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国9年,被人民日报大赞

综艺,这种充满娱乐精神的节目。

对中国电视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

上世纪90年代初,湖南卫视收视率低到惨不忍睹,最大的广告客户还是各种猪饲料厂。

编导们收入不够糊口,一度不少人在电视台门口兼职开餐馆、小卖部。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

这种惨状,一直持续到1997年7月11日才扭转。

那年《快乐大本营》的开播,第一次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什么叫“彻底娱乐”。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

蜂拥而至的广告商极大改变了电视台的收入状况。

你知道综艺节目有多赚钱吗?

18年后,《超级女声》为芒果台带来了高达5000万美元的直接收入。

在湖南卫视顶峰时期的一年150亿收入中,80亿由综艺贡献。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3)

因此综艺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的必争之地。

而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中国综艺,大致分成两个流派:

一是本土制作团队原创,相对占少数。

二是引进国外或港台地区的成熟节目,进行内容本土化。

几乎多数你耳熟能详的爆款,都属于第二种。

往前翻,央视的《正大综艺》算是最早的“引进”综艺。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4)

早期节目的部分内容形式,和台湾综艺《绕着地球跑》一个模子刻出来。

由于赞助商都为正大集团,双方甚至共享了部分素材。

比如《正大综艺》里那个著名的外景主持人李秀媛,其实就是《绕着地球跑》的主持人。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5)

时间来到2012年。

由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开始,中国内地电视业彻底掀起了综艺节目的引进风潮。

比如那年央视热播的《谢天谢地你来啦》,就改编自澳大利亚同名节目。

甚至连主持人崔永元的衣服样式都和原版主持人“一毛一样”。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6)

2013年,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了一档户外亲子真人秀,取名《爸爸去哪儿》。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7)

国内版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8)

韩国版

2014年,浙江卫视引进了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翻译成《奔跑吧兄弟》,简称《跑男》。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9)

由于文化相近,价格不贵,韩国成为中国综艺引进的主要源头。

其中最长寿,且非常成功的一档节目,就是《跑男》。

九年录制了十季节目,尽管中间经历过口碑起伏,但收视率一直是同类翘楚,经常霸占收视榜首。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0)

第一季收视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1)

第十季(最新一季)开播收视

它火到什么程度。

第一季冠名费便有1.3亿元。

有报道称,韩国SBS电视台两三年之内,仅靠浙江卫视的收入分成,就还清了自己高达300亿韩元(1亿8千万人民币)的债务。

节目成功的傲决是什么?

继承了韩版节目的极致娱乐属性。

把过去国内综艺节目的室内游戏,搬到了室外,规模更大场面激烈,明星嗨玩,观众嗨看,实实在在地传递快乐。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2)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3)

但最关键的,还是浙江卫视的成功本土化。

除了第一季是与韩方联合制作,此后《奔跑吧兄弟》均由本土团队操刀。

它是国内第一个真正形成常驻嘉宾“家族化”的真人秀节目。

“逗比”大哥邓超,带着“贱萌”二弟陈赫,“超跑”三弟郑恺,负责搞笑耍帅。

大黑牛李晨专扛累活苦活。

“宝蓝兄弟”一对活宝。

杨颖更是凭《跑男》开了靠综艺节目晋升一线女星的先河。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4)

当年最火的时候,“跑男家族”甚至“入侵”到了文化层面。

比如:“what are you 弄啥嘞?”

再比如:“we are 伐木累!”

都成为现象级的网络流行词,至今仍被大量使用。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5)

邓超和陈赫那句“天霸动霸tua”,更是一个极有画面感的“动词”。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6)

虽然用情怀去描述一档娱乐为主的综艺有点矫情,但不可否认《跑男》的确存有情怀。

创始嘉宾阵容深入人心,往后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引发群体怀念。

2019年新一季《跑男》开播前,已经离开节目组的邓超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个视频。

他面对墙壁上的手机,回顾自己这五年参加节目的点点滴滴,就催了一波泪水。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7)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8)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19)

至今网上仍有大把网友无比想念这位跑男初代队长。

而邓超社交平台的头像也多年未变,是一张他与跑男队员陈赫、鹿晗的三人合影。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0)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1)

除此之外,由于《奔跑吧兄弟》横跨9年时长,它也成了一本内地娱乐圈的回忆图鉴。

比如可以回溯一些曾经相爱,如今分道扬镳的情侣或夫妻。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2)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3)

再比如王宝强离开节目组后,新加盟的,正是那几年圈内有王宝强“平替”之称的包贝尔。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4)

彼时的小鲜肉鹿晗,透过节目,让非粉丝观众看到了他不只会耍帅凹造型,还可以成为“阳光逗比”。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5)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开播后,人民日报曾发文力赞它“发现生活真谛”。

原文称:(节目)游戏表现了人性温情美好、积极向上的一面......挑战自我、战胜困难、赢得胜利......敢于为大局牺牲自己。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6)

值得咂摸的是,9年过去,在《奔跑吧》第十季里,人民日报当年的这个评价依然有效。

比如第十一期,节目组前往“火炉”吐鲁番录制。

地表气温一度突破70度。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7)

期间还遭遇了沙尘暴和龙卷风。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8)

作为一档户外录制的节目,辛苦程度明摆着。

其中一个叫“赤脚跳飞毯”的游戏,白鹿光脚触地,痛的叫了起来。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29)

但这次的各种通关游戏却是嘉宾们最卖力的一次。

因为这期节目没有对抗,也不撕铭牌,而是冲着一个目的去。

那就是参加兄弟团成员蔡徐坤的新歌发布会。

顺利通关,则大家共同分享喜悦的一刻。

没通关,蔡徐坤则要独自面对空荡荡的观众席。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30)

最后卡在哪里了?

人设敬业的李晨身上。

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用两个皮筋接住并传球的游戏,每次都在李晨这里功亏一篑。

好面子的李晨,试了整整27次都没成功。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31)

尽管事后有人批评他拖了团队后腿。

但要强的李晨最后还是“牺牲”自己,把游戏机会让给杨颖,终于在第28次挑战成功。

丢的是面子,赢得是团队目标,让望到眼泪汪汪的蔡徐坤,最后还是等来了全部队员。

在不缺温度的吐鲁番,燃了一把温度。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32)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33)

《奔跑吧》的导演姚译添曾解释过节目的初衷:传达的东西和情绪是真的。

而快乐和真实,恰好就是最能激发人同理心的两大要素。

王祖蓝与王宝强很多年后的某次相遇,都会因为当年在节目里的愉快记忆,而合影喊上一句观众熟悉的:

“宝蓝鲜肉,永远不皱!”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34)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35)

所以,九年过去,十季情怀。

观众想念的不止是邓超、宝强、祖蓝、陈赫们。

更是一种捏着手向前的温度和能量。

韩国综艺历史收视率排行(一档从34)(36)

文/波鲁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