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来例假不仅自己不舒服,就连男人也嫌弃。所以,一般女性在来例假的这个特殊时期,都不会与另一半同房。这不仅是为了女性的身心健康着想,也是为了两人的感情着想。

皇帝用膳的程序也是非常有规矩(皇帝宣嫔妃侍寝时)(1)

以上的说法是针对一般女性的,但如果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中的一员,好不容易得到皇帝的宠幸,这时候却碰上来“葵水”,那应该怎么处理呢?而且古时候对于女性的“葵水”,大家是比较避讳的,觉得这是不吉祥的预兆,遇见女性来“例假”是比较晦气的。

当然对于皇帝而言的话,就更严重了。皇帝的身子可是十分金贵的,如果让皇帝因此折寿,或是触及霉运,那这个侍寝的嫔妃下场肯定很惨,更别说去争宠了。

皇帝用膳的程序也是非常有规矩(皇帝宣嫔妃侍寝时)(2)

其实,在汉代时期,后宫的嫔妃和娘娘们会在自己来例假时准备一个金戒指戴在手上。金戒指就寓意着“经戒之”,皇帝在看到这个提示后自然就不会再宣其侍寝。

皇帝用膳的程序也是非常有规矩(皇帝宣嫔妃侍寝时)(3)

在唐朝时就又进步了,那个时候比较喜欢用推行密奏的方式。如果后宫的娘娘们来了例假,就会有专人将这封密奏递交给皇帝,让皇帝另寻他人侍寝。

皇帝用膳的程序也是非常有规矩(皇帝宣嫔妃侍寝时)(4)

到了五代十国,花样就越来越多了,有挂红灯笼的,有在胳膊上系红绳手链的。总之,就是要用各种方法来提示皇帝,自己近日身体不适,不适宜侍寝。虽然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直到明朝时,这个问题才得到相对妥善的处理。

皇帝用膳的程序也是非常有规矩(皇帝宣嫔妃侍寝时)(5)

明清两朝专门设立了一个“敬事房”,这个机构是专门负责管理皇帝的私人生活。后宫凡是有资格伺寝的嫔妃,在敬事房都有自己的记载和专门的牌子。一般在皇帝用完晚饭之后,相关的负责人就会将这些写有名字的牌子呈上去给皇上挑选。

皇帝翻到谁的牌子,谁就去侍寝。因为有呈递牌子的这个环节,所以如果有人来了例假,就可以和管事的进行说明记录,这样牌子就不会被呈递给皇帝,也就避免了不要的情况产生。

所以,办法总是想出来的。古时候的人们也是十分聪明了,这样的做法也是比较机智的,大家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