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那些人生格言(夜读三国演义做人以德服人)(1)

三国演义的那些人生格言(夜读三国演义做人以德服人)(2)

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文/哲学君

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跟刘备学做人,向曹操学做事。”

刘备仁德得人心,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熠熠生辉;曹操英勇有魄力,无论现状如何艰险,他都能走出绝境。

三国演义的那些人生格言(夜读三国演义做人以德服人)(3)

宅心仁厚,以德服人

刘备出身贫贱,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最后的称霸一方,离不开他的宽厚仁义。

桃园三结义后,刘备的人生从此和关羽、张飞紧紧相连。长达几十年的岁月里,他们始终互相呵护扶持,肝胆相照。

曹操举兵攻取荆州,刘备无奈撤退,但当地百姓却甘愿追随刘备。旁人都劝刘备丢下百姓,自保要紧。没想到刘备义正言辞地回答:“夫济大事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这一举动一时之间传为佳话,但后果是惨痛的,携民撤退至当阳城时,曹操追兵赶了上来,刘备大败,妻死子散。

三国英雄辈出的年代,智慧聪颖如诸葛亮者不止一人,武功盖世如赵子龙也不计其数,可刘备只有一个。他不擅权谋心计,带兵经验也有不足,但在弱者面前,却只有他会说出那句:“吾不忍也。”

徐庶本为刘备帐下谋士,当阳长坂坡逃亡途中,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所掳,要挟徐庶加入曹操军营。此时有人向刘备建议,留住徐庶,逼曹操杀徐母,让徐庶死心塌地追随刘备。刘备没有采纳,而是放走了徐庶。

在刘备看来,徐庶不只是账下谋士,还是自己的朋友,更是一个母亲的孩子,自己不该为利益就替他人做选择。

“世事如棋局局新”,可刘备身边始终有不少文臣武将追随。他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与肯定。

“人有德行,必有福气。”拥有好结局的人,往往是有德行的人。人的一生可以没有很大的成就,可以不必像刘备那样留名青史,但一定要过得心安理得。

这一辈子,如果想要站得稳,走得远,就必须以好的德行作为基础。

三国演义的那些人生格言(夜读三国演义做人以德服人)(4)

坚毅无畏,能屈能伸

年轻时的曹操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心要惩恶扬善,涤丑荡恶。

初平年间,董卓权倾朝野,朝中大臣眼看皇权一步一步衰落,却都束手无策。唯有曹操站了出来:“为了天下苍生,必须除掉董卓,如果没有人愿意,那么我来!”结果虽不如意,但曹操也没有一蹶不振。

眼看着当时世风日下,民不聊生,曹操冷静地认识到,自己的刚正不阿注定无法力挽狂澜,只能靠征战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

一个人能扛多大的事,就能成多大的事。曹操换了一条路,重新出发。平中原,克北方,救黎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一时之间名震四方。赤壁之战,同样也是以少胜多,只是这次是曹操输了,他没有垂头丧气,反而一笑置之。

曹操的一生曲折起伏,但他留给世人的印象,始终都是豪情万丈,一代枭雄。在现实和理想的抉择面前,他没有犹豫退缩,而是以自己的方式,铸就了无悔的一生。

面对质疑他也会说:“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曹操,可是今天呢,你又看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打了败仗,失了城池,也能直呼痛快,大笑而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生或多或少总是会有浮浮沉沉,不会永远旭日东升,更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其实有浮有沉,才是最好的磨炼。

沉得住气,是在失败时保持冷静;弯得下腰,是懂得取舍,能屈能伸;抬得起头,是在逆境中,永远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历史已经远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刀光剑影、金戈铁马之中不光有英雄的厮杀,还有数不尽的为人处世的智慧。

几千年的尘与土教会了我们,做人当如刘备宽厚仁义,做事当如曹操坚毅无畏。

三国演义的那些人生格言(夜读三国演义做人以德服人)(5)

主播:佳萌

临清广播电视台主播

能够听到我的声音就是缘分,愿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生活

文章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

作者:哲学君,反思人生的问题,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灵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乐。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