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江湖之中,常有以武会友,比武争斗之事,其中不乏世外高人,也不乏练武成魔的“武痴”。今借古人之口,说个江湖段子给您各位解闷儿。这个段子实在好看,不信您且上眼一观。

一个令人丧胆的江湖残局(老年间行走江湖之人)(1)

话说,清道光年间,江苏常州西乡有个姓郑的庄稼汉子,只因他大肚能容斗米,饭量出奇之大,故而得了个“郑大腹”的外号。

既然能吃能喝,气力自然也小不了。加之又得了高人的真传,名师的指点,拳脚上有了一定的道行。于是,他便凭借一把子力气,外加生平绝学,揽下护送客商行路的差事。此一来,收入增加,家里的日子眼瞅着一天天好了起来。

有一次,郑大腹又接了个差事,负责护送一位汉口的富商回归原籍。此一去,走得是水路,富商担心不慎“露白”,会招惹来宵小之徒,便将银两藏在几个瓷瓮之中,再用泥浆封住瓮口,认为此举可保万无一失。

说话间,船舶来到扬子江。夕阳西下,江风骤起,波浪翻天,船主告知富商,继续前行只恐遇险。于是停船靠岸,等待江面平静之后,再驱船前行。

待至夜半时分,郑大腹忽然发觉船上有动静。惊起之后,发现少了两瓮白银。慌忙出舱远望,借着皎洁月光,隐约可见有个人影在滩头狂奔,双臂平端,左右各有一个瓷瓮。

“好个大胆的蟊贼,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看来你是嫌命太长啊!”郑大腹飞身下船,急急追赶。离得近了,看清盗宝之人乃是个秃头,再看那秃头所穿的衣袍,郑大腹恍然大悟,原来是个出家的和尚。不由得勃然大怒,好你个贼秃,放着佛爷不拜,居然干起了鸡鸣狗盗的营生。既如此,今日里俺老郑就替你家佛祖教训教训你!

一个令人丧胆的江湖残局(老年间行走江湖之人)(2)

夜幕之下,一僧一俗,一个紧跑,一个紧追,身形之快,好似飞燕。每次郑大腹眼瞅就要追上,那和尚便立即再施展一层轻功提纵术,致使郑大腹急得满头大汗,也抓不着他。

跑出足有十余里地,见前面有一大片香草地,四周俱被陡峻的石壁所围。就见那大和尚纵身而入,郑大腹也随着他跳了进去。

大和尚停步在一座破庙之前,将瓷瓮放在廊下,回身看着追赶而至的郑大腹,不由得哈哈大笑:“施主,劳你金身大驾,不如先住一晚吧。”

郑大腹稳住脚步,借当头月光,上下打量。但见眼前这位大和尚,身高八尺,臂膀三停,头似笆斗,眼如铜铃,狮子鼻紧衬着四方海口。上身无扣,敞开前胸,身穿皂青僧袍,腰系一条鹅黄色丝绦。白麻布护膝高袜,脚踩一双豁嘴僧鞋。就他这个模样这个扮相,活脱脱一尊不怒自威的生铁佛。

郑大腹摸不透和尚的底细,但深知和尚并非俗类,定是个世外高人。既然和尚请自己留宿,不妨暂把怒火压制,看他究竟要耍什么伎俩。

于是,郑大腹点头答应。进到里面,左右一看,满眼斑驳景象,足见这个小庙有些年头了。和尚将其引到大殿,端来酒肉,摆在供桌之上,陪着郑大腹吃喝。

郑大腹也不客气,端起酒就喝,拿起肉就吃。边吃边打趣问那和尚:“大师父,都说出家人不食荤腥,我看你吃得可够香啊。”和尚擦抹着嘴角油渍,大笑说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贫僧戒荤不戒肉,戒色不戒酒。昔日有位义烈昭暨禅师鲁智深,不也是吃肉喝酒的高僧么?”

既然和尚这么说,郑大腹也就不再说什么。酒足饭饱,和尚将碗筷拿走,引着郑大腹到了禅房,端过一个大海碗,倒满了开水,让郑大腹喝点水润润喉咙。郑大腹一边喝水,一边环视禅房之中的摆设。禅房不大,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摆设,不过一张小床,一条棉被而已。仰望屋梁,辅板为阁,板子上有许多缝隙,黑漆漆好似一条条大蜈蚣乱爬。

大和尚说自己跑了半宿,有些乏累,嘱咐郑大腹早早休息,随即起身出了禅房。郑大腹虽然胆大,却因为摸不透和尚的底,而不敢入睡。躺在床上,睁大眼睛,加倍警惕,倘若和尚意图不轨,他便立即下手要人命!

