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海,什么是蓝海?

作为畅销的管理著作《蓝海战略》,本书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蓝海、红海”的概念。

作者说:

“现存的市场由两种海洋所组成:即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现今存在的所有产业,也就是我们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

作者认为:在红海中,每个产业的界限和竞争规则为人们所知,在这里,随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利润和增长的前途也就越来越黯淡,残酷的竞争也让红海变得越发鲜血淋漓,与之相对的是,蓝海代表着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代表着创造新需求,代表着高利润增长的机会,尽管有些蓝海完全是在已有产业边界以外创建的,但大多数蓝海则是通过在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

还有一句话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在蓝海中,竞争无从谈起,因为游戏的规则还未制定”,我认为,制定游戏规则恰恰是创新企业在变革环境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供给都超过了需求,在日益萎缩的市场中为份额而战,虽说是必要的,却不足以维持企业的上乘表现.企业需要超越竞争这一境界.它们必须开创蓝海,以抓住新的利润和增长的契机.

关于红海、蓝海、互联网思维,流传着这么三个经典的段子:

1,昨天在香格里拉门口停车,看见一个车位,这时有辆迈巴赫要停进车位。我走上前敲了敲他玻璃,甩出去一百块钱对他说:”这个车位我看中了,你去别的地方停!” 他觉得我小看他了,冲我脸上甩来十几张一百的叫我滚一边儿去。 后来,我又如法炮制…妈呀,一晚上我竟然赚了两万多。这就叫蓝海。

2,我把自己的赚钱经历上网了,大家都在转发,一下子有许多人都想学习我,如法炮制。这时候,满大街都是手持一百元钱的人,他们都在找寻找车位的豪车。这就叫红海。

3,看到这么多人拿着一百元在街上转悠,我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我租一辆豪华迈巴赫车开到大街上,冲着这些手持一百元等豪车的人开过去。这时候,谁递过来一百元要我让车位,我就直接收下他的一百元.......不说了,又一个手拿一百的人过来了…...这就叫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

现在的互联网还有什么蓝海(什么是红海什么是蓝海)(1)

“互联网思维”是2013年最火的一个词,从门户到垂直到web2.0,再到微博微信,再到自媒体,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不断的迭代,互联网思维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1、去中心化,人人都是自媒体

“互联网思维”脱胎传统互联网,这个时代的新生儿表现出强大活力。

从传统媒体时代开始,信息的流传是有关键节点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信息的关键节点很明确,控制也很方便。监管部门一声令下,不愿意让人看见的信息就消失了,除非手抄本,手抄本也很容易顺藤摸瓜。即使到了互联网时代,各种新闻门户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还是很明确,加上搜索引擎关键字的导入控制,互联网信息传播节点的垄断依旧很强,依旧可以通过控制住传统媒体端和重点网站来操控舆论。

现在的互联网还有什么蓝海(什么是红海什么是蓝海)(2)

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很明显,就是单纯消除或者控制信息的难度显著提升,要么借助于行政权力,要么付出更大的成本(例如对百度关键字的买断和消除,费用很高),因此互联网时代对于信息的操控初现了变化,就是信息对抗战,通过散布对立性信息或者虚假信息来模糊事实,让用户无从判断,水军、刷榜之类的出现证实了这一做法有效。所以当互联网时代进入到twitter和facebook时代,中国的同类网站兴起之后,水军的疯狂成为初期无法遏制的景象。在信息传播节点完全被打碎的情况下,就连传统的行政管制都失去了大半威力,更无须说花钱控制信息流通节点。因此面对新的信息流通模式,如何取信于用户,获得用户的好评,过去那种集中火力轰大门户,传统强势报刊媒体的做法基本失去了作用,适合去中心化特点的各类红人、大V的出现适逢其时,所谓的“自媒体”说法就此流行。

2、快速精准,第一时间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以前获取信息的方式一般是通过电视、纸质报道,再到后来的门户网站,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人民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获取信息方式单一、被动,要想学习了解相关信息可谓是非常难,因为那时候网络不方便,就算网络方便了积累的资源也十分有限,而到了现在,互联网上积累的大量的知识财富,不关事什么时候的新闻,什么类别的知识,只要你想知道的,在网上基本都能找得到。微博的流行,让你和明星零距离互动,实时了解明星的最新动态,了解身边发生的最新娱乐新闻,公众号等一些移动自媒体的崛起,让用户可以“躺着”获取到自己想要知道的某个信息资讯,这得益于新媒体的“精准推送”,你只要关注了某个媒体,便以后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发布的信息,并且是第一时间送到你的手上,你在无意间浏览了某个文章,移动平台便记住了你的兴趣爱好,下一将同类型的文章送到你的面前,完全不用自己再搜索,在精准推送的后面涌动的精准营销、精准的广告推送机制,将用户最感兴趣的广告推送上来。

现在的互联网还有什么蓝海(什么是红海什么是蓝海)(3)

3.情感品牌

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化,带来的副作用是公信力的缺失,既然人人都有发言权,大家都可以7×24模式的传播自己的观点,那谁说的更有道理,谁更具备说服力,对用户来说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微博时代的方韩大战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样本,在这个事件中,双方发言的对与错,道理和逻辑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情感上用户更相信谁,由此我们看到了一场没有结果的信息对抗。

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来说,也是如此,只要你做的不是差到令人发指,能有一些打动用户情感的包装特色存在,例如小米手机的“青春发烧”、极路由的“自由”、360的“挑战强者”,就一定有一群认同这些价值观,进而认同你产品的群体跟上来。这是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核心思维。其他诸如用户体验、免费运营等,都是表面的手段而已。

现在的互联网还有什么蓝海(什么是红海什么是蓝海)(4)

中国互联网元老、宽带资本田溯宁说:未来的企业要互联网化,每家企业都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在未来不用互联网方式来思考问题,就没办法在社会展开竞争。

这里说明一下: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