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做什么祭祀灶王爷(怎么祭拜灶王爷)(1)

小年 (传统节日)由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的说法,就是说凡是有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家都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

小年做什么祭祀灶王爷(怎么祭拜灶王爷)(2)

还有一个说法是“官三民四船家五”, “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腊月二十三祭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大都在腊月二十四祭灶;“船家”即指水上人家,一般会在腊月二十五举行祭灶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变,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南方则习惯在二十四日过。特别指出的是,在南京地区,小年指的是元宵节。西南云贵川地区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区把正月初一作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在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祭灶、扫尘、贴春联等。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2019得1月28日(腊月二十三)为北方地区认同的小年节日。1月29日(腊月二十四)为北方地区认同的小年节日,大家要记清楚了哦。

小年知识解读

节日习俗

祭灶王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灶王爷的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神、灶君、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王菩萨、九天东厨烟主等,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专司饮食之神,也是“一家之主”。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有祭灶神的习俗。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礼记·礼器》云:“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意思是说,老妇要祭烧火的灶,祭则有神。老妇以瓶为尊盛酒,以盆为簋盛食,以祀灶神。

祭灶的供品首先是甜品,一般都用又黏又甜的食品,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等。

为什么要用这些呢?

原因在于灶王爷住在人间巡视的过程中,让身边左右边随侍的神童,一位捧“善罐”,一位捧“恶罐”,随时将每一家人的言行记录保存于罐中,等到年终小年这天就上天向玉帝报告。

玉皇大帝再根据灶王爷的禀告,对这家人进行综合对比评判。

比如,不孝敬父母、做恶多端的人和家庭,可以在寿命上折寿100-300天不等。

比如乐善好施,孝敬父母,长幼有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功多者,3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3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总之,灶王爷的这些汇报,都将成为玉帝拟定对每一家人下一年的吉凶祸福的运程的前提条件和依据。

所以,民间用这些甜食上供祭灶,目的是要塞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回天庭时和玉帝多说些好话,即“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表达了人民对避凶趋吉的美好愿望。

当然,祭灶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的供品就是酒。人们用酒涂在灶王爷的嘴巴上,意图很明显啊,给灶王爷喝好酒醉他个五迷三罩的,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少向玉帝打几个小报告……可见民间老百姓一直到现在都很调皮啊,没有好好惩恶扬善,老用小聪明糊弄自己也糊弄神仙啊。

不过,人无完人,谁能保证自己这一辈子不犯错呢?屠夫都能瞬间立地成佛!相信我们如果保持向善向生的立场,恭敬天地鬼神,相信心诚则灵的能力感召,相信新的一年里,一定会越来越好,不是吗?

至于怎么拜祭灶王爷,还是那句老话:心诚则灵!有条件可以灶台上摆齐供品,三牲祭品(猪居中,左鱼右鸡)摆放中间,然后各色甜食供于俩侧,再把酒水摆放在供品俩侧。还可以在灶台俩侧贴一对联:

上天去多言好事

下界回宫降吉祥

横批:一家之主

一切准备完成后,家里主事管事的开始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王爷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第三次进酒之后,将旧有的灶王爷像撕下焚烧,代表送灶王爷上天,仪式便完成了。

焚烧时可用再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王爷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王爷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

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祈祷灶王向玉帝奏报这家一年来的种种善事,不讲坏话。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送走灶王爷后,可别忘了除夕夜再把灶王爷接回来,谓之“接灶”或“接神”。接灶王爷的仪式较为简单,只需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王爷纸马或点燃一盏新灶灯即可。

总之,无论是送灶王爷上天还是接灶王爷回来的祭灶仪式,其实都是人民对天地神赋予的五谷杂粮及一切自然馈赠给予的感恩心和对自然法则存在的恭敬表达。

若是家里的灶台不具备这些条件进行祭拜,也没关系,简单些,摆些糖果和酒在厨房灶台旁边,点上一盏酥油灯,诚心诚意跟灶王爷说些感恩的话,诚恳说出自己的不足,表达自己来年会改掉坏毛病,也不是不行。

灶王爷也不会怪罪,有心做总比没心做强!

人,活得有仪式感。《小王子》里说,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让我们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学着继承仪轨、尊重、规矩,感恩……并将中国文化优雅自然地传承下去,在祭拜的过程生,容易,活,不易!且过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