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时期,爱情歌曲是没有的,情感电影也没有,黄梅戏、粤剧、评剧、京韵大鼓、河北梆子等等地方戏剧,同样非常萧条。唯有京剧一枝独秀,大街小巷都在唱京剧,反映时代风貌的电影,一样是往京剧上靠。

谁还记得文革期间(谁还记得文革期间)(1)

这样一刀切,力度很大,说实话,京剧是国粹,应当得到传承发扬这没错,但发展京剧,就压抑其他戏剧艺术形式,这显然是不好的,所以,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逐渐就恢复了众多戏剧的表演,京剧的地位也摆到了正确合适的位置。

谁还记得文革期间(谁还记得文革期间)(2)

《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和座山雕的形象,非常鲜明耀眼,杨子荣那怒眉倒立,英姿飒爽的表演,震撼人心,座山雕的悍匪风貌,能吓哭小娃娃。

《奇袭白虎团》,这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京剧,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智勇双全,克服困难,用智谋取胜的英雄故事。

《红色娘子军》、《海港》,《龙江颂》,还有这三部戏,称为八大革命样板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