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衡中的教育模式一直饱受诟病,但又像黑洞一样吞噬了无数异地生源。距离我读高中,已有十余年的时间。最早“接触”衡中,是在一份教育杂志上。
里面的几段文字至今还记忆犹新。大概是讲,当时衡中校长力排众议,坚持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以高强度的学习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强压训练。这一做法曾遭到不少家长的反对。但是,两三年后,衡中一下子闯出了许多Top2(清华、北大)的考生。此后,有考生家长前去向校长道歉,并有几位家长下跪表示感谢。当时看这段文字时,觉得十分费解,但同时也萌生了不少敬意和感动。
十多年过去了,衡中依然在全国高考中屹立不倒。这个神话到底会持续多久,谁也回答不上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吸纳了众多异地优秀生源,同时也开始以收费模式招收“普通生”。这种行为已经遭到了许多地方的联合抵制,而且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出台了若干政策对其进行限制。不了解衡中的人喜欢将衡中妖魔化;不了解衡中学生的人多认为他们是考试机器。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但是,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衡中模式,是几乎每个地方都存在的教育方式,而在全国各地,都不乏“衡中人”——包括教师和学生。衡水这个地方,民风淳朴。一旦你去了,便会深有体会。可是,在这个朴实的地方,孩子们都很努力,或者说,绝大多数孩子都在拼命地读书。在资质基本齐平的生源中,由于教师和学生都在拼,考出令人惊人的成绩并不为过。可以说,衡中最初的成功,不在其魔鬼式的训练方式,而是孩子们和老师们共同拼出来的。
近年来,受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都开办了所谓的“民办高中”,说白了是抽取公立学校师资力量来办“贵族学校”。但是,时至今日,连衡中人自己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是什么创造出了这样的传说。从表面上来看,像是“衡中模式”,但从根源上来讲,却是“衡中精神”。衡中模式,是很多地方高中都在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但是,这样高强度的应试教育,本来就存在于各个地方。
无论再怎么模仿和强化,其实都没有逃离自己的本来面貌。那么,为什么衡中依旧能够屹立不倒呢?原因很简单,由于早期的成绩,使得不少优秀生源都逐渐前往衡中就读,而且越演越烈。如果说,最初的成功源于努力,而如今的持续辉煌,则是靠着各地尖子生的共同努力。而衡中模式,只是其成功的一副面具。我一直认为,教师和教育方式对学生有着巨大影响,但是,对少数尖子生来讲,这些只起极小的作用。
可以说,大多数学生的天资基本相差无几,可是,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常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的。谁占据了优秀的生源,谁就是下一个高考神话。可以说,按照目前的形势,去衡中确实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和高考,因为尽管当地的风气和环境也在悄然改变,但还是一个以学习为第一要旨的教育场所。至于天资聪颖和资质较差的孩子,似乎都属于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自己的类型。
虽说有教无类,但现实却告诉我们:优秀的学生,到哪里都是优秀。同样,即便是把孔老夫子请出来,也不能化腐朽为神奇。最后,提醒诸位家长,请理性原则。
故事分析:
我确实有机会,也确实把孩子送到了衡水二中,不过遗憾的是,孩子受不了,没能在那里坚持到底。儿子去年在津参加高考,成绩不如人意,距本科线差了十来分,可扩招走本科,但我们与孩子都不甘心,决定复读。孩子一直在市里读书,没有住过校,学习不专心,手机不离手。我们想给他找一个好的地方,营造或者是放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而衡水中学无疑是好的选择。
去年七月份,我们通过了衡水二中志臻中学的招生。九月一日将孩子送到了衡水,学费一学年35000元。成绩越高收费越低,印象中超过一本线的收费极少,甚至可免费入学。记得当时送孩子时,看送孩子的车牌,有天津的、山东的、山西的、河南的等,本省石家庄的、承德的、张家口的、唐山的、秦皇岛的、廊坊的、沧州的等等,更是应有尽有。入学前,我们已经查了关于衡水中学的很多资料。
知道这儿军事化管理,抓得严、时间紧,学习苦,对孩子能否坚持信心不是很足。但我认为,一个男孩子就应该多遭受磨难,多吃些苦。说真的,我本人并不赞同衡中的教学管理模式,不过感觉到只是一年也可以接受。没想到孩子还是受不了!在学校两个星期,每次打电话都哭哭涕涕,直言接受不了!有狠心的子女,有狠心的爹娘!没办法,第二个周末,我赶到学校,准备跟孩子长谈一次,劝他尽可能留下,实在不行便带他回家!