一个令人丧胆的江湖残局(老年间行走江湖之人)(3)

尽管郑大腹强忍倦意,但就算是铁打的金刚也有乏累的时候,两个眼皮越发沉重,脑海中越发混沌。就在他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之际,忽听楼板咯吱作响,慌忙举目往上看,就见寒光闪闪,簌簌如雨,从楼板缝隙中落下。

郑大腹慌忙坐直身子,紧贴墙壁,不敢妄动一下。约摸半炷香的工夫,一切消停下来,再看地板上遍插短箭,箭头居然纷纷朝上,寒光烁烁,看得人心惊肉跳。郑大腹明白,这是和尚有意试探他的能耐,就为看他能不能在毫发无伤的情况下走出这间禅房。屋里黑漆漆,虽然有油灯,但火苗已经熄灭,随身没有引火之物,不能点燃灯芯,倘若贸然下地,一定会着了道儿。郑大腹只好坐在床上不动,待至东方渐白,雄鸡报晓之时,这才敢下地走动。用手指触碰箭头,发觉并没有想象中的锋利,郑大腹哈哈一笑,纵身一跃,稳稳地落在密密麻麻的短箭之上,随即盘膝坐下,犹如罗汉打座。

这时候,就听“咯吱”一声响,房门左右分开,大和尚站立门前,朗声说:“夜里与施主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方知施主足有些胆量。而今见施主这般‘坐蒲团’,更令贫僧佩服。”说罢,迈步进到禅房,伸手将郑大腹搀起,挽着郑大腹的胳膊走出去,打来一盆清水,让郑大腹净面之后,又递过去两张大饼。郑大腹一手一张大饼,左右开弓,狼吞虎咽。吃完了大饼,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要大和尚把那两个装满银子的瓷瓮交还给他。

大和尚微微一笑,说道:“我倒好说,我并不稀罕那些黄白之物,只爱跟高手切磋。这样吧,咱俩比试比试,你若赢了贫僧,东西只管拿走;若贫僧侥幸赢了你,哼哼——东西就归我所有。不知施主意下如何啊?”

一个令人丧胆的江湖残局(老年间行走江湖之人)(4)

“好!”郑大腹抱拳当胸,“就依大师所言。只是不知道如何一个比法?”

大和尚伸出木榫一样的粗手指,朝着石壁一指,说道:“你我露出肚皮,轮流着把背部贴紧石壁,各击对方的腹部三拳,不伤者为胜,伤者自负。你看怎样?”

“极好!”郑大腹用力一拍胸脯,“承蒙大师盛情款待,为表感激之情,就让我先来吧!”说着,一把将短衣扯掉,露出浑身腱子肉。

大和尚急忙摆手:“不可,不可,万万不可。你是客人,我是主人,自然主人在先,客人在后。施主不必多说,只管上手就是。不过咱们有言在先,你我谁也不许手下留情,要使出十成气力,咱可不兴讨价还价的。”

说罢,大和尚大步来到石壁前,敞开僧袍,露出罗汉肚,后背紧贴石壁,高叫三声:“来,来,来!”

郑大腹心说话,你个不知死的贼秃,你可知道爷爷这沙包大的拳头曾打死过犍牛,难不成你比犍牛还抗揍?有道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既然你犯贱让我打你,那我就不客气了!说时迟,那时快,就见郑大腹一步到了大和尚面前,高叫一声:“得罪了!”话音未落,一拳打出。拳似流星,快似闪电,不偏不斜,正中大和尚的小腹。本以为这一拳能把大和尚肚子里的牛黄狗宝全打出来,结果拳头好似撞在铁板上,又疼又酥又麻。而大和尚气定神闲,岿然不动,真不愧是铁罗汉。

郑大腹这才知道大和尚真有能耐,这就叫没有三把神沙,不敢倒反西岐,既然人家敢叫号,那人家自然就有过人的本领。这一下,使得郑大腹有些心虚。忙把心神稳了稳,暗叫一口混元气,气灌右臂,将第二拳打了出去。再看大和尚,仍旧跟没事人一样,眯缝着眼,含笑不语,分明是在嘲笑郑大腹。

郑大腹退后一步,骑马蹲裆式站好,运足气力,打了个一字冲拳。这一拳可是用足了力气,漫说对方是个活人,就是个死人也能一拳打活了。可没想到,大和尚照样跟没事人一样。

三拳打完了,不能再打了。大和尚腆着罗汉肚,让郑大腹检查一下有没有伤?郑大腹一看,居然连一点击打的痕迹都没有。

一个令人丧胆的江湖残局(老年间行走江湖之人)(5)

接下来,可就轮到郑大腹挨打了。尽管窘迫不堪,但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已经无法收回。郑大腹只好逡巡效仿大和尚的样子,后背紧贴石壁,袒露小腹,任其打三拳。

