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西汉开国第一侯?有人说是排在十八功臣首位的“功人”萧何,也有人说是刘邦想杀有不好动手的“仇人”雍齿。我们翻阅《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就会发现,要是论封侯时间和刘邦预先设定的食邑数量,萧何和雍齿都排不到第一名,真正排在第一位的是留侯张良。这就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却没有当上大汉开国第一侯,刘邦这一套神操作,其中到底有何深意?难道他是想让张良取代萧何而当丞相吗?

刘邦有没有被封(从封侯时间和食邑数量来看)(1)

​读者诸君都知道,大汉开国功臣首推汉三杰萧何韩信张良,分封诸侯的时候,韩信为王,萧何张良为侯。萧何的食邑是八千加两千等于一万户(后来又增加了五千户,那是给他参与谋杀韩信的奖励),而在封萧何之前,刘邦和张良已经进行了一番沟通,并许诺给张良三万户食邑,而且地方随便挑。

咱们还是先来看看正史中关于萧何张良封侯的记载。

很多人都以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最先封侯的是雍齿,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在雍齿之前,刘邦已经封了二十多个侯:“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这才引出了张良建议“急先封雍齿,以坚群臣之心”。事见《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已经被封侯的二十多个功臣中,第一个就是丞相萧何,而且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汉五年,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这才引出了刘邦的“功人功狗论”。事见《汉书·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

刘邦有没有被封(从封侯时间和食邑数量来看)(2)

​刘邦把所有功臣都封王封侯之后(列侯毕已受封),又把萧何排在十八功臣的首位,又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公认的第一功臣是萧何的宿敌政敌曹参(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大家众口一词,闹得刘邦左右为难(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已经驳了大家一次面子,再坚持给萧何超常规待遇,也怕群臣寒心,所以有话也只能憋在肚子里。幸好关内侯鄂千秋站出来打了圆场,刘邦如愿把萧何排在了功臣第一,鄂千秋也因此得了个安平侯的封号——此前鄂千秋只是个有封号无封国的关内侯。

接下来刘邦的做法就有点不地道了,他又给萧何增加了两千户食邑,凑够了一万,但是却特别强调:给你增加两千户食邑,不是因为你有特别的功劳,而是我当年要去咸阳出差,你比别人多送了我两个大钱。这跟后来乾隆对待刘墉和纪晓岚的态度差不多——封刘墉为大学士,诏书里还批评刘墉“颇懒”,送给纪晓岚那两个字就不说了。

刘邦有没有被封(从封侯时间和食邑数量来看)(3)

​对萧何只给名誉而在封邑上斤斤计较,但是对张良却是不吝赏赐:“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读者诸君请注意这个时间点,汉六年正月,萧何还没有被封为酂侯,连八千户食邑也还没到手,雍齿等人的封号和食邑更是没有确定,也就是说刘邦第一个琢磨加封的功臣,就是张良张子房。这一点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有明确记载,是张良辞谢三万户,“臣原(愿)封留足矣”,刘邦才开始分封第一批萧何等二十余侯:“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所以我们可以说西汉第一侯是留侯张良而不是酂侯萧何,至于大家认为“先封”的什方侯雍齿,只是在首批与二批功臣封侯之间的一个插曲而已。

在刘邦宣布封侯名单之前,连萧何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侯,但是张良知道,因为他的封邑是自己选的,由此也可见刘邦对张良的欣赏和尊敬,甚至是要超过萧何的。所以无论是封侯顺序,还是刘邦预先设定的食邑,张良都是当之无愧的大汉第一侯。

刘邦有没有被封(从封侯时间和食邑数量来看)(4)

​刘邦封张良的时候没跟萧何商量,而且预设的张良封邑是萧何的三倍,这里我们就不能不考虑一下刘邦的用心了。要论跟刘邦的交情和资历,萧何自然是远胜张良的,萧何一心一意辅佐刘邦,献了青春献子孙,而张良一心复韩,还曾经短暂离开过刘邦。但是交流起来,好像刘邦与张良更能推心置腹,刘邦想要更换丞相,应该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皇帝刘邦要想长治久安家天下代代相传,一定会考虑到萧何与张良的四个不同之处。

其一、张良这个人对权力毫无兴趣,一心只想“从赤松子游”。刘邦是有些文化的,他那个泗水亭长的职务,就是考上来的。所以刘邦应该对李斯赵高乱秦印象深刻,相权过大,对君权自然是一个威胁。

刘邦有没有被封(从封侯时间和食邑数量来看)(5)

​其二、张良跟文臣武将的关系不远不近,没有仇人也没有盟友,张良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刘邦角度考虑。张良这样的人即使当了丞相,也不会擅权,更不会结党。但是萧何则不同,最能打的韩信,可以算作萧何的死党,而曹参之下的武将,似乎对萧何又有些积怨,这一点从封侯及十八功臣排座次的两次矛盾冲突中就能看出来。“将相不和”“将相亲密”,都是刘邦不愿意看到的。

其三、张良是半路投奔,一直给刘邦当下属谋士,而萧何则不同,他跟刘邦太熟悉了,连刘邦偷过人家几次肉狗和人妻都知道,颇有几分贾雨村门子的意思。更重要的一点是萧何还当过刘邦领导——前领导成了现下属,一把手刘邦心中一点芥蒂都没有,那也就不是“无赖刘三”了。

刘邦有没有被封(从封侯时间和食邑数量来看)(6)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萧何比刘邦大一岁,张良却比刘邦小六岁,而且张良跟太子刘盈的关系很好,要不然张良也不会请出商山四皓来给刘盈站台了。刘邦在汉五年到六年之间分封诸侯,年已六旬,已经不能不为身后事考虑了。

有这四点考虑,换作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让萧何大权独揽,而是要找一个更年轻一点的来对丞相进行牵制和制约,甚至掣肘也未尝不是刘邦所喜闻乐见的。但是张良不屑于参与到权力斗争中来,一万和三万食邑,对张良来说没有啥区别——一个连肉都不吃的人,又怎么会把钱粮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