?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x种有意识”的人(如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包括作者所说的创新意识等等),同时还要干好“N样有意义”的事。

除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改作业、讲作业,辅导学生,教育学生等分内工作外,还得干好其它诸如填表册、抄笔记、写体会、补资料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重要事情”。教师倒想安逸,做梦吧!

如果说教师这个群体最安逸的话,那么只能把“辛苦”一词由“安逸”的反义词颠覆为近义词了!

教师职业你怎么看待(教师更像既得利益者)(4)

4.原文:抱怨和能力撕裂,成为教师不敢面对自我和现实的最大问题。教师也许是这个社会群体抱怨最多的群体了。教师的抱怨,往往来自于对院长、校长以及对社会待遇的想象和意淫。

颗粒儿反驳:不是想象和意淫,是现实。教师为什么要抱怨?一方面来自教育内部的各种跟风复制、标新立异的“折腾”,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外界对教师的各种推责、压责、指责、追责。

最近网络上有一句话戳中了教师的痛点,说学校是无限责任公司,教师是全职保姆(或全能孙悟空)。教师也不想活在抱怨之中,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也有正常人的需要,教师的情感也需要发泄。

教师的需求无非就是一加(加上与教师实际工作相符的酬劳)一减(减掉与教学无关的事),从而让教师无生活之忧而安心教书,无杂事干扰而静心育人。

教师职业你怎么看待(教师更像既得利益者)(5)

最后,颗粒儿想说的是:教育需要创新,也需要坚守,更需要反思。需要在坚守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前行。面对今天的教育现状,教师固然需要反思,但把阻碍教育创新阻力的板子打在教师头上是极为偏颇的,更是有失公允的

在此,颗粒儿弱弱地恳求:如果你关心教育的发展,关注孩子的成长,就对教师多点理解、多点支持吧!别再想当然的意淫教师了!

颗粒儿的话说完了,大家是不是也有话想说,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