我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带他回津,但为了让他记住那天,特意没有开车,而是坐火车去了衡水!早上四五点到了学校门口,看学校老师5点钟便逐渐入校。5点30分,尖利的哨声响起,孩子们聚集在操场出场。操场不算大,学生很多的,一班班的,穿着校服,整齐跑过。学院跑道不宽,8个人一列,比较拥挤,每逢转弯处,总会有人摔倒,劈哩叭啦的!孩子们有些木然,大声地喊着一二三四和各种口号。
组织出操的老师吹着尖利的哨子,通过高音喇叭大声吼叫着。出操结束,晨读。同学们站在操场路灯下,把手中的纸举得高高大声地朗读语文或英语课文。终于,我联系并见到了孩子的班主任,问了孩子的情况。班主任说,孩子一切还好,只是吃不了苦。然后经其同意,见到了孩子。这时候孩子下定决心,要离开衡二。我请示他班主任,将孩子带离学校,请假一天,由我做其工作,力争留在学校继续学习。
然而,我最终失望了!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我最终没能说服孩子。他最后说:我可以留下,但成绩不好说,且学的与天津市的不一样,你们别因为自己的面子牺牲我!我说:儿子,你要记住这一天!记住你为什么离开,记住你这一关没有通过!终于又和孩子回到了天津,又找了个机构参加复习。今年高考成绩出来了,比去年高了40来分,超过了本科线,但超得不多,本B有保障,本A没把握!
至于其他去那里复读的孩子情况怎么样,最后没有联系,希望他们好!通过这件事我其实一直后悔一件事:对孩子关心太少了,抓孩子太晚了!我一直在部队,孩子在家跟姥姥姥爷在一起得多,他们有些溺爱,孩子从小未曾吃苦,没有住过校,没有独立生活过,突然进了紧张艰苦的环境,孩子受不了,其实很正常的!说真的,我是从小在父母单打、双打的环境过来的,吃过不少苦,受过不少累。
但今天的我却是深深感谢我的父母,深深感恩于我穷苦农村出身,深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我却是一直后悔于以前没有狠狠揍过一次孩子(一是舍不得,二也揍不了,他姥姥姥爷肯定不干),现在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我再想揍也有点力不从心了!一个老年人遭受磨难是不幸的,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一个年轻人遭受磨难也是不幸的,这个道理大家知道的却不是很多。
这两年高考的不如意儿子应该是遭受了,他能知耻而勇因此而奋起努力么?!期望孩子好,学业事业或许难如人意,至少要正直健康快乐!
总结语:
不能简单地说送或者不送,得看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我的孩子是一位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他(她)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取得了良性循环的效果,那么,我不会送孩子去衡中,去衡中将要让孩子重新适应衡中的教学模式,这本身是一种消耗,反而会打乱了孩子的学习计划和步骤。如果我的孩子脑子特别笨,他平时已经非常用功。
但是因为反应不灵活,不懂得变通,不知道举一反三,所以学上不去,我也不会送他去衡中。要相信,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智力区别。有的孩子已经足够努力,可是仍旧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也许说明他真的是一位不适合读书的孩子。那我也不会送他去衡中,给孩子他不能承受的负担谁也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排除这两类情况,剩下的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本身天资尚可,就是平时吊儿郎当。
不好好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永远都考不好,那就送他去吧。相信衡中那种封闭性的类似于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会让孩子在那样的氛围中逼迫他不得不努力,同时也能在那样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人都这样了,你不这样是另类,你不这样也混不下去。好吧,最终送不送孩子去衡中,先对照好了自家孩子的情况,然后再作出最适合的决定,而不是一概而言去或者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