“弥陀佛——”大和尚双手合十,说一声:“施主,贫僧可要动手了!”说罢,将袍袖卷起,露出檩条一样的小臂,又把砂锅大的拳头在郑大腹眼前晃了几晃,陡然脸色一沉,一记快拳打出。

就听“咔吧”一声响,大和尚的铁拳没打在郑大腹的小腹上,却打在了石壁上。原来郑大腹耍了滑头,他知道自己在力气上不如大和尚,甭说挨他三拳,只要挨上一拳,八成就要喷血。于是就在拳头打来之时,施展了一招“壁虎功”,身形好似壁虎,一下游到了石壁上面,故而这一招又叫“壁虎游”,这可是江湖之中一种难得的绝技。

大和尚的铁拳好大威力,居然将石壁打穿,小臂插在石壁中,一时没能拔出来。郑大腹看准时机,身子在石壁上一纵一落,使了一个“猿猴入水式”,双脚猛力一踩和尚那只来不及收回的手臂。就听“咔吧”一声响,大和尚的手臂顷刻之间变为断藕,疼得他哇哇怪叫,怒斥郑大腹不仁义,是个出尔反尔的鼠辈。但不管怎样,自己还是输了,大和尚托着断臂,让郑大腹尽管将银子拿走。但是,断臂之仇,他日必报,有朝一日,他一定会登门造访,再领教郑大腹的高招。

郑大腹自知赢得不光彩,也没说什么,拿着瓷瓮回到船上,从此再不知和尚下落。

时光如电,日月飞梭,眨眼又过去十个年头。郑大腹上了年岁,不愿意出远门,于是在家务农,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他的妻子前几年病故,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一年前嫁给当地一个武弁为妻。闺女疼爹,隔三差五就回来一趟。这天,闺女又回娘家看望父亲,刚走到院门前,就听背后有人问:“敢问这位女施主,这里可是住着一位姓郑的施主,人都称他郑大腹。”

郑大腹的女儿回头一看,原来问话的是个身材高大的出家人。还没等她开口,郑大腹已经从里面走了出来,正好跟大和尚打了个对眼。天爷,怨鬼缠腿,仇家找上门了!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郑大腹心慌意乱之际,就听大和尚朗声说道:“郑施主,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否。贫僧当年发下誓言,一定会再次与郑施主比试高下。如今贫僧已经找来,还请郑施主赐教——”

不等大和尚把话说完,郑大腹腾地飞起一脚,猛踢和尚的右臂,他认为当年用计断了和尚这只右臂,虽然过去多年,断骨处一定脆弱,出其不意来一脚,八成就能化险为夷,赢了大和尚。

结果,郑大腹的飞腿不及大和尚的身法快。不但没能踢到大和尚的右臂,脚踝反倒被大和尚铁钳一样的大手给抓住了。大和尚不由得苍眉倒立,虎目圆睁,狠狠地说道:“郑施主未免也太孟浪了些,故人远来拜访,你不叙寒暄,反倒偷袭贫僧,想要二次断我的手臂,置我于死地,你可真够狠毒的。既如此,贫僧就以牙还牙,断你这条腿!”

一个令人丧胆的江湖残局(老年间行走江湖之人)(6)

此话一出,郑大腹叫苦不迭,想要抽腿,已然不能。就在万般危机关头,猛听得女儿大叫一声:“爹啊,快用‘双蝴蝶’啊!”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原来郑大腹有个绝活,名叫“双蝴蝶”,这一招是个损招,但行之有效,且威力巨大。就见郑大腹用力一跺单脚,身子随即腾空,双臂展开,宛如蝴蝶展翅,脚尖如飞梭,正中大和尚的哽嗓。

大和尚正要拧断郑大腹的右脚,没提防郑大腹还有一招名叫“双蝴蝶”的绝招,等到明白过来,郑大腹的左脚正中他的喉结。这一脚力道十足,泻了他的元气,眼前一黑,大手一松,郑大腹慌忙收脚,咯噔噔退出十几步,终于化险为夷,保住了两条腿。

大和尚盘膝坐在尘埃,好半天才缓过一口气。摇晃着笆斗大的秃头,缓缓站起身子,双掌合十,念一声弥陀佛,对着一脸惶恐的郑大腹说:“我二次败给你,已经心服口服,以后我不再找你麻烦,你只管踏实过你的日子也就是了。”说罢,拂袖而去。

郑大腹经过此劫,心神恍惚,生怕大和尚说话不算数,再次找他的麻烦,只好隐姓埋名,避居远乡去了。

陋文一篇,到此打住。此文不是“大狮”虚构,而是扬州评词中的一个段子,名叫《郑大腹二败凶僧》。至于历史上有无此事,如今已无从考证,当个评书小段来听也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