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婕

“棉花是什么?为什么是棉花?”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面向镜头,抛出两个问题。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棉花”:棉花是此刻正穿在身上的衣服裤子,是经济作物之首,是贯穿现代发展历程的“白色黄金”……

9月,恰逢棉花收获,全棉时代再次踏上棉花的寻本之旅,用一支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四位守棉人与棉花的不解之缘,也展现出其13年来踏实做品牌的用心。

全国棉花全产业链示范试点县(全产业链把控安心品质)(1)

坚守:60年来一代又一代让戈壁变绿洲

棉农李万仓14岁从甘肃老家来到石河子,如今已年入古稀,他见证了万亩沙漠回春的奇迹。

种棉花这件事,李万仓坚守了60年,在春夏秋冬的轮回里,他将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李万仓对棉花的力量毫不怀疑,这种耐旱、耐盐碱的农作物,用根须一点一点改变着这片土地,用洁白的花朵给棉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全国棉花全产业链示范试点县(全产业链把控安心品质)(2)

全棉时代同样对棉花的力量深信不疑。对消费者而言,棉花拥有优越的透气性、保暖性和舒适性,同时也是对环境友好的天然纤维,仅消耗2.6%的农业用水和3%的耕作面积,却提供了全球36%的纤维和40%的衣服,用弃的棉制品在土壤中3个月便可自然降解……

以棉花为核心原料做好棉品,全棉时代坚守了13年。自成立以来,全棉时代累计采购棉花总重量超25万吨,累计售出纯棉柔巾537亿张,减少大量树木砍伐;售出全棉服装、床品总数5822万件,减少等量化纤制品加工与生产带来的污染;共发出无纺布环保购物袋1408万个,避免了等量塑料袋的使用……

全棉时代与棉农共同坚守,成就自然生态的可持续。

信仰:让中国长绒棉成为世界标杆

无数次在凌晨5点摸黑打车去棉田。退休后,棉花育种专家张家宪的工作甚至比以前还要忙。培育出品质优异的双35棉花也没有让张老满足,他说:“我争取干到85岁,为中国培育出更好的棉花品种,我很有信心。”

全国棉花全产业链示范试点县(全产业链把控安心品质)(3)

让中国长绒棉成为世界标杆,是支持张家宪继续奋斗在科研一线的信仰,也是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坚持了大半辈子的信仰。

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入行做医用敷料,李建全听到中国制造被外商称为“Rubbish”,他便立志要摘掉这一耻辱的标签。对优质棉花的执着与信仰,让李建全有了“棉花狂人”的称号。

只做全棉产品,只用优质、高品级的好棉花,全棉时代与育种专家建立长期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比如培育出纤维长度达35mm以上的“全棉时代1号”,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成立棉花研究院,开展水刺专用棉、高蜡质棉等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全棉时代还参与制定了“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标准体系、“柔巾”国家标准等行业管理规范,增加中国棉花的竞争力,带领中国棉花产业走向世界、引领潮流。

创新:持之以恒把一朵棉花做到极致

90后车间班长方俊,每天置身于水刺无纺布车间流水线,还不忘从细腻的观察出发,创新改进水刺收卷方式,将磨损降到最低,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柔软性和细腻程度。

方俊,如同全棉时代数万名员工的缩影,与全棉时代的创新精神一脉相承。创新背后的驱动力,是对“用户体验至上”的坚持,也是品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全国棉花全产业链示范试点县(全产业链把控安心品质)(4)

历时3年潜心研发,2156次实验,耗费537吨棉花,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在2005年研发了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开创了棉柔巾这一全新品类;从2010年推出第一条水洗纱布浴巾,到水洗纱布系列产品全线升级,全棉时代是首个将纱布面料应用到家纺品类、纱布系列产品开发全面、获得多项专利的品牌。此外,全棉时代还在工艺、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开发,比如用全棉代替木浆,首创内外皆棉的全棉芯卫生巾专利技术;创新纱布雾化水洗工艺,研发应用“植物染”天然染料,有效节约水资源及减少污水排放,减少化学染料对生态的破坏……

与数万员工携手,全棉时代持续用“创新”将一朵棉花做到极致,在“变”与“不变”的坚守中坚定向前。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