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收音机评论译介

一、事出反常,肯定我国的收音机

近日,我在翻译老外玩家丹·罗宾逊关于伊顿新品收音机的文章时,发现了一个反常之处,这位从前一贯挑剔、贬多于褒的资深玩家竟然肯定了我国的德生收音机。

在国外收音机爱好者圈里,丹·罗宾逊可以说是大有来头,这位资深玩家向来毫不吝啬对收音机缺点与不足的揭露,但对评测机型优点的论述却着墨很少,称得上是一位辛辣的评测者。

德生收音机对外观造型有什么看法(挑剔的老外肯定了我国的德生收音机)(1)

伊顿E1收音机

当前,很多国内外收音机爱好者都在急不可耐地等待新版伊顿E1,也就是所谓的伊顿精英Satellit的面世,丹·罗宾逊也不例外。在期待之余,他表达了一丝丝忧虑,就是这个新品收音机最终能否满足大家的期待,对此,他特别强调:“在质量控制方面,伊顿公司‘足以让政府满意’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多年来德生一直在设定更高的标准。”可见,在他眼中,如今德生收音机的质量控制要高于美国本土的伊顿公司。

二、如何看待针对国产收音机“低价低质”的评论?

这几年,我在翻译老外的收音机评测文章时,经常看到老外吐槽我国的收音机质量差,用不了多久就出各种各样的小毛病,要么就说性能赶不上某个德国、美国或日本收音机。

德生收音机对外观造型有什么看法(挑剔的老外肯定了我国的德生收音机)(2)

价格实惠的凯隆收音机

每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换作任何一个有着正常爱国情怀的朋友来说,心中肯定会起一些波澜,不可能视若无睹或一笑而过。然而,真实的经历告诉我:某些国产收音机价格确实低,质量也确实差一些。比如我曾用过的几款凯隆收音机,全新全套的价格才20多元,甚至比不上烟民的一盒烟钱。在价格上,实惠到家了,可是性能与可靠性却一言难尽。强台镜像频率遍布整个波段、调频信号窜入短波波段、各种啸叫和信号漂移、调谐手感差、音量电位器容易出问题等。

看着上述铁一般的事实,我有时在想:为什么厂家还在浪费宝贵的自然资源生产这些“垃圾”产品呢?为什么凯隆还能坚挺这么多年没有破产?为什么这个厂家被认为是中国最赚钱的收音机企业?为什么……

其实,背后的答案也很简单,市场需求影响产品价格,产品价格又影响成本投入,成本投入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我国的消费市场太庞大了,不同消费水平的商品都有一个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做支撑。价高质高的商品大有市场,很多富豪专门跑到国外买手表、包包等奢侈品;低价低质的商品也销路很好,二元店、路边摊都是人头攒动。

德生收音机对外观造型有什么看法(挑剔的老外肯定了我国的德生收音机)(3)

德国根德S650收音机

就拿收音机来说,部分玩家只玩高档高价的德国或日本收音机,正眼瞧一瞧国产收音机就算他输;但更多的用户是为生计犯愁,肩扛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巨大压力的普罗大众,生活中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用钱的地方太多了,留给收音机这个可有可无的日用品的钱实在太少了。很多人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只能拿出二三十元买一台收音机,如果你是厂商你会怎么做?无非两种选择,第一,坚持走高价高质路线,但大概率产品在短期内难以打开市场,资金链压力很大,搞不好就资金周转中断、停产甚至破产;第二,迎合市场需求,降低价格,压缩成本,企业能活下来,但质量会缩水。我想如果不是赌徒,大多数人会选择较为稳妥的第二种方案,先活下来,让企业收益更好看一点儿,然后再拿出一些资金投产高附加值产品。

德生收音机对外观造型有什么看法(挑剔的老外肯定了我国的德生收音机)(4)

日本索尼CRF-320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消费者的一些过高心理预期也会让物美价廉的收音机躺枪,错被打上低价低质的标签。

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有类似的心理体验:下单时,感觉商品哪儿都好,完美匹配自己的需求,想象着到手后的各种使用场景;可是真正收到并用过之后,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心理落差,失望大于期望,忍不住会发一发的牢骚。

德生收音机对外观造型有什么看法(挑剔的老外肯定了我国的德生收音机)(5)

德生R909收音机

还是以德生收音机为例,在美国,德生R909和R9012这两款收音机的售价在22美元左右,美国人平均月工资水平大约4000美元。说它们是妥妥的普及型收音机一点儿都不为过,更夸张一点儿也可以称作“地摊机”,就是那种买来随便用,用坏了、摔了、碰了、丢了都不心疼的收音机。说实话,这两台机器在这个价位上可以说是良心机,物美价廉。但一些美国玩家却期待它们有170美元左右的索尼7600GR收音机的做工质量与接收性能,显然有些不切实际了,好比你买了一辆比亚迪F0却期待它有兰博基尼的驾乘体验。

总之,我们要结合自己实际付出的购买力和收音机自身的定位来看待一台机器。

三、脚踏实地,时光不负苦心人

再回到开篇,纵然伊顿是美国本土品牌,但你在质量上打哈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有瑕疵的产品推向市场,消费者必然不买账;纵然德生是外来品牌,但只要你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美国消费者照样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脚投票去支持你。

德生收音机对外观造型有什么看法(挑剔的老外肯定了我国的德生收音机)(6)

德生H501高端收音机

早些年,以德生为缩影的中国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活下去,不得不把自己产品贴牌外国商标投放海外市场,试问哪个老板不想倾心打造自家品牌?哪个老板永远想给别人做嫁衣?没办法,自身实力弱,又面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只能勉为其难同意贴牌。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进步,不甘于平庸,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人培训、严抓生产和质检各个环节、用过硬的质量品质说话,用户心中自有公允。

想当年,原版伊顿E1研发成功后,想让我国的德生公司代工,但是老总梁伟先生和其他工程师看过产品设计后,感觉有一些先天缺陷,即便生产出来将来也会有各种问题,弄不好会把自己的声誉也搞砸了。而后,果断拒绝了伊顿的合作意向。伊顿公司只好远走印度寻求代工厂,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E1各种质量问题连绵不断,用户纷纷吐槽,早早就停产退市了。要不是当初德生高层重视质量,推掉合作,说不定现在德生就是背黑锅的,为E1的失败全部买单。

资深爱好者都知道德生老总梁伟先生有个绰号,叫“恶霸”。这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他对自家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要求严格,眼里揉不进沙子,面色严肃凝重,时不时严厉批评几句,久而久之,大家在背后叫他“恶霸”。写到这里,我真希望我国的企业家都是严管品质的“恶霸”。

现如今,德生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呢?老祖宗教导我们,做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的小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和现在,不能代表将来。丹·罗宾逊也在文章中提到,各家厂商推出新品收音机时,第一批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品控问题,近几年他评测的多台德生收音机也不例外。显而易见,在质量控制方面,根本就没有一劳永逸,我们只能绵绵用力,弛而不息。

朋友,您同意我的看法吗?请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