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可出将入相之人(等你犯了大罪后)(1)

刘仁轨是唐朝宰相,也是历史上的名将。他先后四次拜相,为大唐立过很多战功,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尤其是在公元663年时,刘仁轨指挥了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百济联军。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让刘仁轨名垂青史,也使日本畏惧中国数百年。刘仁轨因此被后世誉为“抗倭第一人”。

今天要讲的是《太平广记》中关于刘仁轨的一段记载,颇有传奇色彩,也基本与正史吻合。

历史上可出将入相之人(等你犯了大罪后)(2)

刘仁轨是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七八岁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冏藏的相士从他家门前经过。据《太平广记》中的说法:“张冏藏善相,与袁天纲齐名”,可见张冏藏是当时很有名的相士。张冏藏无意中看见了在门前玩耍的刘仁轨,觉得十分惊奇,就特意叮嘱他的父母说:“这个小孩的骨相非常奇异,将来能做高官,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他。”

直到几年以后,两人再次相遇。此时刘仁轨的官职已略有升迁,张冏藏问他:“二十多年前,我曾在尉氏见过一个小孩,他的骨相与你类似,当时没有问姓名,不知道是谁?”刘仁轨听后笑着说:“尉氏的那个小孩正是我啊!”张冏藏说:“你今生所能达到的官职,最多不过四品。但是你如果犯了大罪,就能够官至三品以上了。”(公不离四品,若犯大罪,即三品已上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唐朝的宰相是正三品,一二品只是虚职,而且不常设,一般用于褒奖元老功臣,或者用于死后追赠。所以说,通常情况下三品已经是仕途的顶点,接近于出将入相。而张冏藏说刘仁轨可以官至三品以上,其实就是说他必定能够出将入相。另外,据《旧唐书·刘仁轨传》记载:刘仁轨在年轻时,也曾经遇见过著名的相士袁天罡,袁天罡告诉他“君终当位邻台辅”。台辅是三公、宰相的意思,与张冏藏的说法相似。

历史上可出将入相之人(等你犯了大罪后)(3)

又过了数年之后,刘仁轨出任青州刺史。当时唐高宗发兵征讨辽东,刘仁轨奉命主持海运。出航时不幸遇到大风,船队在海中沉没,损失惨重。刘仁轨与宰相李义府素来不和,李义府就趁机落井下石,怂恿高宗严惩刘仁轨。最终,刘仁轨被判死刑。

幸好有人向高宗求情,高宗也不忍杀刘仁轨,就下旨免去了刘仁轨的死刑,将他从官册上除名,“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刘仁轨便以士兵的身份在辽东效力。在辽东从军期间,刘仁轨可谓是九死一生,有很多次都险些丧命,却总能逢凶化吉。虽然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刘仁轨得以施展过人的军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

终于在公元666年时,刘仁轨因军功被拜为宰相。之后又出任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等职,死后被追赠为太尉,全都是三品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