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退位开后门,拿捏住新皇帝!

四年后,新皇掌权处死贪官和珅

太上皇就是皇帝的父亲。这个称呼始于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时,刘太公还活蹦乱跳的,整天斗鸡走狗,不干正事。既然儿子当了皇帝,老子也应该有称呼才是。于是,有人建议老太公称之为太上皇。这就是历史上首个太上皇。最后一个太上皇,应该是末代皇帝溥仪他老子。不过,他有个称呼叫摄政王。此外,还有宗法的缘故,故而这个摄政王,还不能称太上皇。

算来算去,最后一个太上皇,就要算乾隆了。这可是名正言顺的太上皇。乾隆是少年登基,也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按照规矩,大臣们取下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背后鐍匣。这是雍正元年八月,雍正亲自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名字。大臣们打开一看,皇位继承人是弘历。

乾隆为什么不放权(乾隆皇帝退位不放权)(1)

实际上,没有这个圣旨,假如弘历不愿意干,也不行。为啥,因为此时,弘历是雍正儿子中唯一的皇帝人选了。弘历的哥哥弘时,因为和八爷等人勾连起来,争夺帝位被雍正处死了。其他人,同弘历相比,血统资历就差多了。弘历是康熙看好的继承人。据说,正因为康熙看好弘历,这才传位于雍正。康熙的想法是,这样可以保证三代帝王无虞,少说也是近百年了。果然,弘历没有辜负康熙的厚望。

他即位后,社会稳定,减轻民众负担,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弘历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弘历登基六十年后,决定退位,他的说法是,他当皇帝的时间,不能比超过康熙。于是,弘历就玩一个退位当太上皇的把戏。

乾隆皇帝退位时。只是装作退位了,只不过在幕后操纵而已。在另一方面,乾隆皇帝非常恋权。虽然当了六十年皇帝,但越到晚年,就越贪恋权位,其虚荣心和权力欲望都非常大。

乾隆为什么不放权(乾隆皇帝退位不放权)(2)

他退位时候,特地颁布了一道圣旨,将太上皇的权力和地位做了规定。这个规定实际上,就一句话:太上皇的权力待遇,要高于新皇帝。这就相当于开了一个后门。就因为这道圣旨,乾隆把新皇帝拿捏了四年。难怪,嘉庆掌握实权后,立刻拿和珅开刀。这也是变相出气。

乾隆的圣旨是如何规定的:太上皇仍自称为“朕”,他的谕旨,称为“敕旨”。题奏行文时,遇天祖等字要高四格,太上帝高三格,嗣帝高二格抬写。太上帝生辰要称万万寿,嗣帝只好降称为“万寿”!这些表面文章,也就罢了,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官员离开京城,去任职的时候,都要到乾清宫,听取太上皇的恩训。没有觐见太上皇,地方官员的任职,名不正言顺。

最为夸张的是,太上皇独霸养心殿不走,怎么也不愿意搬到,专门为太上皇修建的宁寿宫去居住。在养心殿内,乾隆的年号仍在沿用,甚至有乾隆六十二年。居然不用嘉庆年号。原本的养心殿的主人,嘉庆皇帝仍屈居在太子所住的毓庆宫中,乾隆还给毓庆宫赐名“继德堂”。

在嘉庆四年之前,35岁的嘉庆皇帝,就是陪着太上皇上朝的太子。啥事也决定不了,啥事也说了不算。只能修身养心。嘉庆四年 (1799)的正月初三,太上皇终于驾崩,嘉庆皇帝名正言顺地搬进养心殿亲政时,已届不惑之年了。憋屈了这么久,他第一个拿乾隆的宠臣权臣开刀。

乾隆为什么不放权(乾隆皇帝退位不放权)(3)

和珅是历史上著名的贪官。比乾隆小近四十岁,相貌出众,才干过人,尤其是语言、书法等非常有造诣。精通满、藏、蒙古等语。也办过一些重大案件,比如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受贿案等,在乾隆心中,这一个能干且清正廉洁的臣子。乾隆晚年,和珅上下沟通,成了一个宠臣,还能帮皇帝办很多别人办不成的事,帮皇帝背黑锅。于是,渐渐地和珅就由宠臣而变为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大肆受贿,积累了巨额的家产。这样一个“二皇帝”,是皇太子的天然敌人。

就这样,大贪官和珅必须倒台。其实,和珅并不是因为贪而死,而是因为他是乾隆的宠臣而已。

乾隆恋权,对新皇帝层层打压,这才是嘉庆皇帝为何要拿和珅开刀的根本原因了!

,