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已经对动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但说实话,这个物理量单独拿出来去说没有太多实际意义。更多的是它在动能定理中翻江倒海,造福人类。这一期开始,我们细细品味动能定理的奥秘。

牛顿第二定律高考(高考中的动能定理及其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1)

动能定理的定义:①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这个力在这个过程中引起的动能的变化。②合外力(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可以根据各个分力的方向以及大小通过正交法则,计算出物体最终的合力方向及大小)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①w=△W=Ek2-Ek1②w1 w2 w3 w4…=△W=Ek2-Ek1其中Ek2表示物体的末动能,Ek1表示物体的初动能。△W是动能的变化,也表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动能定理应用的法宝:

一是严格按照表达式去写,左边是功或合外力的功,右边是动能的变化。切记切记切记!

二是写功的时候就用加号,宁可写成 (-3),不要写成-3,细节决定成败。

三是合外力的功可以用分力功的代数和计算,也可以用合外力的功计算。前者多一些。

四是动能定理中的位移速度等物理量,初末动能都应相对于同一参照系。

五是动能定理的适用对象可以是单一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六是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七是动能定理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八是力可以是分段作用,也可以是同时作用,只要可以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的正负代数和即可。

九是动能定理适用于一切运动形式。动能定理适用于一切运动形式。动能定理适用于一切运动形式。

动能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和动能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演变而来的,但是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对物体的作用的瞬时效果,有力就有加速度,同生共死。而动能定理反映的是力对物体的空间积累效应,力在某一过程中对物体做了功,物体运动的动能便发生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只解决力是恒力、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问题,而动能定理既可以解决恒力,直线问题,也可以解决变力、曲线问题,只要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用动能定理比用牛顿第二定律更简洁明了。

如果你有今日头条app,麻烦顺手点一下关注@物理知识传播者,每天都会倾情奉献一段小干货,我会继续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