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陕州区有闻名遐迩的地坑院,来来往往间都是步履匆匆的游人。院儿上人很多,踩在黄天后土的六千年以后,一步一时光,一步一惊叹的奇特院子是《诗经》里“陶复陶穴”的衍生。无论往西的沉淀,抑或往东的厚重,华夏文明的气息永远深刻在陕州城这简单朴素的印迹里,以及霸气腔调的符号里。

喜你成疾,药石无医。

喜欢不仅仅是因为她可以拉扯出更多莫名其妙的遥远情愫,更有过去和未来交替变换的时空声音,这一段声音是陕州锣鼓书。

话音才落,一阵锣鼓便疾风骤雨般被地坑院催促出来,一个女人几嗓子一喊霸气地像火辣辣的烧喉酒让人欲罢不能、舍弃不下。片刻,又是几声肆意洒脱的男声、女声随之而来,各种乐器此起彼伏听得人畅快淋漓。那声音地道、磅礴,于是很多人激动的循声而去“看热闹”。

声音让周遭更热闹,充满了喜悦的欢腾。只是地坑院似迷宫,未到地方却已是音消声止。一个娇小女人倚靠在门外小憩,看着来往的游人,眉眼间有温婉的疲惫,却是笑意盈盈-----她是秦仙绸,陕州锣鼓书唯一的女性传承人。

每天都有的陕州锣鼓书在哪里(来听陕州锣鼓书)(1)

(图为秦仙绸和著名表演艺术家范军)

如果你没有听过陕州锣鼓书,就不算到过陕州。若没有见过秦仙绸,你听的锣鼓书估计也少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和陕州锣鼓书一样,秦仙绸是霸气唯美的,是极具力量的。看似柔弱,其实大气的很。

鼓点急,秦仙绸一开口,沉淀在脚下的黄土便腾空而起,历史都跟着跳将起来、欢呼雀跃。呼吸间的唱念作打、手眼身法顷刻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颗颗都是脆叮当的响。

陕州锣鼓书太好看,是因为表演者的功夫太了得!作为一种独特的说唱音乐,她的唱腔和语言紧密结合,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秦仙绸还一人同时扮演多种角色,音色变幻自如。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她竟然同时操作七、八种乐器,这种任性的功夫谁还会有?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姑贤》、《四女拜寿》......回忆才是说书的人,用充满乡音的口吻等待着和好多人相遇的缘分,咿咿呀呀间就充盈了你的眼以及未来的旅程。

听过锣鼓书的北京朋友刘先生告诉我,你们的陕州锣鼓书其实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魅力,很少有人用这样的方式给我们勾勒出一幅原生态的电影来,真是太美了......

陕州锣鼓书,真是美的不像话,却像画。

每天都有的陕州锣鼓书在哪里(来听陕州锣鼓书)(2)

(图为秦仙绸在个人工作室制作锤草印花)

这样发自肺腑的夸赞很多,有人为此迷失再也看不见自己的样子。可是对秦仙绸而言,这些夸赞是力量,是源源不断的再生动力。

难以想象这样的魅力,却被一个羸弱的女人和她背后的团队无限大的撑起,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我们更想透视背后的故事,秦仙绸说:一言难尽,感谢大家……

惊觉相念不忘,原来只因入骨,世间难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无论岁月如何疾走,皱纹如何一丝一刻,秦仙绸身上的童子功才是她的魂,是深入骨髓的。

七岁接触戏曲,九岁开练。十三岁倔强的考入陕县曲艺队走村串户跑江湖;十四岁进盲人戏曲班,主动当戏曲班里的丫鬟,看人眼色被人骂、洗衣做饭、冬天师傅们讲究要晒被子,于是她就在太阳底下铺开一个个套被用手捻虱子;夏天日头长听书的人多,她一个女娃娃和男人一样搬桌子摆凳子……

三年!三年……

为了学艺,她没有回过一次家。那时花开,无人看。那时泪流,无人懂。

可她十四岁就开始正式登台表演陕州锣鼓书,十五岁取得第一个戏曲大奖,二十五岁获得音乐创作奖, 一直到 55 岁拿了“牡丹奖”......

