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九章通行本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译文:

用兵之道在于:我不敢主动发起战争,但是会积极应战;我不敢冒进一寸,而是宁退一尺。

这就叫做行军不用阵列,奋力无需攘臂,执握不用兵器,这样就没有敌手了。

祸患莫大于轻敌,轻敌就会丧失我所说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所以,两军势均力敌的时候,悲愤的一方必胜。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1)

逐句解释: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言:言论、主张。

善于用兵的人说过:我不敢主动发起战争,战争要基于正义,我会积极被动防御。我不会贸然进攻,而是会退守以待时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

行: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无行即无阵列。

攘:撸起袖子,激愤的意思。

执:抓握。也可以引申为威慑。

所谓行军无需阵列,奋力无需攘臂,执握不用兵刃。这样的人,兵法早烂熟于心,打仗所向披靡,没有敌手。这是旨在说明“无为胜有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祸患莫大于轻敌,轻敌就会丧失我所说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轻敌就是骄傲,自以为是,就是不合乎于“道”,就会自取灭亡。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抗:对抗。也有写作“称”,相称。指势均力敌。

哀:悲恸、悲愤,也有说悲悯、慈悲。

所以,当两军势均力敌的时候,悲愤的一方必胜。打仗时充满正义、义愤填膺的一方会取得最终胜利,也就是哀兵必胜。

心得总结:

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续,对于带兵打仗作了深入分析,将“无为”思想运用在军事上。以柔克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策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无为”思想的三大法宝。老子认为无论治国理政,还是带兵打仗都应该遵循这三个法宝。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的“不敢”是不妄为、不贸然的意思。我们现今的“不敢”,是缺乏胆略和勇气的意思,与古时候并不相同。这里“不敢寸进,反而退尺”似乎不好理解,带兵打仗怎么能退避三舍呢,而是应该勇往直前啊。这里要搞清楚老子的思想体系。首先老子是反对战争的,认为战争是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之,因此不要轻举妄动。其次,老子认为带兵打仗要能够自我克制,避免易怒暴躁,“退后”才有利于看清形势,审时度势。再次,老子奉行的是“清静无为”思想,采取的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表面看来是退后,实际上是一种高级进攻。综上,老子对于战争不推荐主动攻击,而是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因为主动出击乃是侵略,是非正义的,是无名之师。而防御则处于正义的一侧,士兵会因为正义而众志成城,拼死一战。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这里面用到了好几个“无”,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当统帅达到这种境界时,即对于一切了然于胸,带兵打仗就无所谓表面的形式了。什么排兵布阵、攘臂指挥、锐利武器等这些都无关紧要。古时候兵器什么也相差无几,阵势双方也都能运用。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避实击虚,因敌制胜。老子告诉我们不必执拗于某种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应该抓住事物的本质。即师出有名,不要妄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这样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这里的“轻敌”意为轻视、小看敌人,而过于自大狂妄。“宝”指克敌制胜的条件,也就是前面章节所讲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这个不敢是不冒失的意思,即看起来似乎没有准备,实际上谋划已久,预备妥当,随时可击退来犯之敌。而如果傲慢轻侮,自高自大表现轻敌,那就是自取灭亡,历史上有很多因为统帅骄傲自大最后导致失败的例子。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当两军对垒,势均力敌的时候,这时候被压迫的一方,也就是正义之师,往往会激发潜能,变得悲愤激昂,从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本章总体上仍然是之前篇章的延续,也就是在带兵打仗中体现“无为”。老子的这个思想对于后世的兵法著作也颇有影响,比如《孙子兵法》。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道德经》不只是治国安邦之道,也是一部兵书。历史上不少将领在行军打仗时,也的确以老子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现今社会,商场如战场,竞争异常激烈,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如何在势均力敌的竞争中获得胜利,老子的这些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附帛书版:

通行版第六十九对应帛书版第七十一章。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2)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3)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4)

《论语》、《道德经》逐章解读,基于当前社会背景,根据哲学和科学精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故弄玄虚、不搬弄是非;实事求是、谦卑恭敬;道法如飞、从善如流。

相关阅读

如何理解《道德经》

《老子》第一章读书笔记-道可道,非常道究竟什么意思?

理解《道德经》电子版

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思想真的反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