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来自中国古代文学元杂剧《西厢记》。《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 书中的男女主角是张君瑞和崔莺莺,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落魄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与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儿相遇,两人心生爱慕,苦于无法接近。在叛将孙飞虎围寺要强抢莺莺为妻的时候,崔夫人求告无门,许诺谁能退兵,就将莺莺许配给他。张生修书请故交白马将军杜确率兵解围,不料破贼之后,崔夫人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不愿将莺莺许配张生,却让两人兄妹相称。张生忧思成疾。莺莺的丫环红娘为两人牵线,先让张生月下弹琴,感动了莺莺。莺莺让红娘前去探望,张生书信一封教红娘转交莺莺,莺莺回信答应相会。在当晚相会时,由于种种顾虑和误会,莺莺生气而去,张生病势加重。红娘再次探望,示莺莺一定会来,张生烦闷立消。深夜莺莺前来,两人私定终身。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此话出自“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作者王实甫通过《西厢记》里的主人公发出的对美好爱情的真诚呼唤,已成为熟语和常用语。金圣叹评价《西厢记》为第六才子书。可是民间有男不读“红楼梦”,女不读《西厢记》之说。女子不能读《西厢记》,是因为它宣扬自由恋爱。在那个礼教森严的时代,宣扬自由恋爱是石破天惊的大事。还有《西厢记》有露骨地描写,崔莺莺与张生 “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但蘸着丝儿麻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 每一个朝代都有特殊的文学形式,但是“元曲”不如唐诗,宋词知名度高,这可能有三个原因:首先,元曲固然也有像词那样独立抒情咏事的小令,但是元曲更主要的还是因应大型舞台演出需要而创作的,其单首不容易普及,舞台剧本又太长,也不容易被人诵读;其次,元代历史不长,明代特别是明代前半期又大力打击元代文化,明代文人也不喜欢写曲,这严重影响了包括元曲在内的元代文化的大众接受,严重影响了元曲的传承;第三,元代的近体诗、词的创作依然流行,其成就不弱于曲,这不仅传承了唐宋诗词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元曲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元曲乃我国之瑰宝之一,理应发扬光大。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自西厢记)(1)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自西厢记)(2)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自西厢记)(3)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自西厢记)(4)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自西厢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