寥寥几句话概括不了她学艺的艰难过往以及发扬陕州锣鼓书的酸甜苦辣,总觉得愧对于她。

每天都有的陕州锣鼓书在哪里(来听陕州锣鼓书)(3)

(图为秦仙绸在亲手制作演出服)

好在多年的经历造就了秦仙绸传奇的一生,一见钟情太肤浅,日久生情得新鲜。秦仙绸对陕州锣鼓书的热爱远远胜过了生活本身的意义,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欠点儿火候。

秦仙绸是说书人,是讲道理、教育人的。相比较古时九流之外的唱戏的人,她的技艺是受人尊敬的。也正是因为这份难得的感情让她一个女人家在锣鼓书的道路上义无反顾的一去不回头!

女人最好的状态,是眼睛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不攀比、不嫉妒、不依赖 ,只是像昙花一样悄悄努力着绽放的过程,人生不过一段路,秦仙稠便是如此淡定雅然。

2013年,她参加了非遗情景剧《大河风情》,使濒临灭绝的陕州锣鼓书意外蹿红,30多年的淡漠因为一次表演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原来该来的迟早会来的......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肯定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每天都有的陕州锣鼓书在哪里(来听陕州锣鼓书)(4)

(图为陕州锣鼓书演出剧照)

十年磨砺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知:

2014年到珠海参加两岸四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节目展演;

2016年参加在宁波举办的十一省非遗节目展演;

2017年先后多次到郑州、西安、洛阳等地演出陕州锣鼓书;

2018年8月参加第六届河南省曲艺牡丹奖全省曲艺大赛,她演出的陕州锣鼓书《两口子吵架》获得牡丹奖节目奖;

2018年10月参加第三届河南省鼓曲唱曲展演中荣获一等奖;

2019年4月7日她创作的陕州锣鼓书《退低保》参加河南省第二届“赊店杯”曲艺展演中获“一等奖”

......

秦仙绸还先后获得河南省曲艺精品展演获“一等奖”、全省曲艺节目汇演“特等奖”、河南省第二届民间优秀传统戏曲汇演“金鼎奖”。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相继播报了陕州锣鼓书......

谢谢旧时光,一切皆有情。

人这一生真不容易,受得了委屈,忍得住孤独,慢慢的就会知道,坚持未必是你想象的胜利,却可以是功德圆满。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执着,更是回眸一笑的洒脱。

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秦仙绸无疑是很洒脱的。这份洒脱来自于她相信人,鼓励人,感念人。

每天都有的陕州锣鼓书在哪里(来听陕州锣鼓书)(5)

(图为秦仙绸向曲艺爱好者讲述锣鼓书文化历史)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

跑过江湖的人身上都有侠义道德之气,秦仙绸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她背后的团队,以及和她一样手持彩练当空舞的兄弟姐妹,一个真正的锣鼓书是集大成、汇大德的,这一点,她深信不疑。

只是任谁刻意抵挡都抵不过岁月的侵蚀,铅华洗尽万般过往皆成曲。秦仙绸韶华渐去,陕州锣鼓书的未来已然开始依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愿与君一曲,莫道曲终人散。

有一段时间,秦仙绸一直在孤独地徘徊。这种孤独来自于对陕州锣鼓书深刻的情感以及未来传承的担忧。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你有多难,不是没有人懂你,是你不懂你自己。秦仙绸说:人有终点曲无尽头,不管怎样,我都得把陕州锣鼓书发扬光大。

她对陕州锣鼓书的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锲而不舍,金石可缕。纵然相思入骨,纵然万劫不复,也只愿你美艳如初,风华如故。

晨起微露,光华耀,我们看见秦仙绸再次温婉的坐下笑盈盈的说----来听,陕州锣鼓书......

此文特别感谢:陕州锣鼓书表演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